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09-30 01:51:27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 要:对2005~2011年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可知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方兴未艾、短板尚存。近年来,学界在高校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研究目标定位模糊、实证研究比较缺乏、研究思维固化单一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应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并重、坚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统一、坚持前瞻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文献计量;基础理论;对策;展望

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舆情,引领中国社会网络舆情的发展,培育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生态,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者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应当看到,这些研究仍然存在着种种需要澄清和克服的问题,未来的致思方向和研究重点也有待探索和明确。本文拟对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阶段性进展作简要回顾和考察,对高校网络舆情基础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体探讨,目的在于总结成果、指出问题和明确未来努力方向,以进一步加深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科学认识,推进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继续深入。

一、文献计量分析:方兴未艾、短板尚存

为更好地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们首先对2005~2011年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统计发现,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发表的期刊论文上,因此对其期刊论文的“量”与“质”、研究机构与地区分布、研究议题与学科类别、论文类型与基金资助等要素进行分析和反思,无疑十分必要。

发文数量与论文质量情况。笔者以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进行检索,通过人工筛选,剔除重复和纯报道性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期刊论文153篇,最早研究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的学术论文出现在2005年。其中2005和2006年各1篇,2007年2篇,2008年9篇,2009年22篇,2010年40篇,2011年78篇,整体呈递增趋势,这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脉络相一致。论文质量主要可以反映在核心期刊命中量(率)和被转载量(率)。从核心期刊命中量来看,2009年实现了零的突破,随后逐年有所增长,但增幅并不大。其中2009年有3篇,2010年有6篇,2011年有12篇。从与之相应的核心期刊命中率来看,呈逐年递减的趋势,2009年为12%,2010年为11.32%,2011年为15.38%。从人大复印资料的转载量来看,2010年实现了零的突破,占当年发文总数的1.89%,其他年份均为空白。这些趋势表明,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开始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也存在研究水平不高、被认可程度低等问题,大大削弱了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研究机构与地区分布情况。考察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机构和地区分布,有助于把握研究的学术力量来源与分布。通过对153篇期刊论文按第一作者所在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发现:151篇论文作者所在研究机构为高校,占总数的98.69%,剩余2篇论文作者所在研究机构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以其无法比拟的丰富资源,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机构。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机构比较单一,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力量来源。笔者按研究机构的所在地区进行统计,共涉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是广东(16篇)、浙江(15篇)、江苏(14篇)。并且,以上论文第一作者所在研究机构都是高校。此外,湖北、广西、重庆、河北、福建、江西、安徽、陕西、云南、上海、山东、黑龙江、湖南、四川、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海南、贵州等发文数量依次递减,对高校网络舆情也有所研究。从上述分析来看,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辐射区域广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主要为沿海发达地区,这与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情况相符合。但值得注意的是,、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相关研究仍是空白。

研究议题与学科类别情况。考察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议题与学科类别,有助于把握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科学展望研究的发展趋势。从研究议题看,在153篇期刊论文中,明确以高校网络舆情为题的有109篇,占总数的71.24%;研究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27篇,占总数的17.65%;集中研究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突发怪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分别有11篇和6篇,分别占总数的7.19%和3.92%。可见,高校网络舆情基础理论与对策成为学者所关注的重点。不同议题的研究需要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支撑,从学科类别看,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涵盖了高等教育、新闻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互联网技术等学科,显示出跨学科研究的趋势。学者对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借鉴与运用,为研究注入了更多新的活力,直接影响研究目标的实现程度。

论文类型与基金资助情况。考察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论文类型与基金资助,有助于把握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程度与研究成果的现实价值。统计显示,在总共检索的153篇文章中,仅包括研究型论文和综述型论文,其中研究型论文有150篇,占发文总量的98.04%。研究型论文是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主体,其占发文总量的比例从2005年到2010年始终保持在100%,综述型论文直到2011年才出现。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论文类型比较单一,报告型论文存在严重缺失,说明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缺乏紧密结合,研究成果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供参考的能力还很弱。统计显示,受各种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共计39篇,占论文总量的25.49%.其中,2009年有5篇,2010年有11篇,2011年有23篇,基金资助力度逐年缓增。从资助基金的类型来看,有2项部级基金、11项教育部基金、17项省级基金、4项市级基金和5项校级基金。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已开始为部分省区和高校所重视,但与其迅猛发展态势相比,基金资助力量仍显薄弱。

