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家庭建设试点工作思考

时间:2022-09-02 08:24:13

新农村家庭建设试点工作思考

今年以来,印斗镇按照市、县关于开展创建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的总体要求,围绕“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家庭、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结合实际,注重特色,先行试点,逐步推进,为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提供了借鉴和经验。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政府对创建新农村新家庭活动高度重视,坚持把计划生育与新农村建设一同规划、一同安排、一同考核,并把创建活动作为今年计划生育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一切服从于创建,一切服务于创建。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任成员的组织机构。抽调了4名素质较高、业务较强的同志组成工作组,专门负责开展惠家沟村试点工作。

三是安排部署到位。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将创建活动划分为三大阶段,即20*年为试点阶段,重点在条件较好的惠家沟村开展试点工作;20*-2009年为推广阶段,重点在300人以上的17个村开展创建活动;2009年为提高阶段,逐步将创建活动向300人以下的村延伸。试点村结合实施方案进一步制定出实施办法,使创建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工作机制到位。镇村签订了《创建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目标责任书》,村上也同创建户签订了《村级计划生育新家庭目标责任书》,层层夯实责任。镇上还制定出台了《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奖励扶持办法》,除市县有关优惠政策外,还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对维修改造、绿化美化住宅的每户扶持70%的建设资金,对每年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每户奖励500—1000元,将“两户”(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对象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等等。这些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在全镇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二、夯实基础,狠抓“三个规范”

一是规范自治。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群众自治组织,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新机制,规范自治章程和自治协议,实行村务公开,不断提高村级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规范管理。在“三查”服务和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方面,进一步扛实了包片驻村干部责任,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落实措施及时到人,提高了节育措施落实的有效率和及时率,有效消除了低生育水弹隐患。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认真落实“四个一”措施,即向流动人员发一张慰问信,办一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一份合同,向流入地发一份委托调查函,以此加强信息交换,强化双向管理。在打击“两非”专项治理方面,建立了跟踪管理档案,做到盯户、盯人、盯诊所,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

三是规范档案。做到村有“一卡(育龄妇女档案卡)一表(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一牌(计生管理挂牌)一册(已婚育龄妇女三查摸底登记册),确保卡、表、牌、册资料数据相一致。

三、搞好结合,实现“四个变化”

一是以宣传教育为切入点,使计划生育有新观念。结合农村正在开展的四教育活动,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卫生知识作为重点学习内容,采取刷写标语,办板报,宣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的认识。

二是以倡导文明为切入点,使家风文明有新面貌。广泛开展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引导农民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树立正确的婚育观、消费观,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评选“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家庭成员道德水平;扎实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让有文化的村干部、党员与群众结成对子,帮助他们掌握政策、转变观念,建设和谐家庭,促进村风民风的好转。

三是以村容整治为切入点,使人居环境有新变化。新家庭创建坚持计生“两户”优先,并通过群众自愿申报、村委会审批,共确定了24个计生户家庭为首批新家庭创建户。根据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结合创建户本人要求,按照“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因户施策,分类指导”的总体思路,为每个家庭制定出具体的创建规划,并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对其居住环境进行了维修改造。目前,累计投资4万多元粉刷窑洞10孔,换门窗玻璃16架,铺地板400多平方米,安装太阳能2个。同时对创建户全部实施“三改两建”项目,并购回价值近2000元的圆柏、侧柏100余株,对创建户院内或周围进行了绿化,改善美化了人居环境。

四是以发展产业为切入点,使增收致富有新途径。制定出台了新农村建设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立足于全村草地面积大、养羊户多、群众致富愿望强的实际,将养羊确定为主导产业。围绕这一产业,镇村两级从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通过县计生局、扶贫办争取扶贫贷款6万元,扶持农民建羊舍12个,氨化池7个,购买铡草机5台,饲草粉碎机6台,引进种羊40只,使全村养羊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羊只存栏从去年的600多只猛增至现在的1000余只,仅养羊一项人均可增收500多元。目前已被县上确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

上一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外汇治理论文 下一篇:论商业银行罚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