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运用“读书联想法”

时间:2022-09-05 06:10:43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运用“读书联想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因而对任何好的教学法都不能完全照搬、照用。应根据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当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吸取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合理思想和有效成分,创立一套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材、因人施教。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本人总结出“读书联想法”,与大家共勉。

1. 读

数学为什么也需要读?读什么?什么时候读?怎样读?我们学生都养成早读的习惯,但大多数学生读的都是语文、英语,其实我们更应该读一读数学,数学需要读的东西也较多,主要读教材,因为教科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源泉。现本人针对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读数学书存在的实际情况作一下分析:

(1)根本不看书,把课本当成了抄习题、练习用的工具书。

(2)看书走马观花、一晃而过,像看小说、连环画一样,不加思索,不探求问题的来龙去脉。

(3)学习基础较差、语文水平低,语法结构不清,读不通顺。

(4)对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数学词汇难读懂,障碍多。

(5)心猿意马,读书不专注。

(6)意志不坚定,不能长久保持读书习惯。

(7)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

针对以上情况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读书也得讲究方法,必须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眼睛一定要紧盯所读内容,不能东张西望,大胆地读出声,不怕别人的冷嘲热讽,手要执笔,对于疑点、重难点应勾画出来,用心要专注,全心地去读,边读边用心去记、去背,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学书”。重点读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公理、性质、法则、定理、推论等;读例题,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会联想到自己已读得非常熟悉的例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依葫芦画瓢地效果。读,也得讲究时间,最好是在清晨或傍晚,大声地朗读,但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在30分钟左右,可以按教学进程顺序读,也可以按知识点进行分类读,最好是将所学知识点用笔记本进行系统归类、梳理后再读,这样既可以为教师讲解打下基础,又可以弥补教师讲课过程中的不足。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仅要把知识的精髓教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看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只有看懂弄通了教材,熟悉有关数学语言,懂得了定义,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的真实意义,才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更好地为解题服务。有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只是一味地读,不会用心去读,这样读起来过后还是一问三不知,起不到真正读书地效果,只能是事倍而功半。

具体做法如下:

①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养成良好的读书行为。这一点主要针对七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阅读,分析章节内容,扫清文字障碍,难以理解的数学语言,可先作一些解释,待学生理解后,加强阅读,养成长期的读书习惯及良好的读书行为。

②分段阅读。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后,可以把读书分成两个阶段:讲前预习,讲后阅读。讲前预习不用要求太高,也可以指定范围,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大体了解,将难懂的地方用铅笔做上记号,以便教师讲授时,集中精力听讲。讲后阅读重点放在独立思考上,根据课堂讲授与书本内容两相对照,弄通、弄懂各种数学概念,该知识的定义、定理、公式、性质就要下功夫记,既要动脑子又要动手,重要的难懂的定理和例子,要亲自动笔推正和演算。通过讲后阅读还搞不懂的问题再用铅笔做记号,也可请教同学或老师帮助解答,直到弄懂为止。

③结合当地使用教材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辨析数学用语、数学名词、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如“都不”和“不都”,“提高了”和“提高到”,“或”和“和”,“且”和“当”,“仅当”、“当且仅当”,“有”、“仅有”、“有且仅有”,“至少”、“至多”,“不超过”、“不低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可引导学生把数学语言翻译成数学式子,或把数学式子用数学语言叙述,把抽象化为具体,把复杂话为简单。

④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写提要,在教材上划重点(找重点),写批注,添补内容(如补图形、补步骤,扩张概念等)。

⑤学生在阅读时应注意分清定义、公理、性质、法则、定理,推论的内涵和外延,弄清逻辑关系。

⑥学生在阅读时应注意教材中数学语言的严谨、简练,注意例题的格式,要求学生以课本上的规范自己作业中的错误,规范书写格式。

⑦在平时的测试过程中,适当检测一些课本中的数学概念或常识,以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达到督促的目的,巩固读书的效果。

2. 联想

联想对开展学生的思维非常重要。想像是人脑的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或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前者是创造性想象,后者是再创性想象。联想和想象都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人脑运用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

联想一般分为类似联想、数形联想、结构联想、新旧联想对比联想等几种。

(1)类似联想。旧知往往是学习新知的原型和基础,我们可以抓住契机引发类似联想,促进知识的迁移。通过类比提高想象力,加以分析归纳,再进行抽象思维,寻求规律性的东西数学中类比是比较丰富的,如数学中的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以二次函数为最基本,二次函数的零点(y=0)、正数值(y>0)、负数值(y

(2)数形联想。数学中数形之间关系是彼此相依的,要启发学生用“数”来巩固与研究“形”,利用“形”巩固研究“数”。讲函数时,一定要强调学生记性质、想图形,画图形、想性质;对于不等式、方程一类的问题也要强调学生数形联想,利用图解。

(3)结构联想。数学结构是数学中心和灵魂,如果搞不清数学结构,学生知识是支离破碎,以单元进行教学,每个单元的数学概念、定义、法则、性质、定理、推论等等可以自成体系,学生可以融会贯通;启发学生,对概念问题想定义,计算问题想法则,推论问题想定理。引导学生结构联想也要注意年级特征,如七年级有理数概念,只作描述来下定义,重点放在法则上,可启发学生看例题想法则,对照法则看例题,做习题想法则,对照法则想习题。

(4)新旧联想。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如讲解用求根公式对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时,就应引导学生回忆联想用乘法公式和十字相乘法等对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这种平行的新旧知识对比,加深了对新知识的认识。

思维过程有了想象的参与,智力才能得到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怎样读书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读数学的习惯,增强学生对公式、性质、定义、定理等的记忆,通过阅读和联想,善于发现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揭示问题之间联系的规律,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很是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

收稿日期:2013-07-16

上一篇:学好中学思政课 改造学生价值观 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对档案工作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