从学位论文来看,自2008年起,先后有1位博士研究生和15位硕士研究生将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凸显了更高的学术价值。其中,2008有1篇,2009年有3篇,2010年与2011年各有6篇。就学位论文所在单位而言,仅为数不多的高校有所关注,且缺乏持续性。其中,浙江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各2篇,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各1篇。这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我国各地区高校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关注度还有所欠缺、有所差别。就学位论文的选题而言,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与管理对策成为学者们密切关注的热点,以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有13篇,占总数的81.25%;以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论文有3篇,占总数的18.75%。就学位论文作者所在学科专业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5位,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有3位,教育管理、公共管理、传播学专业各有2位,教育经济与管理、经济管理专业各有1位,这也显示出了跨学科研究的趋势,值得肯定。

从正式出版的专著来看,还未有专门以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为主题的著作。目前,唐亚阳主编的《中国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年度报告(2010)》(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1)》(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有相关涉及,对一些高校网络舆情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立体分析和引导策略探讨,尽管还算不上难得一见的力作,但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影响力,还代表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此外,教育部思政司组编的《积极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高校新闻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从加强高校新闻网建设出发,对构建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和方法作了探讨;王国华、曾润喜、方付建等编著的《解码网络舆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则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理论与实务、大学生在高校论坛上的网络舆情、近年高等教育热点事件的网络舆情等方面,对网络舆情与高校管理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论述。这些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综上可知,总体上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方兴未艾,呈现出日渐繁荣的发展态势,正在成为学界引人注目的显学领域。但不可否认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短板”依然存在,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综合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学界主要围绕高校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与应对之策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

二、基础理论研究:层面广泛、视角多维

学界主要沿着内涵、特征、内容、要素、成因和演化等概念框架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展开了有益探索。

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内涵,学界存在分歧。观点的差异实质上是源于对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和载体理解的不同。关于主体,学界主要形成了“学生主体论”与“师生主体论”,关于传播载体,学界主要存在“校园网络传播载体说”与“互联网传播载体说”的不同认识。秉持“学生主体论”与“校园网络传播载体说”: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载体是校园网络,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高校网络空间内,围绕中介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大学生对此的评价和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①;秉持“学生主体论”与“互联网传播载体说”: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载体是整个互联网,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②秉持“师生主体论”与“校园网络传播载体说”: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行为主体是师生,载体是校园网络,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校园网络上传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师生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共同意见或言论的情况”③;秉持“师生主体论”与“互联网传播载体说”: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行为主体是师生,载体是整个互联网,指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是指通过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多数公众对现实社会各种现象的、并能对其进程产生影响的、公开的、一致的、具有权威性和倾向性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④。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学界看法历来不一,形成了诸如开放性、直接性、随意性、多元性、突发性、快捷性和偏差性等纷繁复杂的观点。学者们明确从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形成、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已有的论述皆未超出这六个方面。如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包括主体的特定性、客体的双重性、空间的限定性和产生原由的多样性。⑤也有学者认为包括形成过程的迅捷性和交互性、内容的多元性与分散性、制造和参与主体的开放性以及问题探讨肤浅和舆情真伪难以求证等特点。⑥值得注意的是,有学位论文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包括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及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⑦

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与要素。高校网络舆情内容的丰富性由其内涵可窥见一斑,学者们主要从类型学角度采用分组归类方法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些理论认识。“五类型说”:从情感诉求的角度分析指出,高校网络舆情包括交流型、求助型、意见型、求决型和发泄型。⑧“六类型说”:从纷繁复杂的中介性事件入手,指出高校网络舆情主要包括社会稳定类、学校声誉类、校园安全类、管理决策类、师生权益类和其他信息类。⑨具体而言,学者们普遍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分为国际国内时政大事、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社会领域的焦点、热点问题、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四个方面。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要素,目前研究相对偏少,主要形成了如“三要素说”、“四要素说”等理论认识。“三要素说”认为包括主体、客体和网络三个构成要素。其中主体即大学生,客体即社会中的公共事件,网络是传者和受者的连接渠道,是客体的传输带。⑩“四要素说”认为包括中介性事项、与大学生的利益相关联、高校校园网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较高的信任度、个人意见扩展形成“聚议量”四个方面。11

