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9-04 02:50:18

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是优化和提升学生学习方式的需求,同时也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法,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问题意识;培养;学生

问题意识是当人们在学习中或其他的认识活动中面临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怀疑、焦虑,并不断探究的个人心理状态,而这种个人心理状态又在不断地驱使着个体进行积极的思维,并不断地针对问题进行探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问题意识不仅能促使人们积极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若能树立良好的问题意识,则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开阔,并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因此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思维中的创造性以及独立性。

一、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一)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欠缺

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思考,而是被动地接受,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难形成。大部分学生都会形成这样一种思想:问题的提出属于教师的职责范围,而学生的职责就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同时应对教师的提问就可以了。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之下,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都表现得比较重视,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与解决,然而在自主提出问题并主动思考问题的方面还严重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学生提问能力欠缺

小学数学教师在针对学生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在课堂中安排了大量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更加关注在课堂中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抓住学习重点,而忽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提问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在短暂的课堂中不可能做到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而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向教师进行提问,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本得不到提升;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的提问方式中也存在着问题,例如,在课堂上向一名同学提问,当该名学生无法回答时就会找其他的同学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就阻断了学生的思维,间接成为教师直接公布答案的另外一种途径,同时这样的提问方式也会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化,因此对于问题的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也会被打消,因此使学生严重欠缺提问的能力。

(三)学生存在不敢提问的现象

有部分小学生由于缺乏提问的勇气,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害怕受到同学的嘲笑,因此即使遇到问题也不及时向教师进行提问,学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寻求解决的办法或者答案,这一点在小学生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小学生缺乏社会阅历,自信心比较薄弱,或是存在较强的自尊心等,因此学生往往会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太幼稚而受到教师的批评,更害怕被同班同学嘲笑或者看不起,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因此需要教师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小学生主动地进行提问。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的问题意R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升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针对部分小学生在学习中不敢提问的现象,教师应该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通过给予学生鼓励,提升学生的勇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在教学中向学生倡导自主发现问题,积极提问的精神。通过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思维,进而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创设课堂问题情境,促进问题意识的提升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建立问题意识,不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处于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性的情境当中,使学生达到一个探究问题而不能解决的矛盾中,因此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进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强化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升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自觉思维,例如,通过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或者猜想等,发展学生的自觉思维,进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在问题面前说“不”,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树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播式讲授,学生被动式的接受严重阻碍了思维的创新以及学生智力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升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兴贵.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0):236-237.

[2]林盈.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5,8(17):45-46.

[3]王朝玺.中学生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12(4):76-78.

上一篇:谈小学德育协同教育的策略 下一篇:师爱如水 教育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