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综述

时间:2022-09-04 09:15:00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综述

【摘要】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总结归纳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四个根本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议,为寻求解决政策做好铺垫。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困难 原因分析

一、引言

中小企业往往是最具活力的部分,它们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最有可能按照经济的比较优势来组织生产,而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活动透明度较差、融资渠道单一,大约有98.7%都来自银行贷款。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占总贷款规模的份额很少,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不成比例。近年来,虽然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与国有企业的贷款份额相比仍然较低。虽然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但效果甚微。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

1、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经营者有关自身能力、素质和意识、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机构效率、项目的真实赢利能力等真实信息,都将影响企业未来的收益,但金融机构并不完全了解这些信息,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而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上面临着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

国外首先从信息不对称开始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起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以银行贷款供给不一定是贷款利率的单调增函数,这样在竞争均衡下也可能出现信贷配给。李志(2002)认为,现阶段银行业的垄断结构和经济中的摩擦因素过多、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这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而缓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贷款抵押、降低交易成本,都将使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增加。范飞龙(2002)认为,中小企业融资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归根到底是由于企业信用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实力弱、运营风险大、赖账行为严重,而这些都导致投资者不敢轻易涉足。凌智勇、梁志峰(2003)采用资金利润率作为评价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指标建立模型,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迁的绩效,得出了融资制度变革对中小企业的利润率和投资均有正的显著影响的结论。许郎、徐翔非(2003)认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陈晓峰和林求(2003)认为,民营企业的信贷融资困境,其本质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担保机制缺乏等导致的信贷市场上局部的“市场失效”。

自2005年出台《银行业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以来,各家银行积极致力于中小企业贷款机制的建设,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王玲(2007)指出,企业和银行的借贷关系呈现地区性的不平衡,中小企业发达地区的银企关系更为密切,而中小企业发展相对薄弱地区的银企关系过于松散,主要是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缺乏良好的信用关系。

以上文献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在很多方面已经达成共识,这些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是: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规模小,而银行业高度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并且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使得大银行在向其贷款时“成本高、抵押难、风险大”,银行的这种做法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使得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处于非常不平等的竞争地位。

2、大型金融机构不适于中小企业融资

在银行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实证研究。比如Peek和Rosengren(1996)对1993―1994年新英格兰银行业合并的实证分析表明,银行合并后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比合并前有所减少。Strahan和Weston(1998)的研究认为,小银行合并之初,多样化的好处使银行抗风险能力增强,从而能够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但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银行开始有能力向大企业提供贷款,并且内部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这样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就会下降。Berger在1998年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大银行合并后,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减少,而在小银行之间的合并则会使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增加,2001年Berger进一步指出,中小银行的组织结构在关系型贷款上拥有优势,大银行的组织结构擅长于生产硬信息,在关系型贷款上处于劣势。在信用担保方面,由于国外体系十分健全,因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

我国学者马笑泉(2000)指出,在当前经济格局中,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血脉相连,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整个经济大格局里,两者的关系往往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为,在推行“赶超”战略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以大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由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给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和效率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3、受国家金融政策影响

梁文玲(2001)提出“成分论”,她认为占国内金融市场份额近70%的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将目标定位于国有企业,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很大程度上受企业所有制的影响,而非项目前景和企业效益。陈健生(2002)提出“金融二元论”,他认为国有金融系统控制全部金融活动,国家集中大部分金融资源支持国有企业,以维持整体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而中小企业为主的私营企业长期受排斥和压制。张捷(2003)认为,垄断和单一的金融体制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郭濂、吴瑾(2005)认为,我国还未形成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虽然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我国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仍然受到束缚和影响。同时,章群(2006)指出我国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没有建立起以企业资信档案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调查困难,也导致这些企业融资困难。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经济转轨时期的制度缺陷、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信用中介和担保体系的不健全都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4、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欠缺

郭濂(2005)认为,由于受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的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资金的支持。翁振荣(2007)对浙江嘉兴市企业进行调查,得出中小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除了企业贷款过程中道德风险严重外,中小企业自身盈利水平以及自身素质也增加了融资的难度。章群(2006)和周峰(2007)的研究认为,中小企业自身的许多问题也制约了银行贷款,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缺少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取得金融支持的信誉和形象,道德风险问题严重,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过多依赖向银行借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强。许传华(2007)以湖北省为例,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进行调查分析,他强调中小企业自身财务指标不达标是银行拒贷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其缺乏担保及信用评级。

上述学者的研究都说明,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取得抵押担保贷款困难,而且有些民营企业借改制之机逃避银行债务,直接恶化了银企关系。另外,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不稳定,部分企业还缺乏足够的、经过审计部门认证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赢利的业绩,银行对这些企业的组织结构、法人素质、经营业绩等背景资料难以把握,无疑增加了银行的审查、监管难度,于是银行采取提高信用风险控制系数的对策。基于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两方面的考虑,银行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空间也在情理之中。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以寻求解决融资困难的方法。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以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到目前为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依旧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以上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探究还有略嫌不足的地方,主要是目前的研究大都仅仅注意到中小企业作用的共性方面,没有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中国特殊的国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由于不同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中小企业可能在不同国家发挥着不同作用。在反映国家之间基本差异的各种因素中,在经济上有着决定意义的因素就是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我国的要素禀赋特点已经决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单位贷款处理成本随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等原因,金融媒介也会在经营中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区别对待。一个典型的结果就是,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我国的情况正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Strahan,Philip E. and Weston,James P.,1998,“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2.

[2] 樊纲:金融发展与企业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 Stiglitz,Joseph E. and Weiss,Andrew,1981,“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1(3).

[4] 李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

[5] 凌智勇、梁志峰: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迁绩效实证分析研究[J].企业经济,2003(6).

[6] 许朗、徐翔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与对策建议[J].软科学,2003(2).

[7] 王玲、栗博: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银企关系[J].银行家,2007(9).

[8] Peek, J. and Rosengren, E. S., 1996,“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How important is size of lender?”In: Saunders, A., Walter, I.(Eds.),Universal Banking: Financial System Design Reconsider.

[9] Bergen A.N.& Udell,G.F.The Eeonomieal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ee: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eial Growth Cyel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ee,1998(22).

[10] Bergen A.N.,Rosen,R.J.& Udell,G.F.The Effeet of Market Size Strueture on Competition: The Cas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2001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Working Paper.

[11] 马笑泉: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互动策略[J].经济师,2007(7).

[12]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13] 梁文:试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1(11).

[14] 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机构[J].经济研究,2002(6).

[15] 周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J].南方金融,2007(4).

上一篇:基于博客的网络营销 下一篇:浅议医院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