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与演化规律,学界研究相对偏少。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在于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健全、高校对网络舆情管理与控制力度欠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滞后、大学生思想心理的不稳定性等。12同时,还有学者就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高校网络舆情和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形成原因进行了专题分析,提出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形成原因包括:大学生社会表述行为的群体性特征极易诱发网络舆情、大学生对社会事件乌托邦式的解构易促成网络舆情、高校网络道德规范还不成熟、高校网络言论方面的管理存在缺陷。13高校网络舆情形成原因是高校学生将网络视为表达群体诉求的主要渠道之一与动员群体成员的有效方式之一。14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主要形成了以下一些理论认识。“三过程说”:认为包括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筛选与认知、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行为示范效果的形成三个过程。15“四阶段说”:认为包括四个阶段,一是网络公共事件或公众热议话题的产生;二是网络事件意见产生及其舆论场的形成;三是网民意见在互动中趋同并产生主导性舆论;四是网上网下多方消解逐步释放舆论压力。16“五引发说”:认为包括五个阶段:一是“议程设置”引发热门话题;二是“沉默的螺旋”引发强势意见;三是网络传播引发“放大效应”;四是负面消息引发“刻板印象”;五是“二次生成”引发舆情扩散。17

综上所述,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探索仍欠深入,研究成果缺乏权威性。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理论基础的研究,仍然是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和深化。

三、对策研究:论题丰富、路向多元

学界主要沿着前提划界、植根实践和问题导向三条思路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方法展开了深入思考。

以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论解析为逻辑前提展开的方法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剖析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育手段、加强网络政工队伍建设、加强网监制度建设、提高媒介素养、培养“论坛领袖”、提高网监技术等一系列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的措施。18二是在探析高校网络舆情内容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建议类舆情要多采纳、早落实,对宣泄类舆情要多关注、早干预,对诉求类舆情要多疏导、早反馈。19三是在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畅通校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控制、提高网络道德修养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对策。20四是在探究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高校网络舆情收集监测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引导干预机制、危机处置机制等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21

以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各项具体工作的内在关联为切入点展开的方法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改进高校维稳工作为出发点,提出要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预警机制、引导机制、处理机制、法律机制。22二是以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为出发点,提出要弘扬主旋律,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建立机制,监控引导,及时妥善处理网络舆情;部门联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23三是以防控和处理高校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为出发点,提出要积极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建立高校的网上网下联动应急处理机制。24四是以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为出发点,提出了要树立主阵地意识,规划和建设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加强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用自律的方式引导网络舆情;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努力培养一批网络论坛中的“舆论领袖”等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25

以高校网络舆情研判、管理与引导策略面临的困境为立论基石展开的方法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判与防控中存在的“管”与“放”的两难境地,提出在校园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前要有效预防,在校园网络舆情危机形成中要科学应对,在校园网络舆情危机平息后要评价总结。26二是针对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网络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现状,提出要健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引导机制、应急机制。27三是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现状,提出要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的理论研究,要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组织机制,要培养网络舆情的“意见领袖”,要重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要从技术层面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力度。28

综上所述,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方法进行了广泛探索,研究内容全面、路径多样,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高校网络舆情基础理论薄弱,直接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方法的研究相对肤浅且进展缓慢,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研究展望:目标导向、协同创新

从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在研究数量与质量、广度与深度等方面有了阶段性进展,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对策探索方面均取得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成果。但必须引起重视的是,现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研究目标定位模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同性不够;二是实证研究有待深化,调查法和案例法的结合欠缺;三是研究思维固化单一,前瞻性和系统性有待加强。因此,展望未来,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必须凸显问题意识,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 明确研究目标,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并重

“没有基础研究的突破,应用研究很难得到长足的进展,但是没有应用研究的需求,基础研究的方向也难以把握”29,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考察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到底是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到底是齐头并进,还是有所侧重,学者们大都未能予以明确的思考与清晰的回答。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存在分散与一般研究多、集中与深度研究少等问题。在应用研究方面,存在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等问题。研究目标定位模糊,这也是研究的总体质量无法取得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网络时代高校正日益成为各级各类信息生产、传播、汇聚、创新的场所,成为现实世界与虚拟时空的集合体30,应运而生的高校网络舆情成为现实相对真实地反映。因此,今后研究要努力开展众多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合作,以交叉学科的视角、理论、方法破解当下热点、焦点或难点问题,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要有效整合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两支队伍,将研究力量扩大到教育行政部门、党校、传媒机构等实践部门,在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升华,生产出更具活力和实效性的研究报告与专著成果;要积极推进研究资助计划,统筹规划和全面协调部级、省部级和校级基金,拓宽资助的辐射区域,促进研究者在数量中求质量,在质量中显数量,创作出更多高质量成果。只有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重,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双丰收。

