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

时间:2022-09-04 12:37:05

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

摘 要 自胡塞尔提出“回到事情本身”“回归生活世界”的命题后,我国一些学者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进行了讨论和争议,笔者认为不深入分析、不结合本国教育实情的模仿和照搬,只会带来误区和教训。对于教育是否应该回归生活(世界)、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都是值得商榷的。探析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可见“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不够合理和科学的说法,应该被摒弃。

关键词 教育 生活世界 回归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003-02

一、“回归生活世界”的提出以及在国内的争议

第一个提出“生活世界”的是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E・Husserl,1859~1938),胡塞尔认为,自伽利略以来创造的科学世界把人们引入到了数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近代欧洲科学是理性主义的、客观主义的、实证主义的,科学的光芒笼罩着哲学、心理学领域,而忽略了科学对人的生活、生命的关照,甚至使人们陷入了任性危机。基于此,他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来积极回应当时的科学危机和任性危机。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二是作为知觉实际地被经验到的世界,是作为人的经验而存在的客观生活世界。

这一命题提出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引起了热烈讨论。一些学者借此批判我国教育脱离生活,片面追求知识的科学价值,忽视了知识和科学的生活性甚至是人文关怀。但是这些学者在引用胡塞尔这一命题的时候,往往没有指明其背景和内涵与当时中国的不同。研究者仅通过自身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的理解,得出“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教育不能回归生活(世界)”或者“教育应该回归‘理性世界’”等结论。单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的角度出发,这些论断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将其与胡塞尔的“回归生活世界”混为一谈,尤其是将胡氏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的专有名词“生活世界”与“生活”的概念混淆起来,更是不科学的。

盲目推崇、生搬硬套势必导致“回归生活世界”的概念模糊化、目标庸俗化、过程形式化等误区,并给教育实践带来一定的混乱。

二、试论教育与生活的几种关系

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对“教育”与“生活”有着许多不同的见解:夸美纽斯说“教育是永生的准备”;裴斯泰洛奇说“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斯宾塞说“教育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罗素说“教育创造美好生活”;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虽然论点不一,但都包含着教育与生活的相互依存、千丝万缕的关系,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提倡“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口号出现呢?是因为现代的教育脱离了生活吗?下面笔者将分别从“生活”和“回归”的视角来探析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1.关于“生活”的一般理论

生活原本就有两种性质:一种是日常生活,一种是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关注个体自身的再生产,非日常生活关注社会和人类的再生产。日常生活是与个体有关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活动,以血缘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日常交往活动,以重复性、经验性为特征的日常观念活动。非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的“问题化”,是对日常生活的理性抽象和创造性变革,具有创造性、批判性和理性。非日常生活包括制度和精神两个层面,制度层面指社会化生产、政治、经济、教育、公共事务管理等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精神层面是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的人类精神生产领域。

撇开一些学者将“生活”与胡氏的哲学术语“生活世界”的混谈,大部分学者在表述“教育回归生活”时,无非是想表达教育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现实生活世界)、文化精神世界、动态跟新的生活世界、未来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内心生活世界等。

那么我们的生活真的应该回归到教育前的生活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无疑是对教育的一种污蔑和诋毁。尽管现在的教育的确有脱离现实日常生活的现象,例如能准确换算度量衡的学生不一定知道一支铅笔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也不一定知道一袋大米是多少千克。但这样反面的例子并不足以说明教育应该使生活回到最初的状态,从某种程度说,“回归生活”是一种倒退。

如果教育不脱离世界,牛顿仅是被苹果打到脑袋能想出“万有引力”?人们急刹车时难以停住,能靠经验理解为“惯性”?闻到味道,能用肉眼看到“分子”的运动?吃了梨子,知道了味道,就能知道其中包含了什么维生素和营养价值吗?就算是晒一辈子太阳的人也不一定能计算出“光速”吧?由此可见,教育在一定时候是必须要“脱离”生活的,科学的产生不是光靠在生活中的活动、理解和经验得出来的。

2.教育真的需要“回归”生活吗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既然如此,何来“回归”一说?如果说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一项活动,那么人的生活就是“化蛹成碟”的过程,而教育,则是使“蛹”成“蝶”的关键契机。

人在未接受教育时是未开化的“蛹”,生活在最初状态的自我中;在接受教育后,开始了新的生活――学校教育生活,接触不同的环境,吸收生活中靠经验所学不到的知识,开始发现自我、探索自我,“蛹”被渐渐打开,当接受教育达到一定程度时,便破茧而出,化蝶飞舞在更大的世界里。此时的蝶还愿意回归到蛹中的生活吗?

康德说“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通过教育人性可以不断改进”,“教育使我们展望未来将有较为幸福的人类”。因此,在人的一生中,是教育使人脱离了未开化的生活,创造了新的更丰富的生活,也极大地改善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如下:

人(生活)――教育―人(生活)

左边的人是未受教育的人,其生活也是最原始的没有自我意识的生活,而通过教育,人就是新的,更“大”的人,更具有内涵的,而他的生活也是更加丰富、美好、积极向上的生活。从上图看出,“教育回归生活”是一种倒退也是失误的说法,显然是不值得提倡的。

三、与其言“回归生活”,不如坚定教育信念

在某种意义上,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人本身,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那样,“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日常生活情境、生活事件和生活经验是教学过程的背景和例证,但绝不是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即使把回归生活世界理解为回归生活,也不是指日常生活的细节、事件或经验,而应该是指“活动”。当一个命题太易被曲解和误导时,应该果断被摒弃。“回归生活世界”这一说法在中国已远离当初胡塞尔的使用范畴,而被滥用和误解。在当今学校教育过分追求知识忽视个体生活的情况下,提醒人们教育应从生活中来,也应应用于生活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中国学者完全可以用其他表达方式来强调教育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避免使用这一未被清晰界定的哲学术语。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是必须和值得鼓励的,然而不加分析、生搬硬套,甚至为了追逐潮流而盲目吹捧的文化最终是不被认可、不能接受现实的考验的。

与其说“教育回归生活”,不如分清教育与生活的区别与联系,加强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引领。

参考文献:

[1]胡塞尔.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王娟娟,婧国平.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误区以及本真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9).

[3]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上一篇: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英汉句法中的体现对比 下一篇: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