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时间:2022-09-02 01:22:01

日本大地震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巨大海啸,并造成核泄漏,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核污染的阴影之中。那么,此次日本大地震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哲学启示呢?

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所以,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又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日本作为太平洋中的岛国,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相互挤压,使得日本成为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此次日本大地震也是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时,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最大浪高达20多米。在地震和海啸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大量核辐射,造成重大二次灾害。至于网上流传的此次日本大地震是因为历史上日本曾经大规模侵略他国、残害生灵而遭到报应,这种“前世造孽说”,则纯属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是无稽之谈。

2.发展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以,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对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3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将其等级初步定为4级。此后,该核电站发生了反应堆燃料熔毁、向外界泄漏放射性物质的情况,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标准将事故等级提升到5级。但随着该核电站所泄漏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已严重超出标准,达“数万万亿贝克勒尔”(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依据泄漏放射物质的活度作为评级依据,以“万亿贝克勒尔”为单位)。4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7级。这使得日本核泄漏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核泄漏事故等级一个月连升三级,而日本政府则因为在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初过于乐观的态度而受到民众的批评和指责。

3.事物的运动总是有规律的,不是杂乱无序的。而规律又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所以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日本大地震以及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那都是“天灾”,都是其自身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但是人类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此次日本大地震前10秒,地震预警系统已发出警报,别小看这10秒钟时间,已经足够让一辆高速列车紧急停车,足够关闭工厂生产线,并让学生躲到书桌底下。

4.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根本上说,由于受实践水平的制约,人类在某一个时期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总是有限的,所以,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但还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及其所引发的灾难,说明人类目前尚未对地震发生的规律形成完全的、正确的、本质性的认识。但认识又具有无限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要不断地扩展、加深、向前推移。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真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相信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完全正确揭示地震发生的规律,甚至能够利用地震所产生的巨大能量,造福人类本身。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我们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另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民用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认可,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但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的是,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都可能造成核泄漏事故的发生。此次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形成核污染,这场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远远超出了地震本身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核能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不再让悲剧重演。

6.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面对义与利、生与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2011年3月12日,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造成各类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800多名工作人员大部分已撤离,但一支由50人组成的抢险救援队始终坚守在核反应堆附近工作。之后,更多人加入其中,180人,300人……他们以50人一组的方式轮流执勤,成为阻止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局面继续恶化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核防护专家表示,他们连日在超高的核辐射环境中工作,有七成人可能在两周内死去。所以,这些人被媒体褒扬为“福岛50死士”。这种在危难之际冒着生命危险的孤独坚守,彰显了令人动容的人性的光辉。“福岛50死士”已成为日本精神的新代名词,同时,他们也在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Q]

上一篇:高中政治复习小议 下一篇: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