2. 转化研究范式,坚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统一

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既决定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也关系到一门学科的发展空间。31要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目标,也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规范。而从文献资料情况来看,在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中,尚未形成相对稳定和成熟的研究范式。学者们大多从经验性实践中描述高校网络舆情现象,对其生成原因、演化过程和规律等缺乏深层次分析;对以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为指导的定量研究方法特别是调查研究又鲜有运用;对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解释主义研究范式和批评主义研究范式所共同关注的定性研究方法特别是案例研究法的运用,也只是近一年才勃然兴起。究其原因,一是实证研究中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开展与运用具有一定困难;二是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尚未成熟,方法应用创新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今后的研究要从迂执一种研究范式转向多元,基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将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期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防控、管理与引导研究带来新的突破。例如,网络传播使网络受众的主体性进一步觉醒,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32,可将涉高校各类网络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的调查作为基础,探讨改进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可对意识形态类、民族宗教类、管理维权类、教育改革类与重要、人、节事类等众多涉高校网络热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整体把握和科学认识。

3. 更新科研思维,坚持前瞻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相结合

“科技的发明创造,首先是思维方法的胜利。那么,思维方法的胜利就意味着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思考方式要打破常规,思考风格要独具特色,思考方法要推陈出新。”33长期以来,因缺乏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普遍表现出前瞻性不足,“原地转圈”的低层次重复研究多;系统性缺乏,没有达到一定的思维高度和理论深度。因此,今后的研究要运用前瞻性思维,结合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和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要求,对高校网络舆情生成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网络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进而深刻把握高校网络舆情防控与引导的现实境遇、网络困境与方法选择。例如,科学引导和管理基于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高校网络舆情问题;构建高校网络舆情评估指标问题;“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定位和定性问题;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价值判断、思维模式、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的影响问题。此外,要运用系统性思维,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既要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的整体态势,又要关注各地区、各高校的差异性。网络社会特有的人际关系促进了其中的社会舆论的广泛、有效、自主形成34,网络社会学能为网络舆情治理提供重要的对策依据。心理学对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能更好地揭示网络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因此,可以综合运用网络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理论,从社会外部机制、心理内部机制和互动传播机制等层面考察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与演化规律,探讨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注释

①李育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舆情分析及引导》,《教育探索》2010年第1期。

②19熊孜:《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引导策略》,《考试周刊》2011年第53期。

③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学术论坛》2009年第7期。

④王学俭、刘强:《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0期。

⑤李昌祖、周杰、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江苏高教》2010年第5期。

⑥18郭红卫、李琳琳:《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特点及引导策略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9期。

⑦王芝灵:《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10年。

⑧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⑨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信息网络安全》2009年第3期。

⑩15林兴发、杨倩、刘莹:《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与传播的特点》,《北方经贸》2011年第2期。

1117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年第9期。

1220陈均土:《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及其破解》,《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13张合斌:《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形成及特征研究》,《东南传播》2009年第11期。

14张丽娟、曾润喜、王国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第6期。

16杜坤林:《高校网络舆情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7期。

2122陈纯柱、敖永春:《网络环境下高校舆情的传播及引导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3吴明友:《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年第24期。

24邓燕:《论网络舆情对高校的影响》,《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5严冰、郭沛、张玉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26郭亮:《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网络舆情危机管理》,《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7冼季夏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探新》,《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8胡玉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32期。

29吴信:《选择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0年第12期。

30汪力平、冷先福:《高校领导网络管理创新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31陈成文、刘謦瑜:《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式》,《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32夏红辉:《网络受众主体性的发展及其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3王翠:《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34朱海龙:《人际关系、网络社会与社会舆论——以社会动员为视角》,《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责任编校:文 泉)

上一篇:克罗齐“形象—情感”的审美表现理论探析 下一篇: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传导机制的概念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