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男生班班级管理浅谈

时间:2022-09-03 01:48:40

职高男生班班级管理浅谈

人说中职教育有五大难:难招、难教、难管、难学、难留。而对于纯男生的班级来说,要想攻克这些难关更是难上加难。为此,有人在探索中提出了“以横治横”的策略,也有人在反思中认为还是“以柔克刚”的做法好。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有自己的一番思考与做法。

多年来,笔者将他人的各种观点有选择性地进行了综合运用,从中又悟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在此阐述如下。

一、选准“领头羊”

众所周知,男生班难带,难就难在用哪类人来做“领头羊”。

如果像普教一样“以成绩论英雄”的话,且不说在职校很难找到“英雄”,就算是“矮子之中拔高子”,硬拔出几个又怎样?那些“刺儿头”“捣蛋鬼”会不会常常让同学们难堪,有时也让班主任下不了台?

但如果你换个思路――不看成绩,只看谁有人气,谁有魄力,或者仅为了顺顺那些“刺头儿”的心性,让这些人来挑大梁,又会怎样?可能短时间内会一呼百应,许多人也会敢怒不敢言。可是,如此一来,教育者究竟要弘扬什么?抵制什么?改变什么呢?教育的底线是否会崩溃呢?时间长了,那些性格略显内向又较柔弱的男孩,会不会连受到敲诈、恫吓也不敢吱声呢?……

因此,我认为带男生班首先要选好“领头羊”。

那“好”的标准是什么?有大局意识,有正气。成绩略显好点的同学一定要有几个,这样可以引领学风向上的正气。“不顺从”的学生只要正气足、人缘好同样要用,因为只要你用好他一个就能带动一个班。那些有“当官”潜质,但又带着“刺”的怎么办?不能不用又不能重用,因为不让他站到这条道上,他就会站到另条道上。更重要的是,看孩子不能光看他的“昨天”,也不能只看他的“今天”,尤其不能仅看表象,而是要看到十年后,二十年后他可能会怎样?从而对这类孩子进行上“夹扳”的反复磨练,达到既能“控制”他的行为,又能“提升”他的能力,还能磨练他的性格之目的。如此选拔、配备班级“领头羊”,班主任就不会常常“受罪”了!

二、海选“小星星”

职高的学习生活相对轻松,但我们不能让那些精力旺盛的孩子闲着。如何让他们的精力得到释放呢?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搞活动呗!” 可是,搞活动是否会“活”过了头呢?搞活动的本意仅仅是为了释放精力吗?还是要让学生在体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后,实现育人的终极目标――“遵守规则,养成习惯” 呢?

据此,笔者采取了既要多开展班级活动,又要让每个活动都紧紧贴近教育目标的做法,“海选小星星”就是举措之一。即:既让人人都有当上班级之星的可能,又让“班级之星”这一光环来之不易。就像“超女”海选一样,让他们“吃尽苦头”但又“乐此不疲”。实践证明:让孩子们“付出”得越多,他对所“得到”的就越珍惜。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不让他们因无事而生非;二是暗示他们一句话――“想要”与“要到”这中间还有两个字――付出。

当然,由于中职生文化素质较差,多数人也没有什么艺术细胞。所以,一开始开展班级活动时要注意门槛,保证大多数人都能参与。比如拔河比赛、篮球赛、托球跑趣味赛、夹弹子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使大多数学生能轻松地获得成就感。各种活动结束后,一批同学头上就有了“书法家”“麦迪”“大力士”等光环,慢慢地学习也就走上了正轨。

三、划分“责任田”

从班委会建立的那一天起,“责任田”随之明确,《班级量化考核细则》也初步拟定。每个人每学期赠送定量分,表现优秀者加分,违反校规校纪者减分。一学期结束后,这些考核分将按50%折算成品德分,作为奖学金发放,甚至作为最终毕业分配的重要依据。

也许你会说:“这些我们也是这么做的,可学生不在乎怎么办?”笔者认为,只要你天天都在乎它并每日更新、每周张贴,持之以恒地坚持,让评价掷地有声,你的“导向”就会像“导弹”一样,摧毁他“不在乎”的

“堡垒”。

四、唠唠“家常话”

中职德育名师余国良曾说:“早上批评孩子,他一天都没有好心情;晚上批评孩子,他整晚都会做噩梦。”所以,对待孩子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孩子的缺点,我们要用缩小镜。当然,若能“忘了你是教育者”,常与他们唠唠家常就更好了。

有这么个例子对我们更有启发:一个小孩和大人逛商场,不久便哭着闹着要回家,家长俯身哄他时,才发现孩子在商场里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腿。于是,这位家长就尝试着让孩子骑在他肩膀上,结果这孩子就再也不闹了……我们常认为男生班难带,是否是因为太缺少与他们平等地唠嗑,了解他们太少了呢?

中职生,大多数也有抱负,有理想,有对良好前途的渴望。但由于学习带给他们的甜头太少了,因而自信心也缺失了,许多人可能常立志却没能立长志,时而信誓旦旦,可过会儿又垂头丧气。这时候,我们班主任的“训”是无效的,而“唠”则在平等中见真情,无形中透真心,真正的教育往往也是这样实现的。

总而言之,不可否认,中职学校的纯男生班有难带的一面,若一旦让他们认可了你这个“人”,加上恰当的方法和严密的制度,慢慢也就能带出味道来了。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2009级中文教育硕士)

上一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指导课中的运用及思... 下一篇:拉近师生距离 走入学生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