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现有中小企业信贷产品调查

时间:2022-06-14 06:30:08

我国银行现有中小企业信贷产品调查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105-01

摘 要 武汉市在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扮演主要角色,特别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众多融资途径中,信贷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我国各银行也纷纷推出各自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笔者通过对现有银行信贷产品的调查,分析不同信贷产品的共性与个性,有助于对现有产品的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 我国银行 中小企业信贷产品

一、中小企业信贷面临主要困境

尽管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从很大程度上说,其自身仍存在着种种弊端。这些弊端也成为了限制其信贷能力的重要因素。

首先,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务体系多存在缺陷。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信息透明度低,因而银行很难快速准确掌握中小企业的财务指标,难以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情况,进而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第二是中小企业抵押品不健全。顾名思义,中小企业总资产额度较低,而且一般资产负债率较高,导致再申请新贷款抵押不足,这也是中小企业在信贷活动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第三是中小企业多数存在管理水平不成熟,持续经营时间较短的问题。其信用风险、道德风险较高。同时,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其拖欠贷款甚至违约的可能性都高于一般的成熟的大企业。这也是银行面对中小企业惜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武汉市各银行现有中小企业信贷产品调查

笔者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对在武汉市驻有分支机构的十四家境内银行和一家外资银行进行了调查,其中十四家境内中资银行均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种,而作为外资银行的法国兴业银行尚未开设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

在国有四大银行中,中国银行在武汉成立了中国银行武汉市小企业专业支行,专门为该市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此外,中国工商银行在武汉也推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贷款―― “小企业便利贷”。这套产品在一般贷款产品的基础上,整合符合小企业的特点设计,包含房产便利贷、存货便利贷、担保便利贷、单证便利贷、采购便利贷、存款便利贷以及订单便利贷八种不同产品,其区别主要体现在贷款抵押或担保的不同上。此外,工商银行还专门为小企业推出了网贷通产品,主要特点是利用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实时处理,保障了客户的提款效率。

交通银行也推出了其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产品――展业通。其特点是抵押质押方式多样。值得一提的是,展业通中提供了小企业法人账户透支的业务,最高透支额度为100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小企业经营的融资压力。

邮政储蓄银行推出了“好借好还”个人商务贷款,其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主和股东。该类贷款规定了必须用于该企业进行合法生产经营活动。贷款采取个人授信额度方式,经一次额度申请,最长有效期限为五年。但是,该贷款品种额度较小,最高只有100万,这也是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产品的一个特点。

多家股份制银行都推出了联保贷款产品。比如光大银行中小企业部的联保模式,华夏银行的联贷联保产品、民生银行的联保贷款等等。这种联保贷款一般需要三家以上且相互之间无关联的企业结成联保组,小组成员的贷款额度取决于联保小组的自身情况。其中,华夏银行的联贷联保产品的担保更为灵活,可以选择单纯的联保,或者联保与第三方担保、抵押、商铺使用权、存货应收账款等质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发挥了企业的信贷能力。

在各种贷款品种中,最能体现中小企业发展、成长特点的还是以企业自有专利权、商标权、科技创新能无形资产为抵押的贷款种类。如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推出的“权利融”产品,提出可以将商标专用权、专利权(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的发明专利或实用性专利,且专利项目处于实质性的实施阶段)等作为质押物。

三、调查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见,各家银行都已开始重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并纷纷推出了各自的贷款产品。但贷款产品对小企业贷款环境和自身条件考量程度却有很大区别。从不同的角度考量中小企业贷款的潜力,银行开发出了不同的贷款产品。这些产品有些侧重于抵押质押物品的现值,有些则注重其未来价值和发展潜力,还有些对企业法人的信用有较大依赖。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只要这些产品能相对传统贷款品种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信贷资源,就充分发挥了其价值。从现在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方向来看,如何进一步拓宽抵押质押品的涵盖面,充分挖掘中小企业未来潜在价值作为抵押质押依据,同时有效控制风险是中小企业贷款发展的方向。而在这方面,我国银行业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陈溪华,郑小胡.信贷配给:转轨时期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决策的现实选择-兼论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解决.生产力研究.2006(8):55-57.

[2]张捷,梁笛.我国中小企业贷款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暨南学报.2004.1.

[3]吴满琳,程茂洲.我国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开发策略研究.华北金融.2009.1.

[4]庄传礼.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对策.银行家.2008(11).

上一篇:关于我国土地一级开发企业的债务融资现状分析 下一篇:树立利用外资新概念,提高利用外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