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师德师风建设途径探析

时间:2022-09-05 06:40:18

高校院系师德师风建设途径探析

[摘 要]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院系作为高校一线教学科研单位,是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与组织者,从院系层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强师、强教、强校、强国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高校院系视角出发,从加强组织引导、加强团队影响和加强考核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抓牢“三个引领”、打造“三个平台”和建设“三个体系”,总结探索了师德师风建设途径。

[关键词]高校院系;德育;师德师风;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157 ― 02

《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以来,高尚师德师风就是中华民族提倡的为人师的重要标准。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指出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在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高校作为贯彻党和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堡垒,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全面加强高校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的思想基础。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011年制定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将高校教师师德定义为六个方面,爱国守法和敬业爱生从教师思想意识水平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教书育人和严谨治学从教师的专业素养角度对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道德加以规范,服务社会和为人师表旨在通过教师的服务与引导作用引发更为广泛的社会效应。高校院系作为一线教学科研单位,是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与组织者,高校基层院系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水平与学校整体实力。从院系层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强师、强教、强校、强国的必然选择,从院系层面总结探索师德师风建设途径是高校将各方面工作做实、做深、做广、做好的必然要求。

一、抓牢“三个引领”,加强师德师风组织引导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在院系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应抓牢学院党委引领支部,支部号召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环环相扣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体系各环节的重要作用,在思想上引领方向。一是发挥教育作用,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精神,将师德师风工作要求传达到每一位党员群众,围绕时事热点,把握契机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发挥宣传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对符合师德规范要求的优良行为进行宣传,努力使全体教职工浸泡在师德教育的海洋中,充分营造师德教育活动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师德意识;三是发挥榜样作用,积极选树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推广高尚师德故事案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身边教职工共同追求高尚师德。

(二)落实基层行政体系行动引领的重要职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塑造优良师德师风需要教学、科研、行政等多方面共同配合与实践。通过优秀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技能培训,培养教师的敬业爱生精神与教书育人理念;通过严格的科研审批流程与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培养教师的严谨治学态度与廉洁从研意识;通过党政联席会、系所领导的严格要求播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行动理念;通过高效的行政工作效率和规范的行政事务办理程序舒适教师工作环境……总之,发挥行政体系各部门的重要职能,在行动上全面引领高尚师德师风。

(三)挖掘教师内心深处自我引领的高尚情怀。提高师德修养要内外兼修,在加强思想引领和行动引领的同时,还要抓好人心工程,通过成立青年教师联合会强化师德学习氛围,通过工会教代会等途径加强与教师的思想交流,使教师从内心深处认同师德规范要求,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规范,将追求高尚师德作为从教生涯的基本标准之一,将追求卓越师德转化为内在意识与自觉行动,不断加强自我引领,从细节入手、从一点一滴入手,提升自身修养,以高尚师德形象垂范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真正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二、打造“三个平台”,加强师德师风团队影响

(一)打造师德理论学习平台。高校教师的理论学习不仅是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更在于学术道德水平和师德师风的培养,加强师德师风理论学习平台建设,一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在新教工培训、校园文化渗透、师德师风讲座、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培训过程中涤荡教师灵魂;二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要求教师以在线学习形式积极主动学习师德师风、党风廉政教育、教书育人理念方法、上级文件精神解读等课程,提升师德建设水平;三是开展团队互帮互学,以组织支部党员座谈交流、分享读书笔记、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组织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四是做好教师自学辅导,及时搜集整理正反面典型材料事例,发放师德教育相关文件,夯实教师师德理论基础。

(二)打造师德师风活动平台。为进一步发挥师德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使教师在共同的活动与努力中实现共同进步,高校院系应积极寻求突破,不断拓展交流方式,搭建多样化、多渠道的教师活动平台。以教学交流研讨会、评课说课汇报会、中青年教师交流会等活动引导教师;以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三育人”标兵评选、师德先进个人事迹宣传等活动鼓舞教师;以球类比赛、大合唱比赛等文体活动凝聚教师;以教职工集体生日会、新春联欢会等活动温暖教师。在丰富多样的教师集体活动中不失时机地植入师德师风宣传内容,在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贯彻高尚师德精神,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发挥师德先进典型的示范标杆作用。

(三)打造师德校外实践平台。首先可以考虑以团队活动为平台,以红色教育为主线,以全体教师为支撑,把实地参观考察作为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教师赴宋庆龄故居、航空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加强革命精神教育,强化爱国守法意识;同时,组织教师赴校外企业单位参观考察,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研究与合作办学工作,学习借鉴企业单位德育建设优秀做法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探索实践,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有所用、用有所长。

三、建设“三个体系”,加强师德师风考核监督

(一)注重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建设。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在充分了解学院环境和教师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师生实际需求,按照可行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工作制度体系,以此作为教师师德行为标准的重要内容,实现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院发展愿景的一致性。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必须符合可行性要求,制度表述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制度内容应务实不能好高骛远,制度规定要符合学院实际不能夸夸其谈;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必须符合系统性要求,制度覆盖范围要适中不能过粗过细,制度构成体系要系统完整不能蜻蜓点水,制度文本思路要清晰有序不能杂乱无章;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必须符合发展性要求,制度制定要符合现阶段发展要求不能陈旧,制度实行要关注师生反馈不能墨守成规,制度内容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在以上原则指导下,组织专人梳理完善学院师德师风工作制度,从基本道德要求、师德理论学习要求、师德行为规范、教学规范、学术规范、廉洁从教从研规定、师德评价方式、考核标准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打造适应院系情况的师德师风制度体系。

(二)重视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建设。教师是高尚的职业,我们提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但是为了鼓励先进、激励全体,建立科学的师德师风考评体系也十分必要,要将师德师风作为学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并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聘用、职称评定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职工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高尚的教工和优秀感人的师德事迹及时宣传肯定,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在制定考评体系的过程中,要采用量化与泛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关注师生口碑的同时,采用调查问卷、业绩指标的方式对师德师风表现量化衡量,最大程度确保考核方法的科学性。

(三)加强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建设。师德师风监督体系是高校院系民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科学完善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有利于督促各项师德制度的落实,优化师德师风环境。首先,从教学育人主体角度,教师自我监督是督促指导实践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是高尚师德行为的根本来源;其次,从教学育人客体角度,理顺师生意见反馈渠道,以设立院长信箱、师德举报热线等形式受理师生意见并积极主动解决;同时,从学院监督角度,高校院系应成立德育督导组,通过随堂听课、说课评审等方式监督教师课堂质量,及时纠正有悖师德师风要求的行为,通过学术、学术道德监督等方式预防学术不端行为;最后,从舆论环境角度,大力推进院务公开,将全院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置于上级部门、全体师生和社会舆论的视野中,自觉接受多方监督。

〔参 考 文 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陈利荣.加强高校师德教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

〔4〕刘济良.高校师德建设三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06).

〔5〕张艳国,刘小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1,(09).

〔6〕潘林珍.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选择:制度伦理及制度构建〔J〕.江苏高教,2011,(05).〔责任编辑:侯庆海〕

上一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评价 下一篇:以教育幸福为价值追求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