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语言艺术探究

时间:2022-09-03 11:41:14

文言文课堂语言艺术探究

作为中国古代书面语的文言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近年来,各种媒体平台掀起的国学热让文言文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加之中考、高考等也通过增加文言文试题分值的方式来加强文言文的重要性,所以中学语文教育对文言文的教学非常重视。然而,由于中高考在考查文言文时,主要从断句、实词、虚词、翻译等方面展开,所以教师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了“言”的讲授和训练上。因而,文言文课堂语言呈现出干瘪、枯燥的状态,语言艺术与文言文教学也几乎绝缘。显然,这样乏味的文言文课堂学生是不喜欢的。所以,要扭转学生厌学、怕学文言文的局面,提升文言文课堂语言艺术势在必行。

所谓文言文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语言技能活动。由于文言文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认识文言文,进而感知文言文深厚内涵及探知其学习规律的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文言文课堂语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译文要准确和规范。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文段时语言要准确。各类考试对文言文的考查,翻译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阅卷时教师往往是采点给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文段时语言不准确,日积月累学生也不会养成精确翻译的习惯。以《荆轲刺秦王》中的“将军岂有意乎?”“荆卿岂无意哉?”两句为例。两句都用了“岂……乎/哉?”的固定搭配,但是前者是荆轲在询问樊於期的意见,译为“是否……呢”更合理;后者是太子丹质疑荆轲的决定,译为“莫非……吧”更好。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翻译时不结合语境准确翻译,那么学生在迁移运用时就会模糊不清。此外,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表达,常用的形式就是省略和倒装。例如:“明天下午我家里。”这个句子在具体的语境中并不影响人们交际,但因其缺少了谓语动词“去”或者“到”而导致句法错误。还有我们常见的“你药吃了没有”,宾语“药”放在了谓语“吃”的前面,语序颠倒导致语法错误。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说这样的句子。加之文言文中本来就有许多省略句和倒装句,教师如果不对语言规范加以注意,学生在翻译文段时就不会有意识地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把语序颠倒的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调整,从而导致学生翻译文言文不准确。比如《鸿门宴》中有“大王来何操?”一句,在翻译时应把语序进行调整,译为“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呢?”若译为“大王来的时候什么带了呢?”就是不合乎语法规范的。

二是讲解要符合思维逻辑和认知规律。在讲解文言实词、虚词等知识点时,许多教师通常采用简单罗列词语意思的方式;在分析文章思想内容时,有些教师的讲解也是东一句西一句。这种毫无思维逻辑的文言文课堂,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零散,让学生认为听课与否影响不大,因为即使不听课也没觉得错过精彩的内容或者重点,而听了也许会更加糊涂。所以,对语文教师而言,文言文课堂的语言必须注重逻辑性。在讲解文言词汇时,教师首先应准确把握词义发展的规律,再用富有逻辑性的语言把各个词义的关系阐述清楚,这样学生就会对该词的意思形成一个清晰的、系统的认识。比如:在讲解“兵”的意思时,先讲其本义“兵器”,再讲“战士打仗需使用兵器,因此‘兵’又有‘士兵’之义”,进而讲“‘兵器’”和‘士兵’都和战争有关,所以‘兵’”又有了‘战争’的意思”,最后总结词义演变的途径之一是引申,而词义引申往往是由实到虚的一个过程。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不敢走神,因为一旦走神其对“兵”的意思掌握就会不全面。在分析文章思想内容时,教师也应注重语言逻辑性。比如,在提问环节中,应首先提出一个主问题,再围绕主问题按照由浅入深的思维逻辑设计一些小问题,最后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每个教学环节之间过渡语言的设计。这样一来,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不会再是零散的,它因富有逻辑的语言而环环相扣。学生也会由厌恶、害怕文言文课变得认真对待文言文课。

三是文言文课堂语言要能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于漪说:“要真正教好与学好语文,只有立足于社会,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才能促使学生的整体发展与综合成长。[1]”文言实词、虚词等是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与文言文的对接点,再用贴近学生认知心理的语言表达,拉近学生与它们的距离,让文言文课堂生动起来。那么教师可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呢?(1)成语。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汇在成语当中也有使用,而这些成语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如:“信”有成语“信言不美”(信:真实的)、“信口开河”(信:随便)、“信而有征”(可靠)等。教师在梳理文言实词“信”字的词义时,就可通过这些时常用的成语来解释,这会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而且有助于掌握成语的意思。(2)方言。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在方言中有留存,在讲解文言字词的意思时,可利用方言做旁证。如:庄子《逍遥游》中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译为“环旋着往上飞”。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可与方言对接起来。在四川话中,“抟”就有“环旋着往上”的意思。例如:把这个包谷堆堆抟高点。(3)影视作品。文言文中有的字词意思很艰涩,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但是时下的影视作品会涉及到一些。教师在教学时,若能够用一些台词中的词语来解释文言字词,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会觉得新奇有趣。如:“逆”,学生习惯把它解释为“反”。但是文言文中“逆”,经常解作“迎接”,苏轼《留侯论》中有言“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此处“逆”就解作“迎接”。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我们可借用《甄执》中的经典台词――“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来做旁证。这样处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四是文言文课堂语言要具有语文味。语文不同于数理化,它的Z言要求感性与理性兼具,具有语文味。如何让语文具备语文味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力:(1)巧用修辞手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利用修辞手法不仅会使语言生动形象,从而让课堂生趣盎然;而且能使语言含蓄隽永,课堂内容丰富厚重。例如:讲解《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段时,教师用低沉悲怆的声音讲到:“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刺秦的凶险拦不住荆轲视死如归的步伐。”运用比喻表现荆轲视死如归的气魄,语言很是形象,学生由此对荆轲的性格特点也能更具体地感知。又如在讲解《陈情表》时,教师引用苏轼的“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一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而且让语言更加隽永深刻。(2)多种句式配合使用。不同的句式不仅在表情达意上有很大的区别,在语言节奏、韵律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文言文课堂上,不同句式配合使用能让语言摆脱沉闷单一,变得摇曳生姿。以长短句交叉配合使用为例,在《苏武传》中,教师为了凸显苏武的威武不屈,讲到卫律劝降、李陵游说等段落时,这样小结:“北风呼啸,他与冷月为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信念铭刻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雁为伍,怅望大漠,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长短句交叉使用,充满节奏感的语言极富情韵,课堂也显得很灵动。(3)语言要充满情感。文学作品都具有情感色彩,文言文也不例外,有的高亢激越,有的沉郁顿挫,有的沉着理性。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解释文言实词、虚词、翻译文段或是纯粹地分析写作技巧,而忽略了作品的思想感情。那么,即便是一篇情感充沛的好文章,也可能被讲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也应以饱含情感的语言将作品的内容、思想、主体等呈现出来,将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情境之中。最终,让教师、学生、作品三者的感情共振。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叶圣陶也曾在文中写到:“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可见,教师语言在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因为,教师的语言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那么,要讲好本身就比较枯燥的文言文,教师必需有意识地提升课堂语言艺术。此外,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所以,文言文课堂语言艺术不仅着眼于教师个人语言能力的提升,还应着力于教师如何引导、培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才有可能脱离枯燥零散的窠臼,变得准确严谨、生动活泼,从而让文言文真正住进学生的心里。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的尊严[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谭永燕 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641100)

上一篇:有效的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