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对山东省的启示

时间:2022-09-04 03:24:44

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对山东省的启示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Japan and Its Inspiration to Shandong Province

Cui Tieyan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岛 26606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61,China)

摘要:日本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的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一方面为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乃至消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衰退而缺乏国际竞争力。相比而言,日本的情况与山东省有着更多相似之处,表现在农村建设运动的背景及传统文化等方面。因此。对日本新村建设经验的分析总结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Abstract: In Asian countries Japan takes the lead in boosting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1950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dvanced by Japan brought about both success and failures, on one hand, i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gap on the other hand it caused the weakening of agriculture and lack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re are more similarities,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etc.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Japan has more significance to Shandong province.

关键词:日本 新农村建设 农民收入 启示

Key words: Japan;new rural construction;income of farmers;inspiration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324-03

1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经验

1.1 日本新农村运动的历程及内容

1.1.1 第一阶段(1956-1960年代中期)第一阶段新农村建设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确定推行区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确定在900户及1000户规模的村庄,自1956年至1960年,政府共指定4548个市町村为实施区域。二是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体制。被指定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市町村分别成立农村振兴协会,与当地政府部门及团体充分协商,制定农村振兴规划并付诸实施。三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除当地农民资金及政府农业金融机构贷款外,国家还采取特殊补贴方式。据统计,平均每个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市町村费用高达1000万日元,其中40%由中央政府补贴[1]。

第一次新农村建设于1962年年底告一阶段。7年中在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的扶持下,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目标顺利完成:由于小规模零散的土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得到整治,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出率,而且还为大规模实行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大批农村公共设施的建立,促进了农民的进一步联合;调动广大农民建设自己家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村青年更是唤起了务农的热情。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7年中,农民总产值由1955年的16617亿日元增至1962年的24381亿日元,增幅高达46.7%,平均每个农户的年纯收入也增长了47%[2]。

1.1.2 第二阶段(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中期)推进第二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宗旨是在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其主攻方向首先放在提高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上。日本政府于1967年3月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在农业及农村方面,该计划则强调全力推行综合农业政策,将新农村建设置于推进农业及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位置。在改善生活环境方面,提出了“把农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畅生活空间”的目标,大力推进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改建和新建农民住宅,提高自来水及下水道普及水平,为农民建立集会活动场所,充实学校、医疗单位,建立农村保障制度并加大扶持强度。

在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第二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大加快了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急速上升。据统计,在第二次新农村建设的13年间,农业生产总值由1967的41661亿日元增至1979年的115640亿日元,增幅高达177.6%。1979年的农户平均纯收入已达533.3万日元,比城市工薪家庭高出12.7%[3]。

1.1.3 第三阶段(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末)日本的第二次新农村建设并没有真正从根本上扭转农村青壮年大量外流到城市,农业人口老化的趋势。因此,以重新振兴农村为目标的造村运动,便在乡村自发性的展开。由于“自下而上”的造村运动可以在不依靠大量能源和财政的前提下实现乡村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支持。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且影响力扩及全日本乃至亚洲各国的形式,就是1979年开始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4]。所谓“一村一品”运动,实质上是一种政府引导和扶持下,以行政区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当然,“一村一品”并不限于农特产品,也包括特色旅游项目及文化资产项目,如文化设施或地方庆典活动等。

日本经过20多年的造村运动,使农村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一是消除了城乡差别。从生产与生活的基础设施方面看,农村与城市没有任何差别。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2002年日本农户的收入已经超过城市家庭,户均550万日元,相当于4.4万美元,其中非农收入在农户的比例高达86%。三是为非农产品开拓了农村市场,刺激了农村多元化的消费[2]。

