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诊断及引导研究

时间:2022-09-03 12:23:35

高校网络舆情诊断及引导研究

摘 要:高校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前提和现状进行诊断,是探究相关引导机制的基本前提。合理划分网络舆情的类型、完善引导机制是高校当前的重大任务。构建“四位一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完成该任务打开缺口。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一、问题缘起

舆情在很大程度上与舆论、民意十分相似。按照学者王来华的说法,舆情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这一定义明确将舆情视为一种“社会政治态度”,即舆情的本质是民众的态度,是民众对某一“中介性事项”所产生的态度,舆情的主体是民众。高校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是舆情在高校中、在网络信息平台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状态,其主体为高校的师生,尤其是大学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大学生思想日益多元化,在校大学生十分关注网络所带来的丰富信息,热衷于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评论、表达诉求、寻求援助等,这对高校的稳定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有重大影响。高校应该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成为新时期学生工作的关键环节。总体来说,由于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人的思想易受港、澳、台地区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称《报告》)的统计分析,广东地区网民群体最大:截至2010年12月31日,广东网民达5324万,在全国所有省份中名列榜首。而根据《报告》的数据,20-29岁的网民占据比例高达29.8%,学生群体更是占据30.6%。① 因而,本文拟结合对广东大学生进行相关调研的结果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现状给予“把脉”,并试图在此前提下探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现状诊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空间迅速成为青年人的依赖空间。青年人通过网络空间获知外界的信息、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大学生群体尤其如此,因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水平质量直接关乎大学生群体的稳定,关乎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对相关高校的观察和调研,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现状存在不少问题,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反思。②

(一)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前提的诊断――高校网络舆情未被合理划分类型

要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合理的引导,必须先深入分析舆情本身的特征,这是舆情引导的基本前提。近几年来,以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不在少数,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分析却始终处于“混沌”状态,认为为其下一定义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工作,将多样化、复杂化等大而化之的形容词赋予舆情便能充分洞察一切。殊不知,高校网络舆情本身不是“混沌”,而是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划分类型的。不同类型的网络舆情将有着不同的特征。

笔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作出多种分类。如根据舆情的影响广度和影响深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大舆情和小舆情;根据舆情所带来的影响的不同倾向可以划分为正舆情和负舆情;根据高校师生及其他社会公众对该舆情的反应程度可以划分为强舆情与弱舆情;根据时空关系划分为内舆情和外舆情,等等。其中,内舆情和外舆情的分类别有一番意义,将对舆情引导工作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内舆情指对于某一高校来说,在该高校范围之内的网络平台形成的舆情,比如在校园BBS上或者在校内某一集体(如某系、年级、班级等)的学生qq群、飞信群、qq空间上形成的舆情。调查发现,超70%的大学生表示平常上网会进入博客、微博、QQ空间等web2.0网站。因为内舆情属于某一高校内部的舆情,其影响半径较小,影响力在短时间内也较小,可控性也较强。外舆情泛指在社会上的各种网络平台中形成的、对某一高校或对多个高校产生较大影响的舆情,中介事项可以是与高校有关,也可以是与高校无关,如网上大学生热议的“药家鑫事件”显然与高校有关,而同样受到大学生关注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则与高校没有直接关联。不管中介事项是否与高校直接相关,其传播结果对高校往往产生不小的影响。像天涯论坛、西祠胡同、百度贴吧等地方所形成的各种舆情也在大学生关注之列。调查发现,民生问题是最受大学生关注的中介事项。由于外舆情涉及面广、参与的网络平台和公众较多,其影响半径大,影响力在短时间内不断增大,可控性较差。

显然,不管是产生的机制,还是传播影响的模式,内舆情与外舆情的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别。因而,对内舆情与外舆情的引导必须采取不同的模式。

不充分考虑其差别,或者对不同类型的舆情没有足够的自觉,以“一刀切”的方式去引导舆情,必将使引导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也将给学生群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必须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才有可能有针对性解决问题,化解危机,尤其是有效防止的发生。

(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现状的诊断――舆情引导机制不完善

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就会像一张大网笼罩住高校的师生。网络舆情这张网既可能有积极面,也可能有消极面。假如消极面不断扩大甚至恶化,其对高校校园的稳定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的后果将不堪设想。诚如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所言,群体极化倾向在网上发生的比例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2]。因而,高校的网络舆情需要加以合理引导。调查结果显示,64.3%的大学生明确支持学校对网络舆情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在高校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方面寄予很高的期望。

