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9-04 09:19:40

中职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 要】体育文化的建设,即满足强身健体的需要,又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对于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功能,总结了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探讨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同仁共勉。

【关键词】功能;途径;策略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义地说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体育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学校在体育教学、健身娱乐、运动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环境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学校体育运动中所存在的一切精神现象,概要地说是指体育精神。它包括学校体育思想、体育观念、体育道德、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方式等。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相对稳定又不断创新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学习和运动的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的体育氛围,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态度、意识、爱好和习惯,以及自学自练等多种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对人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文化活动。这种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的、最广泛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运动乐趣、运动的魅力,进而形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它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1.形成团队意识,协调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本身都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多以集体为单位(班集体、训练小组、代表队等),如各种球类运动,田径中的接力赛等都需要每个人相互合作、协调一致。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互相切磋、合作、对抗,促使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

体育运动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同时,它对人的精神也能产生重要影响。那种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好素材。学校通过一系列的体育实践活动,能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和谐、团结、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形成了一种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3.丰富学生的课外文体生活

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把一批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吸引到体育中来,让学生玩体育、画体育、写体育、想体育。越来越多的学生把体育作为学习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

4.有助于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如今校园体育活动规程、规则不断完备。如果亲身参与体育竞技活动,便会使人懂得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能够使个体逐渐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通过统一的规则,规范的行为严密的组织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使参加者和观赏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

二、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强化校园环境的体育文化氛围,发挥校园体育文化潜在的教育功能,使体育活动向大众化、娱乐化、健身化、方向发展。

1.重视体育组织系统建设

学校应大力支持师生员工成立各类体育社团,并为社团的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组织系统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我校建立以分管教育副校长为主任,由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团委、体育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会体育骨干等成员共同组成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项活动均有记录,并纳入教师和班级的考核。

2.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体育建筑、设施、场地等,它们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心灵。承受着师生体育锻炼的实践。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从实践出发,发展适合本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文化阵地。

3.组织欣赏体育比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不断增加。选择恰当的时间组织师生观看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陶冶了人们的情趣。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感染者每一位观赏着的内心世界。

三、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学校体育文化开展的成功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教育理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教学思想,这是能否长期持久的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关键所在。

2.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体育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养成以后坚持锻炼的习惯。体育课是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体育课堂。一方面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接受包括身体、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使学生全面的、系统的掌握体育知识,全面了解体育文化,使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展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3.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力度

体育文化宣传,能够营造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环境。学校要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可以利用校园网、校报、校电台加大宣传力度,介绍国内外体育赛事、体育形势、体育文化;利用黑板报展览学校体育掠影,介绍体育公告、精彩体育片段、体育欣赏、校园体育之星等;利用海报、球讯、体育标语等吸引师生的注意力。开展体育专题竞赛,营造一种体育氛围。这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而且还能使全校师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是人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既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我校举办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在体育竞赛方面,学校定期举办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常规项目比赛,另外,年级组、班级组织的“擂台赛”“友谊赛”“对抗赛”也不定期举行。既有个人项目,也有集体项目,学生参与率100%。当各班积极投入赛前训练和开展比赛时,体现了学生团结,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主动参加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中来。

5.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

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参与率、名次、纪律、体育知识、体育习惯、态度、提高层次等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照顾个体差异,重视过程、态度和进步幅度。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优秀率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四、结束语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能进一步弘扬体育精神,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文明、向上、团结、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并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促进学校体育和学生个性体育的发展。最终实现环境育人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郭林翠.体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关系.考试周刊,2009.31

[2]徐国滨.试论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0.8

[3]黄国龙,宋敏敏,郭孝平.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实践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4卷第6期

[4]储群伟.高职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魅力中国,2009.25

上一篇:黄德荫讲经:安利的公益守则 下一篇:一汽丰田“回归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