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3 09:35:2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管理现状调查,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别对高水平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管理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提出协调学习与训练关系的对策,即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和训练、比赛。为合理制定学习和训练计划提供理论指导,为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训练

自1987年以来我国在部分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己有近二十年的历史。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不但能使优秀运动员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能使他们在结束运动生涯后仍可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目前无论在招生方面,还是在高水平运动队质量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和提高。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各个管理环节,还有许多问题欠缺,本文通过对湖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员学习和训练管理的现状调查,在高水平运动员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别对高水平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管理过程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以期发现科学管理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方法,为制定合理的学习和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以期发现科学管理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方法。

1. 高水平运动员管理现状

1.1 高水平运动员学习管理

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后的学籍管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入学校的第一年,这个阶段运动员的学习由公共体育部负责,主要是复习高中课程提高运动员的文化基础,是根据运动员需要开设课程,从各院系聘请教师给运动员上课,体育部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动态管理。第二个阶段是运动员进入各个院系学习阶段,运动员的学习由各个院系负责,而运动员的训练仍由体育部负责。

1.2 高水平运动员专业选择

我省大部分高校在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的学习与训练由体育部负责管理。根据运动员的学习成绩和运动训练成绩选择固定专业,大多以文科为主。因为文科类专业的学习特点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且通过努力能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同时也满足了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告别体坛走上工作岗位的愿望。另外,我们还注意到高水平运动员有很多都进入了现在大学里的热门专业,像法学、工商管理、会计等专业,这说明我省的高校已经转变了观念,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安排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的专业,以利于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1.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现状

运动员学习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集中学习和自学。调查显示,大部分运动员每天集中学习的时间是4学时,有19%的运动员每天集中学习时间是6学时,有5%的运动员每天集中学习的时间不足1学时。主要是部分运动员训练比赛任务多,无法正常文化学习。每天自习时间调查显示,“79%的运动员每天自学1~4小时, 21%的运动员每天自学时间不足1小时。主要原因除了与训练比赛任务多有关以外,训练强度过大是其重要原因。在连续大强度训练比赛的压力下,运动员的机体得不到充分恢复,因此,需要大量时间用于疲劳的消除。学习计划性调查显示,7%的运动员平时认真按计划进行学习,74%的运动员不能按计划学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但有训练和比赛方面的影响,也有运动员自己没有积极主动地去认真执行、自制力比较差的原因,导致文化课学习不系统,学习效果比较差。

2 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管理

2.1 训练目标

通过对高校的主管部门调查,发现他们在培养方案的设计缺乏长远的战略意识和针对性。在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条例的制定中,极少考虑到大学生运动员是有别于普通大学生和专业运动员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未充分认识到这个特殊群体能否在大学期间真正达到国家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只强调大学生运动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不讲其权利,追求“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加之一些高校的主管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官本位”思想,从自身利益考虑得较多,对上级负责的意识较浓,注重短期效益,以短期的运动成绩作为衡量队员和教练得主要标准,从而误导了一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得培养方向。

随着体育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人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再只围绕运动员和教练员相互作用的关系上去研究训练效果,而是要研究一切同运动训练过程有着密切关系的各个组织机构对训练所产生的作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人员是否在行为上相互协调配合,以及他们对各自的职能是否有明确认识和能否发挥各自的职能。由于高校训练阶段性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变化。

2.2 训练安排

按照现行高校管理,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时间分为上午、下午和课余时间。调查显示,我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上午训练占4%,下午训练占87%,课余时间训练占9%。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肩负着学习与训练的双重任务,一般在上午学习主课,下午投入训练,主要以学习为主,训练为辅,训练只能在归定的时间内进行。特别是考试前和寒暑假期,时间上更难保证。调查显示,10.1%的运动员认为训练强度比入校前大,49.5%的运动员认为训练强度比入校前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运动员在高校高水平训练情况,训练量和强度达不到相应水平,这些运动员大部分来自高中,他们自身潜力就很难被挖掘出来,这样看来,运动成绩在进入大学后进步不大、甚至倒退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了。

2.3 训练保障

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场地设施建设方面,虽然随着学校硬件条件的提高而得以快速发展。但是高校扩招与学生增长的速度相比,场地器材的更新与建设就显得滞后了许多,导致运动训练与学生锻炼的矛盾日趋突出。有的甚至会影响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的发展。

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员管理面临的问题

3.1 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

由于高校教育改革,使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生源发生了较大变化,专业队退役队员和体校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普通中学毕业生的比例出现了大幅增长。高中学历的高水平运动员占绝大多数,他们文化成绩比专业运动员要好,比普通生要差。另外在进入高校后训练、比赛任务重,学习时间紧,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较多,这样导致高水平运动员整个文化水平较低。

上一篇:关于本科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新时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