1. 方式单一,引导观念落后

引导观念也是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理念。长期以来,不少高校在引导观念上比较落后。这集中表现在高校应对网络舆情方法单一,工作开展被动。访谈中,有学生认为,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指导下比较倾向于选择“围追堵截”的方式,比如通过删除贴子等单一的方式尽量让“不健康”的言论销声匿迹,以便做到息事宁人。事实上,在“围追堵截”之后,校园BBS之类的校内舆情平台可能会出现暂时的集体沉默,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表面平静的校园这个时候却很可能充斥着更多的猜疑、抗拒和恐惧,加之“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3],师生很可能会选择在校外舆情平台如百度贴吧、天涯论坛等等校外网络平台上宣泄情感,其对某一中介事项的成见也将不断得到强化。鉴于“成见的性质和我们运用成见时的那种轻信”[4],校园根本无法达成真正的稳定状态,舆情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引导。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于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并不满意。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你认为学校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的表现如何”时,64.3%的大学生认为高校“表现一般,有所留意但没有有效的公关手段”,只有20%左右的大学生对高校的做法表示满意。

2. 制度缺乏,引导效率较低

目前,很多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时都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但却缺乏较为健全的网络舆情引导制度。这导致一旦网络舆情开始活跃之后,高校只能通过一人责令另一人的“人梯”方式去开展引导工作。因而,相关人员在引导过程中无章可循,随意性大,责任、目标不够明确,甚至出现混乱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引导效率。显然,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制度的最大功用就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供共同遵循的办事规程、程序和行为准则”[5],必须建立起一套较为健全的网络舆情引导制度,尤其要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力求最大可能化解突发性、所带来的危机和问题。

3. 认识不足,引导深度不够

尽管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著述不少,但极少能对舆情的特征有真正充分的认识。不少著述以一些大而化之、在其他事物身上也常有体现的特征赋予舆情,以致无法在引导深度上做文章。对舆情的特征有充分的认识意味着引导过程更能因势利导,唤起人们对舆情的“警惕”,尽力避免出现“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的局面[6]。网络舆情以语言为载体,语言的运用对舆情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舆情中的修辞问题或者说语言的表达方式是舆情的一个显著特征。如在“当从网上得知甲大学的一名大学生M跳楼事件之后,您的看法是什么?”一项的调研中,超一半的人选择了“现在的高校学生管理不到位”,而只有三成左右的人选择“甲大学学生管理不到位”。从“甲高校……”到“现在的高校……”,这意味着占有很高的比例的公众倾向于用普遍词将个别词替换进行表达。他们偏爱讲述一个群体如何,而非一个个体怎样。所以,即使他们只知道某个高校那一点事,也会理直气壮去说高校整个群体的长短。这一现象在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对整个网络舆情的强度产生直接影响,因而是不容忽略的。高校的相关部门在引导网络舆情时如能认识到这一特征并将其深刻呈现,对于缓解公众“激情”,提高引导效果将大有裨益。

4. 队伍薄弱,引导力度偏小

广东的高校中,除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了舆情研究中心外,没有高校成立专门的舆情研究机构,也没有专门的舆情研究人员和舆情引导人员。重大网络舆情出现之后,高校的一般做法是:学校领导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在校办、宣传部门或者学生工作部门之类的机构中指派工作人员开展引导工作。这些人员往往没有专门应对舆情的经验,之前也没有充分观察舆情的变化,对舆情蔓延的状况没有真正把握,十分被动地接受任务,临时受命。这样的引导力度较小,引导水平也偏低,无法真正满足舆情引导的要求。高校由于缺乏专业的舆情研究人员,没法对舆情引导工作进行有效反思和机制创新,没法对舆情的引导工作提供迅速有效的决策支持,没法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质量。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新时期,由于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博等一系列网络交流新平台的出现,高校的网络舆情越来越复杂。高校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对引导机制要有全新的、系统的认识――引导机制并不是单纯解决如何引导的问题,而是牵涉到不同方面的一个系统工程。按照系统分析法来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意识到,如何引导仅仅是引导机制的一个子因素,与其相关联的还有多种子因素需要认真考量,包括舆情引导队伍的建设、引导工作前前后后的准备和后续工作等等。

(一)成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舆情引导队伍

由于“舆情信息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知识密集,专业化程度比较高”[7],高校的网络舆情如果要得到高效的、有艺术的引导,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不管如何,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谁去引导的问题,必须吸取因为“队伍薄弱”而导致“引导力度偏小”的经验教训,深入探讨舆情引导队伍的建设问题。

1.省略nic.省略/dtygg/dtgg/。

②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笔者所在课题组以高校网络舆情为主题,在广东省10所高校(涵盖“985”、“211”工程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在内)、广州市海珠区等3个城镇调查点以及河源紫金、梅州大埔等9个乡村调查点开展相关调研工作,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

[2]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出版集团,2003.47.

[3][6]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7,49.

[4]李普曼著.公众舆论[M].阎克文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68.

[5][8]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116.

[7][9]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179,44.

[10]马克斯・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11]雷跃捷,辛欣.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75-176.

[12]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4.

上一篇:一流大学微观结构创建的指标体系 下一篇:高校学生管理权的正当性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