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外汇治理论文

时间:2022-05-01 06:44:21

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外汇治理论文

摘要:本文从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入手,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持续双顺差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和外汇治理的影响,并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与外汇治理的途径作了探讨。

关键词:货币政策;外汇治理;国际收支

一、目前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1994—2005年间,我国国际收支差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6.9%,且除199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过63.2亿美元的逆差外,其余年份均出现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为2237.8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8%,占GDP的9.82%。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08.18亿美元,占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71.86%;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占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28.14%。

在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长的同时,我国外汇储备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1994—2005年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长率为28.6%,且2003年以来年增长量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2005年末外汇储备已达8189.3亿美元。

二、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对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和外汇治理的影响

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表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和外汇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侵蚀了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一是导致基础货币的非自主性投放。我国投放基础货币主要有三个渠道:广义的央行贷款、财政透支与借款和外汇占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并不明显,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都在6%以下,最低时只有1.24%。但自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在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为维持既定的人民币汇率或将汇率波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中心银行被迫在外汇市场上吞进国际货币来抵御影响汇率稳定的外部冲击,增加了基础货币的非自主性投放。我国中心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近几年外汇占款存量占基础货币存量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95年的32.6%增加到2005年的111.3%;自2001年以来外汇占款年增量占基础货币年增量的比重都超过了100%,2005年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361.98%。由外汇储备增加形成的外汇占款成为现行汇率制度下中心银行无法控制的内生经济变量,中心银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时,经常会产生“能量分散”或“能量对冲”,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大大削弱。

二是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的难度。当前我国主要依靠发行央行票据来对冲外汇占款。2003年4月至2006年6月,人民银行已累计发行中心银行票据328期,票据金额71940.7亿元。随着外汇占款额的增加,央行票据发行规模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快。2006年上半年,人民银行已发行3个月期、1年期票据43期,共计21680亿元,接近2005年全年的发行规模。中心银行票据发行在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基础货币大幅增加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方面,短期票据无法应对外汇占款的长期增加。目前,央行票据大多为一年期以下的短期票据,通过发行该种票据来对冲外汇占款的增加,其实质在于用临时性的操作方法来应对长期性的流动性变化,无法从根本上收缩由外汇占款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增加。另一方面,央行票据的冲销成本不断上升。与存款预备金率、再贴现、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央行票据是成本性的工具,必须对发行的票据支付利息。央行票据利率的不断攀升导致公开市场操作难度加大。

对我国的外汇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传统外汇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减弱。目前的外汇治理体系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外汇政策设计集中体现了外汇资金敞开流入、外汇支出严格限制的监管意图,关于外汇支出的政策法规,无论在支出范围界定、有效单据审核、柜台操作还是处罚性措施方面,都比较清楚、完善和可行;但关于外汇流入的政策法规则略显宽泛、模糊和粗砺,可操作性不强,整个外汇治理体系“宽流入、严流出”的法规基础和实际监管都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种治理制度在外汇紧缺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国际收支形势逆转后,暴露出了许多弊端,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不能充分发挥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有所增强,非凡是2006年1月份改进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以后,汇率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但目前对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等货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和银行对客户挂牌汇价价差幅度仍实行严格治理。人民币汇率仍缺乏足够的弹性,不能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由浮动,难以充分发挥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三、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与外汇治理的途径探讨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组合

近年来,非凡是2006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频频动用存款预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存款预备金率侧重于调节商业银行资金的中长期流动性,公开市场业务侧重于调剂商业银行的短期头寸,因此,该组合体现了货币政策工具期限的合理搭配。小幅度、多频率地提高存款预备金率,将一部分过剩流动性深度冻结,有利于逐步解决银行机构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增长较快的问题;通过发行中心银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基础货币的大幅增长,可以在短期内灵活调整银行机构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还可以适当加强以下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的运用:

1.公开市场业务+定向票据。利用该组合解决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效果区域不均衡的问题。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下,外向型部门较多的地区资金比较充裕,而外向型部门较少的地区资金较为匮乏,因此应根据区域特征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以确保货币政策的区域效果。中心银行在通过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的同时,可直接面向流动性过剩、资金较为充裕地区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发行定向票据,由分支机构通过其总行进行认购,以增强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实现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性平衡。

2.利率+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利用该组合合理调整信贷总量和结构。小幅度提高贷款利率下限,逐步紧缩全国范围内增长过快的信贷投放总量;通过制定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加以引导,如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资金供给,提高对高技术、高附加值等自主创新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三农”及弱势群体的信贷投放,再配之以适当的财政政策,对鼓励发展的行业给予适当的贷款财政贴息等,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拓宽外汇资金运用渠道

近期,央行对外汇治理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希望通过放松对企业、个人用汇的限制来化解过多的外汇储备。然而,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要使得藏汇于民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进一步拓宽外汇资金的运用渠道。逐步拓展境内个人外汇投资渠道,开发新的外汇衍生产品,增强居民自主持有外汇的意愿。如在国内发展外币债券市场,答应银行或企业等机构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适时推出企业外汇短期融资券,同步发展外币债券二级市场,增强外币债券的流通性,企业和个人均可购买并自由进行流通和交易;进一步发展国内B股市场,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裕的情况下,可尝试重新发展国内B股市场,启动B股市场新股发行,答应成立B股基金,让基金投资B股市场,发挥B股市场为境内外汇资金开辟投资渠道的功能。进一步疏通境内居民的境外投资渠道,继续放松对资本流出的管制。完善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放宽对机构到境外进行债券、证券等投资的限制,答应符合条件和资格的机构到境外进行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的交易和投资,并答应居民个人根据实际需求到境外进行不动产、债券、股票、期货和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理财活动。

加强对资本流入的有效控制

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基础上,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和该类项目引进,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合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加强对外汇流入非凡是短期资本流入的治理,重点监测房地产领域、跨境关联交易等,严格控制投机性资金的流入。进一步完善贸易核销制度,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贸易外汇收支逐笔进行非现场监管,对预收货款、延期付款等易转化为资本的资金进行有效跟踪。加强对国际收支的统计监测,完善外汇资金流入统计系统,提高国际收支数据的准确性和预警功能。

增强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汇率浮动从价格上对国际收支发挥调节作用,首先应保证汇率的形成具备市场化基础,市场化是发挥汇率调节作用和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前提条件。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必须加快包括资本流动在内的要素市场建设,并逐步放开管制,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既要扩大每日围绕汇率中间价上下波动的幅度,也要逐步扩大汇率中间价与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之间的浮动幅度,增强汇率弹性,并继续完善篮子货币权重的计算方式,等资本项目管制逐步放开后,形成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告》。

《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告》。

盛松武、刘斌:《中国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搭配》,《银行家》2004年第1期。

刘文翠、周燕:《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经济学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8期。

蔡超:《央行票据的调控效率及其可持续性》,《上海金融》2006年第2期。

上一篇:浅析商业银行人力资源 下一篇:新农村家庭建设试点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