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讲“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课

时间:2022-09-02 03:38:24

我怎样讲“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课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是我在清华大学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自2001年开讲以来,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每学期的教学评估都以高分进入全校同类课程的Top5%,200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当年之所以开设这门课,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人类创造的文化,文化大别之有三种形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文化。当前大学的文化类选修课,几乎都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注重的是《周易》、《老子》、道教佛教之类的名人和名著。这当然很有必要,但不足以反映人类文化的全貌。由此,有必要从课程的结构上加以拓宽,使文化类课程更为丰富多彩。

文物是物化了的文化,它往往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技艺、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的信息。由于年代邈远,文献失载,文物的内涵扑朔迷离,甚至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才能解读,从而显示了它的无穷魅力。将文物作为切入点来开一门课,不仅可以凝聚人气,吸引所有院系专业的学生,而且便于教师作多角度发挥。

第二,近代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想弥漫于学术界,至今对青年学生有很大影响,这对于正在腾飞的中华而言,无疑是一种离心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和文化自觉的意识,是文化素质课的目的之一。但是,这种教育必须是生动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而文物无疑是最理想的切入点,完全可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为此,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和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我恪守如下几条原则:一是要有高度,就是从中华对世界文明史的伟大贡献的高度来论述文化中国;二是要有学术纵深,切忌讲成就事论事的古董鉴赏课,或者是讨论拍卖价格的古董鉴定课。

鉴于这样的考虑,我精心挑选了一些足以刷新人们对中国文化史的认识的重要文物作为引子,编写成15个专题,分别介绍古代中国在农业、纺织、彩陶、天文、音乐、冶金、建筑、制玉、蚕桑、造船、医学等领域的成就。编撰的特点,是将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相结合,将学术界的研究过程引进教学,以人们对文化中国的深化认识过程而层层展开,着重介绍该文物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它解决了哪些问题、又带来了哪些新的问题?学术界解读文物使用了哪些学科知识?等等。

多年来,我们的教科书只讲“四大发明”,令人觉得陈旧、老套,缺少新鲜感。本课程专门介绍考古前沿的重大发明,涉及的领域多,信息量大,讲授起来环环相扣,纵横交错,高潮迭兴,精彩纷呈,而又富于学术纵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无穷的求知欲望。

好的教学理念,要有好的表达形式,我注意在以下的几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是讲课要用真情去感染学生。我把自己对文化中国的温情和敬意融会在对文物的发现、解读和保护的许多细节的讲授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弦外之音”,真情最能打动听众,效果最好。有学生说:“彭老师先把自己感动了,然后又把我们感动了!”

二是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本课程的期中作业,要求以“我家乡的一件文物”为题,自己动手搜集资料,选择一件有代表性乡土文物,制作成PPT,参加课堂交流。学生的热情之高,作业之精彩,令人吃惊,收到了“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做起”的效果。

三是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到“第二课堂”感受古代文明的辉煌。由此得到的印象,终生难以磨灭。

以上三个环节,交互发生作用。我体会到,把课讲得好听是素质教育课的基本前提。而把课讲得好听,不是为了单纯的传授知识,或者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将教学理念有效地渗透到认知者的本体内部,变化其气质,涵养其人文。

本课程涉及到十几个学科领域(类似的课程在海内外非常少见),编写教材和课堂讲授的难度很大。为了把这门课讲出彩来,把它建设成名副其实的精品课,我除了竭尽心力搜集资料、虚心向各学科的专家请教之外,还亲自到各地考察,例如,我为了写甘青地区的彩陶文化的专题,专程到甘肃临洮的马家窑遗址和青海乐都柳湾遗址考察;为了修改古代农业文明的专题,专程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和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考察;为了讲好玉器专题,专程考察浙江余杭的良渚、反山、瑶山遗址。持之以恒地蓄积自己的“一桶水”,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好学生“一杯水”。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学生踊跃选修本课程,本学期已经超过千人,校内的一些教师、校外的不少学生也前来旁听,成为全校选修课中人气最旺的课程之一。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精彩,终生受用。有的学生连续两年没能选上,便旁听了两年。有的甚至发动全寝室的同学来帮自己选修这门课都没有选上。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普遍得到了提升。有一位学生说:“从上小学起,老师就教育我们要爱国。可是爱什么?觉得空空的。上了这门课之后,我才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可爱、中华的伟大。”不少同学建议,这门课应该成为全校同学的必修课。教育部的一位资深专家听了本课程的介绍之后感慨地说:“今后,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就应该像这样来讲!”许多学生通过学习,自发成立了“清华大学考古协会”,和“炎黄文化学会”,持续开展学习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

本课程的部分内容曾经为课程以外的许多团体讲过,如香港高级公务员培训班、新加坡高级公务员高级培训班、美国富布莱特基金会教师访华团,还有内地的不少党政干部培训班、企业家培训班等,都受到普遍的欢迎。近年,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的大学生每逢暑期,都有来大陆的夏令营活动。每当他们来清华,学校都安排我为他们讲文化中国,学生反响之热烈,令人感动,尤其有不少正在欧美留学的中学生,听课之后,如痴如醉,认为做一个中国人很自豪。

我是清华历史系的教师,在本系还承担多门主干课程,教学和科研的任务相当繁重,但我为全校学生开设的人文选修课有3门之多,“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只是其中之一。有人认为我为这种选修课耗费这么大的精力不值得,建议我舍弃,专心讲授历史系的课程,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知它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全校学生需要它,我只能精益求精把它讲得更好,而没有任何后退的理由。

上一篇:古乐传说中“凤”、“夔”意象的巫文化解读 下一篇:道家养生学与道教养生学的关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