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预防研究

时间:2022-10-17 02:32:54

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预防研究

1.前言

排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和观赏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学校开展和参与人数较多。然而在排球训练和比赛中,由于对运动产生的伤害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力的预防措施,往往会给运动员身体带来运动性损伤,从而大大降低运动员参与的热情,严重困扰了排球教学的顺利进展。由此可见,在排球运动中积极预防各种损伤的发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2.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本文在泰安市范围内,抽取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服装学院、泰山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等5所大学72名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为选题的论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高校排球运动员常见损伤的调查

踝关节扭伤。在运动员侧滑步过程中,常会出现脚踝扭伤。脚踝部的扭伤可分为韧带内翻扭伤和韧带外翻扭伤两种。伤者的脚踝会有明显的疼痛和肿胀。

膝部半月板损伤。在运动员跑动急停和跳跃时,会造成膝部半月板损伤。半月板位于胫骨平台及胫骨间的纤维软骨,主要作用是缓和跳跃以及着地时膝部所承受的垂直于地面的分向冲力。排球运动的跳跃动作反复性很高,所以半月板裂伤并不少见。

腰、肩部肌肉拉伤。排球运动进攻时的弓身动作,如果热身不充分,反复的弓身动作很容易造成背部肌肉疲劳、背部肌力不足,进而形成长期积累的腰部不适。

跳跃膝。由于排球运动的特点,运动员会经常有跳跃动作。由于跳跃多次反复造成的膝关节前面髌下腱的发炎引发跳跃膝,通常会出现疼痛、压痛以及跃起时的疼痛。

4.高校排球运动员常见损伤的原因分析

防范意识不强.教师、学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淡薄,在教学中不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损伤的措施,因此常常导致损伤的发生。

技术动作不正确.排球运动对动作的熟练程度要求很高。在排球教学中,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指导,容易造成学生产生错误的技术动作。不但违反了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规律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更容易引起机体组织的损伤。

运动量安排不合理。在教学实践中证明,由于运动量过大或者增加过急,以致超过了人体组织器官所能承受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组织结构因过度摩擦挤压、牵扯易引起肌肉收缩力量降低和肌肉的伸展性变差。导致运动肌群的不协调,减低关节运动的幅度,以致发生各种性质的损伤。

运动场地不安全。调查发现,运动场地不平整、设备器材不良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有些运动场地和器材存在着安全隐患。由于经费紧张,场地器材没有及时的维修和更新,造成运动员在运动时发生运动损伤。

5.高校排球运动员常见损伤的预防措施

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强化防范意识。把安全教育作为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让运动员在思想上增强预防损伤的意识和观念。同时还要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训练课要服从教师的统一安排。

积极应对、做好准备活动。排球运动的损伤部位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肩、膝、腰、踝、手等软组织比较集中的部位。运动前的专项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肌肉、韧带的伸展性,改善肌肉的协调能力。如:在传球练习之前,可以做手指手腕力量和柔韧的练习。

训练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球运动员训练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活性等身体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要充分做好组织工作,科学安排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提高动作的规范性,避免受伤。

加强医务监督与运动场地的管理。做好医务监督工作,了解学生的机能变化及损伤情况,严禁学生带伤、带病参加剧烈运动,身体有不良反应的,要正确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运动场地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保证学生在运动时有一个好的运动环境。

做好课后整理活动。课后积极的整理活动,会使体内酸性物质代谢加快,缓解肌肉僵硬,提高肌肉的弹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后的整理活动也是对运动阶段的总结,可以形成对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避免不正确动作引起的肌肉损伤。

上一篇:高职院校施行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与启迪 下一篇: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