自由裁量权政治论文

时间:2022-09-05 01:49:25

自由裁量权政治论文

一、基于政治制度分析的行使自由裁量权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1.平等适用原则

平等适用原则一般体现在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上,是当行政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对象是多个人时应当遵循的一项原则。行政主体不得用歧视的眼光或带有主观感情意愿区别对待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在作出具体行政决定时不能根据行政相对人的身份及社会地位而加以区别的对待,这样不仅造成不公平的行政执法风气,也会影响行政主体的公信力。由此,必然要遵循平等适用原则。

2.行政诚信原则

首先,行政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能对行政相对人有欺骗的行为,更不能作出反复无常的行政决定。这样不仅影响行政决定的公正性,更会造成行政执法的不严谨和一些行政失职行为。其次,必须尊重道德规范和伦理,争取在不违背行政立法的条件下,保护行政相对人在各项行政事务中的合法权益。

3.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不能擅自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而是要达到合适的比例即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减。要保证在符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各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比例,使行政执法的效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基于政治制度分析的行政执法中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已初见成效,但行政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时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1.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随意性突出,前后不一

行政执法中存在着执法部门违背合法性原则,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随意性较强。如行政机关在实施抽象行政行为时超越自身权力的立法,行政立法不允许超越权限,但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些行政法规、规章,擅自规定一些属于其他范畴的法则,从而超越权限去行使自由裁量权,或者是行政法规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互不衔接的情况。行政主体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同样的行政决定应适用于相类似的事实、情节、后果的行为,使行政相对人能够预先知晓自己的行为结果。但由于一些行政主体从本部门、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出发以及考虑相对人的社会地位、政治背景、经济状况等因素,往往对类似的事实、情节、后果作出不一致的具体结果。更有甚者,个别公务员根据受贿钱财、敲诈勒索的不同程度,对相同的事实、情节、后果却作出截然不同的具体措施,明目张胆地滥用自由裁量权。

2.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行政主体目的不当

或考虑不相关因素。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特别是在解释具有可塑性、可调整性的法律规定时,不能背离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基本原则。一旦行政主体对弹性法律条文作任意的扩张和夸大的解释,这种被授予的解释自由必然导致等相关问题,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就会受到侵害。另外,行政主体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时,其同样的举措应主要针对产生原因与结果相似的行为。一些固定的原则规则,行政主体必须去遵循。但是在具体实践当中,由于行政主体在做选择时经常考虑自身因素,把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扩大,对同类情况区别对待,对不同的情况同样的对待,造成了冗乱的局面。

3.行政主体拖延履行法定职责或存在不作为

行政主体在一定的期限内有办理某一事项的自由权,但如果某一事项因为存在某种特殊原因,或处于某种特殊状态下,若不履行职责将会给国家和行政相对人的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时,行政主体一定要等到期限届满之日或等到危害后果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失时再予以办理,就是故意拖延的情况,就构成了对行政相对人滥用自由裁量权。除此之外,在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行政主体履行法定职责的时限的情况下行政主体应根据该事项的轻重缓急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按照顺序办理。如果行政主体故意延迟处理或不作为,那么也将构成故意拖延。行政主体的不作为表现在漠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在任何一个合理的社会构架中,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总是与公共需求息息相关,而这种公共需求最集中的表现就在于为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提供保护,作为行政主体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现象并不少见,如对公民请求发放抚恤金的申请置之不理;对公民申请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要求不予回应等等。

4.执法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执法的资源较以前来说丰富了很多。但我国现阶段执法过程中的腐败和其他的行为使行政执法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利用,造成的浪费问题日益严重。尽管近年来国家在立法上和司法上都有一些规制的措施,但执法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情况仍不容忽视。

作者:张文荣单位:辽宁大学

上一篇:社会管理行政法论文 下一篇:物料流量会计制造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