1.1.4 第四阶段(1990年代以后)主要是继续加强环境建设、注重降低农业成本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扶持农业的法律法规。1995年通过的《新粮食法》是为应对WTO有关规则以及国际农业市场的变化而修订的,1997年日本国会又通过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办法》。但没能根本上阻止日本农业的衰退,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减少,农地面积减少,粮食自给率下降,农产品海外依存度增加等问题。日本2008年的农业人口是290万人,从1960年的1454万人减少到80%,而且其中60%以上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耕地放弃面积从1985年的13.5万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38.6万公顷。农业生产总值从1984年的117000亿日元,减少到2007年的82000亿日元,减少幅度达到30%。粮食自给率从1965年的73%,下降到2008年的41%[5]。

总之,经过长期分阶段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日本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的衰退、农村“过疏化”等问题。

1.2 日本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1.2.1 制定和实施扶持农业和振兴农村的法规政策日本政府依据不同时期农村发展情况及目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和影响深远的扶农政策。如20世纪50、60年代制订了《农业基本法》等近30个法规,并多次修改了《农地法》和《农协法》。90年代颁布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办法》、《持续农业法》等。此外,还先后颁布实施了《过疏地区振兴特别措施法》、《山区振兴法》等[6]。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新农村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上的保障。

1.2.2 政府积极参与并且在资金上大力支持从日本新农村建设的历程看,第一、二、四阶段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第三阶段尽管是自发开展、属于民间主导型,但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为了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日本政府建立了补助金农政[7]。补助金农政包括两个部分内容,一是无偿的财政性投入,二是有偿的政策性融资。在造村运动期间,直接进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外,还建立了农产品价格风险基金,农民和政府各出30%和70%。近几年来,日本政府每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都在11000亿日元左右[1]。

1.2.3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强调自立自主日本的新农村建设起初是政府主导型建设,但后期由于政府财力相对紧张,无法进行大包大揽。日本政府在建设过程中意识到要振兴农村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要需要作为收益肢体的农民积极参与,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真正成为乡镇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在造村运动中,广泛推崇自行思考、自行实施的精神,从规划的制定、实施到“一村一品”的产品选择,皆有本地居民出谋划策,并以本地需求而定。

1.2.4 充分发挥农业协同组合的作用日本农业协同组合(以下简称农协)是一个集农业、农村、农户于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目前全日本99%以上的农户都属于该组织。它们一起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完备的综合服务网,通过联合力量,提供给农民快速、周到、高效的服务。在日本,弄些负责销售80%以上的的农副产品,9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由农协提供的,71%的生产信息及59%的生活信息来自农协系统[3]。可以说。农协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保护农民交易地位、拉动农村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各方各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农协在建设新农村中更是起到了带头作用,发挥了政府难以发挥的作用。

2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2.1.1 新农村建设起步早、进步快山东几个地区的新村庄建设都是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前就已启动,经济基础相对较弱的枣庄市,2004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百个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新村庄建设。首先,这些地区都有统一的规划,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城乡一体化规划。第二,分层次推进新村庄建设。总的原则是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因村制宜、多种模式、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第三,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2.1.2 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山东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化肥柴油增值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政策,确保基本农田80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粮食总产700亿斤的“三条底线”。2008年,全省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实现历史上第三次连续6年增产,总产连续三年过800亿斤[8]。

2.1.3 因地制宜提出新农村建设思路山东和全国一样,存在东中西差异问题。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先行一步,在城市规划中一同考虑农村的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而经济落后的西部平原的新农村建设结合创建小康村的经验,在政府的有限扶持下,重点在村容村貌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山东中部的经济条件比起西部来自然是要好,但是跟东部比又稍显落后,它们大都是通过支部带动,能人带动,发展一村一品富起来,生活宽裕后,然后再统一规划,建设新村庄。

2.1.4 采取多种模式推进产业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村为载体。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对所有的村庄都按照一个模式、一个路子、一套政策建设也是不切实际的。山东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农村发展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龙型”产业链模式;租赁模式,主要是以蔬菜、禽类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出口企业,企业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自建高标准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农户进场承包种植(养殖),企业对基地实行统一管理;村企合一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龙头企业,一般为村办集体企业或者是由村办集体企业演变而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统筹企业与村内的各种资源,对所在村进行全面改造;城乡一体模式,主要是通过城中村或城郊村改造,农民变市民,就业、居住、社区管理、社会保障统一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股份合作模式,主要是企业,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目的,与所在村或基地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发展共改造。

