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分型

时间:2022-09-03 04:05:26

【关键词】脑梗死;分型法

脑卒中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占当年疾病死亡人数的第二位,致残人数的第一位。在整个卒中人群中,缺血性卒中占有很大比例,对每一个患者而言,由于在起病原因、临床表现等方面的不同,患者应得到个体化的治疗。对社会而言,了解不同类型卒中,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对开展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回顾国际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脑梗死的分型方法。

1NINCD分型体系及TOAST缺血性脑卒中分型法

NINCD是美国国家卒中与沟通障碍及神经疾病委员会的缩写,1978年,该委员会开始进行临床卒中数据库的研究工作,以之作为临床数据库的来源,根据这些信息,缺血性卒中被分为四个亚型,区分每一个亚型的依据是头颅CT扫描、血管造影和临床表现。

1.1NINCD分型体系亚型①动脉粥样硬化及远端功能不全引起的脑梗死;②原因不明的脑梗死;③脑栓塞;④腔隙性脑梗死。

1.2TOAST分型法TOAST分型法是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的英文缩写。该试验是一个以观察低分子肝素(Org10172)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及其有效性为目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其分型标准是以NINCD分型系统为依据而制定的。它将缺血性卒中分为以下类型:①心源性脑栓塞:这一类型包括由多种可以产生心源性栓子的疾病引起的脑栓塞;②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这一类别要求颈动脉超声扫描或多普勒扫描,确认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达到血管横截面积的50%,通过DSA或MRI发现的颈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达到血管横截面积的50%;③小动脉卒中(腔隙性脑梗死):具备以下3项标准之一者即可确诊:脑部影像显示,与临床标准的腔隙综合征相符的,最大直径

2OCSP缺血性卒中分型法

OCSP是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的英文缩写,以患者临床表现为基础,将缺血性卒中分为4个亚型:

2.1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表现为三联征,即完全大脑中动脉(MCA)综合征的表现,大脑较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失算、空间定向力障碍等);同向偏盲;对侧3个部位(面、上肢与下肢)较严重的运行和(或)感觉障碍。多为MCA近段主干,少数为颈内动脉虹吸段闭塞引起的大片脑梗死。

2.2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有以上三联征中的两个,或只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或感觉运动缺损较TACI局限。提示是MCA远段主干、各级分支或ACA及分支闭塞引起的中、小梗死。

2.3后循环梗死(POCI)表现为各种不同程度的椎-基动脉综合征:可表现为同侧脑神经瘫痪对侧感觉运动障碍;双侧感觉运动障碍;双眼协同活动及小脑功能障碍,无长束征或视野缺损等。为椎-基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大小不等的脑干、小脑梗死。

2.4腔隙性梗死(LACI)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如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脑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手笨拙-构音不良综合征等。大多是基底节或脑桥小穿通支病变引起的小腔隙灶。

3OCSP分型与TOAST分型法的区别与联系

①分型依据不同:OCSP以症状为分型依据,TOAST以病因为分型依据;②确诊手段不同:OCSP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为确诊手段,TOAST除临床外还需要影像学检查及其他一系列病因学方法才能最终确诊;③临床意义不同:TOAST可以作为筛查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依据,而OCSP主要用来指导医生在最短时间内给予脑梗死患者最具针对性的治疗。

我国既往及目前神经病学教科书中均采用TOAST分型法,而2005年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却推荐OCSP分型法为临床分型方法,而实际临床工作中,却将两者结合应用,给予患者一个完整的既包括症状学又包括病因学的诊断。这一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拥军.现代神经病学进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61-79.

2饶明利.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4:30-36.

3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0-14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处理和随访 下一篇:纤维鼻咽镜下微波治疗腺样体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