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政治课的几点想法

时间:2022-08-27 09:00:48

对初中政治课的几点想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始启动,初中政治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下面我简单谈谈对政治教改的一些想法。

一、政治课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具有多方面内涵,其中既包括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又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两张皮”的现象,即高分低能。比如一些学生平日政治课成绩优异,但参加集体活动时总是躲躲闪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之间常常互相嫉妒,搞不团结,缺乏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广阔的胸怀。诸如此类,就根本原因来说,是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一般来讲,现在许多学校的政治课教学只满足于片面要求,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

二、读、想、议、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思维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政治课和其他学科都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教学的突出地位。在教改中,我一反过去惯用的教学模式,采取“读、想、议、讲”四字法,在课堂上先练后讲,让学生在尝试中、在自学中思考,以激发兴趣和思维。每讲一课,我总是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自己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互相展开讨论,然后让学生讲解,我加以点拨。很多初中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好动,爱表现自己,多数学生都有“自我表现欲”。我针对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处处为学生的“动”和“表现”提供场所和机会。如讲授《宪法》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分角色讲述各种法律的职能,还开展了“权大没有法大”的辩论会。

三、多多运用情境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本质看做是学生调适心理的过程,这种心理,既包括规范的内在逻辑系统,可以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又包括在具体情境中形成,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教学观要求师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生活世界的多元理解,并通过合作探讨建构起世界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或支架式教学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四、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

在情境教学中,运用各种情境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诚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要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工夫。

1.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也很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如此,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与兴趣。不过,要贯彻这一原则,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把握在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要求。

五、辨析导行时进行小组合作

思品课基本上是一节阐述一个道德观点。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体验,使其不断感悟,在悟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现实思想行为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运用刚学过的道德观点进行辨析,分清是非、美丑、善恶。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该那样做,在道德意识不断提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之产生共鸣,内化为行为,并自觉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落实在行动上。

思品课中开放性题目答案多样,不同的学生常常发现不同的结果。正是这样的差异存在,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可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

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此时的认识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根本巩固。如果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就可以营造较浓厚的研究氛围,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质疑,不同的观点可以反驳。在这种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养成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六、利用案例教学法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要根据案例教学的内涵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兴趣、年龄特征及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根据初中教材和初中学生的特点,应以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制教育为主,侧重基础文明的养成。案例教学法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案例,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将事先印制好的案例分发给学生,或运用投影仪、多媒体呈现案例;也可以当堂叙述案例,或让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进行课堂模拟。教师再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请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和相关的教材内容,找出问题,得出解决方法。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独立阅读案例,浏览教材,深入思考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得出解决方法。

3.集体交流,讨论案例。

在掌握学生分析案例活动的全面进展的基础上请较先完成案例分析的学生走上讲台,作为全班交流的引玉之“砖”。接着请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双方或多方的探讨。

4.教师总结,深化案例。

教师对讨论过程的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予以表扬,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教师还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材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方法论教育。

上一篇:文字类材料在创设历史情境中的运用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