2.2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各级政府对农村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其原因缺乏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尤其对长期城乡二元体制下形成的许多农村问题的复杂性缺乏足够认识,造成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突出表现在:许多地方新农村建设规划期过短,缺乏长远打算;只进行目标规划,缺乏推进阶段和步骤规划;只注重近期建设效果,忽视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培育,也缺乏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化建设;对短期内完成建设目标的期望过高,造成急功近利、推进步伐过快,脱离了一些村庄的实际[10]。

2.2.2 融资信贷困难农村长期经济的滞后使之不具备跨越发展的“造血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还在于“输血”的及时稳定。目前政府的资金投入尚不能完全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有需求但力量不足、财政有意愿但财力不足、银行有资金但手段不足。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必须进一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山东省正在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同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增强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向“三农”,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投融资机制。

2.2.3 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依然严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也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山东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01年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是2804元,到2009年突破六千大关,已经达到了6119元。八年间,山东省农民纯收入一共增加了3315元,增长了2.2倍。但农民增收相对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仍呈不断扩大趋势。城乡收入差距由2001年的2.53:1扩大到2009年的2.90:1(如图1),尽管与全国的3.31:1相比尚有距离,但收入差距仍属过大。如果加上医疗、教育、交通等隐形福利,城乡生活水平差别更大。

3日本新农村建设对山东省的启示

启示之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现代农村、造福广大农民。政府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要注意充分发挥其在制定政策、资源配置、建设投资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使新农村建设能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顺利进行。日本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法律制度制定上,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前后,共出台30多部法律与法令[6]。日本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之所以能在亚洲独树一帜,关键是建立并不断健全了各类保障机制,从而确保了农业和农村各项制度能在良好而顺畅的环境下运行。

启示之二: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解决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目前山东省农民的收入偏低,造成这一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这一单一渠道,而日本则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实施农业收入多元化,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2]。我们要借鉴日本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收入的来源;同时为农民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

启示之三: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与日本比较,我国的农户经营规模小、分散,更需要组织起来抵御市场的风险。因此,要借鉴日本的农协的成功经验,要大力建立农业经营组织,再由农业经营体建立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最后将这些组织进行横向联合建立起全国性的组织。日本农协不仅负责会员的产品销售和农资统一采购。目前,山东不少地区出现了农牧业规模化经营的趋势,要因势利导,支持各种类型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分产业把农民集结起来,凝成一个整体,增强农民在生产、经营、联合进入市场和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人的持续增加。

启示之四:要进一步培养农民自发、自立与自强的信心和决心。日本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实现。现在的日本农民是自信的,甚至因为作为农民而感到骄傲,到处显示着创业热情和发展活力;农村的生产力也因为这种力量得以发展,农民命运发生改变。现在,虽然我国的农民都非常拥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是农民依旧缺乏主体意识,消极被动,多持等待观望态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任务,要依靠宣传、机制、政策的力量唤醒农民、启发农民、激励农民大力培育农民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浙江师范大学农林研究中心.中国新农村建设:理论、时间与政策[M].2006:中国经济出版社.

[2]董栓成,预吉亮.中日新农村建设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2009,(9):127-129.

[3]黄立华.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7(1):21―25.

[4]蒋家明.借鉴日本“一村一品”经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人才资源开发,2009(6):88―89.

[5]西日本新闻.日本rIのF状[N].2009年8月14日.

[6]王德祥.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和农村政策[J].现代日本经济,2008(2):42―47.

[7]贾楠.日本农村金融制度及对我国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09(6):75-76.

[8]经济日报.抓好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山东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N].2009年3月21日.

[9]山东统计年鉴-2009编辑委员会.山东统计年鉴-2009[M].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10]袁永新.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M].2008:山东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试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南京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