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效率

时间:2022-09-03 09:14:52

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效率

摘 要:思维导图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育领域已经广泛应用,在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方面成效显著。以高三地理必修三复习的实际应用为例,从课前准备、课堂教与学、课后巩固等环节中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效率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为老师和学生在高三的复习过程提供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三复习;高效课堂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著名的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托尼·博赞(Tony Buzan)所创造。它具有图文并重的特点,利用关键词、多种色彩、关联和层次建立起知识间的链接,充分调用大脑细胞,将思维图形化,帮助使用者将复杂的知识结构有条理地优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并非只是一张图,而是一种符合人体大脑思维模式的思维方式,是将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载体,能有效抓住关键信息、整理知识结构,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工具。

高考备考复习的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分散,时间紧迫,教师和学生应对起来困难很大。若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复习,理解基本的概念和规律,掌握高考要求的知识点,提高复习的效果,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

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和讲解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同时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理解和消化、巩固知识点,提升综合能力。师生共同应用思维导图,从课前的备课和预习、课堂的教与学、课后巩固等环节,把看似纷繁复杂的知识点,用思维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形成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复习过程的高效化。

二、课前准备中应用思维导图

1.教师的备课

教师在复习课前要进行分析、研究教材和考纲,设计复习方案,选择资料等工作,各种事情叠加在一起,内容繁杂,让人无从下手。教师用思维导图呈现一个模块或一个章节的知识网络,将复习的内容图形化、条理化,可以让备考的思路清晰明了,同时负担减轻了。

如地理必修三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建设、区域资源开发、区域产业活动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五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再分下一层分支章节的内容,用

思维导图展示出来,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就是一幅图,形成一个放射状的图形,所要做的工作就一目了然了。如图1,图的中心是要表达的主要概念(地理必修三的核心概念),与中心相关的其他概念(各章节的主题)由此向四周发射延伸。“按图就班”可以让教师把复习时间安排、复习目标、重难点等内容在下一层章节分支中呈现。

图1

应用了思维导图,教师的备课效率会大大提高,并且使工作目标更加突出。因为思维导图是按“主题放中间,要素摆周边”的原则展示的,而往往主题就是核心目标,相关内容提炼的关键词为重点知识。思维导图的构造与人类思维的树状发散结构是类似的,思维导图就是将人类的隐性的思维轨迹用图的形式再现出来。

2.学生的预习

通常在复习课之前,教师都会告知学生下一节的复习内容,提前让学生预习。学生预习时,如果是用传统方法看书,预习过后,大部分学生头脑中只留下少量的记忆,并且是零碎分散的片段,几乎不能重现书中的基本知识。学生掌握了画思维导图的要领,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抓住要点,提炼关键词,画成思维导图。尤其是地理基础薄弱的学生,思维导图预习后,头脑中可以留下大体知识点的记忆,提高了预习效率。

高三学生虽然在高一高二学过地理三个必修模块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感觉知识是零碎的,或已经没有记忆了,所以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不要期待过高。在预习任务中学生要做到的是画出思维导图,了解了下节课的基本内容,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就可以了。学生画思维导图预习后,有助于学生在下来的课堂中通过听课修正自己的缺陷,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对复习内容熔炼内化,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三、课堂的教与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1.提高课堂效率

高三地理复习课要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脉络,明了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间展示自己预习的思维导图,

进行交流和讨论,也可以通过电教平台或直接在黑板上展示思维导图,师生共同补充完善知识点,删除无关的枝节,突出重点知识,从而使知识体系更加严谨和完善。如图2,为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的内容,是师生在课堂共同完成的思维导图,知识脉络清晰,简明扼要。

图2

2.提高笔记记录和知识理解的效率

课堂中,如果学生在做笔记记录教师讲解的知识时,用的是传统线性的方法,效率会很低。传统的笔记一般要完整表达意思的话,往往需用较长时间书写,若要完整呈现教师的意思,又跟不上节奏,只会出现听了上一句,听不到下一句的情况。不过用思维导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思维导图使用的是相关的关键词和短语,书写就快了,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录和整理笔记,则可节约书写时间的50%~90%,相当于节省了复习的时间。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笔记本比原来用分行直线式记录的笔记变薄了,一节课一张图或一个章节一张图,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同时负担也减轻了。

完整的思维导图是一幅“全景图”,可以在建立知识结构中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体系,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在一幅图上,通过观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高三的复习课堂,必不可少地要进行课堂训练。思维导图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如地理综合题的试题中,往往围绕某一个中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进行训练答题前,学生可以用关键词形成简单的答题思路,就像写作文前先列个提纲一样,理顺思维思路再进行回答,可以提高得分率。

例题: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十几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学生边审题边思考,根据题目要求,可以画出简单的思维导图,列出的要点有:①产业结构调整;②完善交通;③发展科技;

④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答题时按以上要点进行拓展延伸,答案的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并且不会遗漏得分点。

四、课后巩固中应用思维导图

1.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升级

学习是由浅入深的过程,知识的积累也是由少到多。思维导图具有延伸性,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把原来的思维导图中的知识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如以前的导图是主干,在整理时就可以增加枝节,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也可以将新旧两幅思维导图进行对比,激发新的思维火花。

2.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导图可按照大脑思维结构进行放射性思维,不是传统的遵循某类概念进行的单一的线性思维。特别是地理的空间思维比较强,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及其联系是地理学习的首要任务。一幅有创意的思维导图,通过放射状的图形,促使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知识得以内化,思维得以提升,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三地理复习课堂要达到高效,必须在传统的方法之上进行创新。应用思维导图于备考复习过程中,有助于教师理清复习思路、明确复习方向和进行考点关联,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有效地进行理解、记忆、运用。融合了思维导图的学习习惯可贯穿于我们的整个学习和工作当中,让我们受用一生。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薛东阳.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9).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

上一篇: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下一篇:基因芯片带来医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