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在行使抵押权保障的若干问题

时间:2022-09-03 06:57:46

论公民在行使抵押权保障的若干问题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公民在行使抵押权的行为屡见不鲜,如何能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抵押权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件大事。我国民法中虽然对公民行使抵押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公民对抵押权的不了解,公民在行使抵押时困难重重,使得抵押权人的正常权利在现实中无法正常实现,本文浅谈公民在行使抵押权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就该些问题提出其能解决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抵押权;权利;保障

一、抵押权的概况

(一)抵押权的含义。根据《物权法》第179条的规定,抵押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的担保财产,在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就抵押财产的变价处分权和就卖的价金优先受偿权的总称。

(二)抵押权的特征

1. 抵押权人直接享有对抵押物的拥有权。它可以对抗物的所有人和第三人,简言之,抵押权是一种物权,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债务合同中的债权人对债的取得,通过债务人提供抵押物,实现其取得所得之债。抵押物在抵押合同中不过是充当中介角色,而不在于债权人对抵押物的使用及抵押物所产生的收益。

2.抵押权的标的物是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担保的不动产或其他财产。①建筑用地的使用权证明。②以招标、拍卖、公平公正协商通过的方式等获得的荒滩、荒地、荒沟、林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③债务人或第三人拥有所有权的生产设备、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等。④债务人或第三人取得所有权的交通工具[1]。

3.抵押权不以转移标的物占有为前提。债务人或第三人在进行抵押过程中不需要把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债权人,而债权人在此期间不享有对抵押物的所有权,债务人可以继续对抵押物进行使用、收益、处分。

4.抵押权就是抵押物优先受偿的权利。抵押期间,债权人在抵押期间,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律有权让抵押物折价或变卖该抵押物优先得到清偿。若同一期间出现多个抵押,则次序在先的抵押权人比次序在后的抵押权人优先得到受偿[2]。

(三)实现抵押权的要件

1.抵押权必须有效存在。抵押权在实现的过程中,必须以抵押权的有效存在为前提。抵押权的无效情况有:①法律规定应当登记才能产生效力的抵押权没有登记则抵押权无效。②抵押权人已经放弃抵押权的,抵押权不再存在。因为抵押权是在债权的基础上产生的,抵押权人放弃原有之债,那就没必要再要求抵押人对物进行抵押,因为抵押权与抵押权人双方的债务合同已经灭失。

2.债务已经到了清偿期限的。债务人对所欠之债有一定的清偿期限,债权人在此期间有权利追溯债务人所欠的债务,该期限到期之后,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抵押一定的财物,抵押财务的时间一定是债务已到清偿期限,这样才可以进行对物的抵押。

二、公民在行使抵押权时遇到的问题

(一)清偿顺序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可能对一项财产发生两个以上的债权人作抵押的情形非常普遍。此时,债务人面对若干债权人作清偿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继而可能会出现对某些债权人不利的情形。通常有以下情况,1.当两个债权人对同一项财产都进行了抵押权登记的情形时,谁会获得优先受偿权?2.共同抵押权人都就抵押物进行登记了的情形,谁会获得优先受偿权?3.抵押双方都未就抵押进行登记的情形,谁会获得优先受偿权? 许多债权人都不熟悉相关法律,不了解进行抵押时自己要做哪些法律保障行为,他们认为只要和债务人口头约定抵押物便可以对自己的债权产生保障,以致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自己错误的认识而遭受损失。

(二)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时,其他债权人对抵押权的撤销权问题。在进行抵押的过程中,债权人有多个时,债务人与其中的某些债务人出现相互私下时串通的情形,从而使其拥有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抵押给某一债权人,在其他债权人不知道其债务人已签订抵押合同,这时就会出现损害其他债权人的权利,所以,当数个债权人的其中一个债权人可以要求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抵押权与税收优先的冲突问题。税收优先权是指纳税人缴纳税收与其他还未清偿的债务同时存在,债务人的所有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此时税收可以排除其他债权而优先得一清偿。在现实中,很多债务人如:个体户在欠外债的同时又未按时缴纳国家征收的税务,此时,债务人面临一系列债务就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作后盾。进行财产抵押时就会把清偿次序次之的债务作抵押,进而与一系列的债权人引发纠纷,所以在进行多个债权抵押时,应坚持税收优先原则。

(四)所有人抵押权问题。所有人抵押权即所有人在自己所有的物上存在抵押权。一般抵押权都存在于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抵押物上。此时可能就会出现债务人与抵押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形或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的债权人抵押。债权人在追缴债务时,常出现追缴人发生错误的情形,这时应负法律义务的债务人就会逍遥法外,而合法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则受到损害。

三、解决抵押权问题的保障

(一)解决清偿顺序的保障。

1.抵押人、抵押权人就协议商量好的抵押物进行登记的,清偿的顺序依次按登记的先后时间进行清偿;倘若登记的顺序出现相同的情形下,就按各债务在总债务中所占的比例大小进行清偿,直至清偿完毕。2.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有的就抵押物进行登记,有的未就抵押物进行登记,已登记的部分债权效力大于未登记的部分,在清偿时优先得到清偿。

(二)解决损害其他债权人的保障。

1.当一债务人同时存在我个债权人时,债务人与其中一个债权人恶意串通,将该笔财产全部或部分抵押给某一债权人时,与些同时,损害到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其他债权人依法可以以请求人民法院对其进行的抵押行为撤销,则该抵押行为无效,从而保护了共同债权人的权益。

2.《物权法》第195条:抵押人与共同抵押权人中革一商议协定实现抵押的,协议损害到其他债权人利益时,主要表现在:抵押的价格显失公平,其他债权人利益遭到损失,在本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可以撤销的事由当天起,依法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先前的抵押行为。

(三)解决抵押权与税收优先权的冲突保障。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5条第1款规定:当债务合同双方未就债权进行担保时,此时税务机关又就债务人片收税款,则税收优于无担保的债权,债务人应先支付税款后再进行清偿债务,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的欠的税款发生在该笔财产被抵押、质押或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被执行的,税收应当优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前执行。当抵押权与税收优先权发生矛盾时,税收优先权都会优先其他债权获得清偿。

(四)解决所有人抵押权问题的保障:

所有人在自己的财物上自行设立抵押权的,该抵押权被称为原始之所有人抵押权。当出现混同的情况前,抵押权属他人所有的,后来由于某些法定原因抵押物的所有权落回到财产所有人手上,这种抵押权称为法定之所有人抵押权。当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顺序在先的抵押权与该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一人时,该财产的所有权人可以以其抵押权对抗顺序在后的抵押权。

参考文献:

李仁玉编著.《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北京

北京三校名师学校.编《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北京

上一篇:联合证券风险控制研究 下一篇:浅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