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实践分析

时间:2022-09-02 11:46:12

城市管理实践分析

【摘 要】城市管理是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实施规划管理的根本保证。在科学化管理的今天,建立高效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是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竞争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城市管理;实践;分析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科学化的创新型管理体制逐渐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城市急剧变化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必须积极推进城市的科学化管理,努力创建一个运作协调、反应迅速、管理到位的新的城市管理体制,以此解决因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日益扩张而带来的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在经济改革浪潮中推进科学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城市规划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1 我国城市管理的现状

1.1 规划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规划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城市规划管理机构行使其职权时,往往忽略规划项目的审批程序、管理内容以及基本政策,只注重业绩和城市未来的格局,而忽视对所规划项目所涉及的内容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政府职能的市场化,使城市规划设计成果通过市场运作方式获得,在各种利益链条的驱动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设计成果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导致设计成果不符合实际,导致未来城市管理在诸多方面的不平衡。

1.2 城市化进程急剧

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给城市规划管理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伴随着都市圈的大幅度扩建,市区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在城市建设荷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就业、居住等诸多问题,城市规划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以达到推进产业调整、促进劳动者就业、改善城市交通、拓展城市外延发展空间、解决市民居住等问题。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经济成分、物质利益以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势必给人们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这种需求和变化给城市规划管理也带了新的内容。作为城市规划管理,无论城市生活状况如何变化,其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满足市民生活日益变化的需要。

2 城市管理实践分析

2.1 统一城市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模式主要采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建管分离”“平行管理”的模式,其内涵是指在坚持集中统一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各部门间与各市区间的管理关系,强化城市及区间的属地管理功能,提倡各部门综合管理,以此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如市政管理部门中的环卫、园林、物业等部门,在此模式下已经逐步转向企业化,这不但利于城市管理的规范化,还能使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职能并重,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根本上解决了“重建轻管”的问题。

2.2 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

城市管理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心环节,关系到城市建设的整体局面,目前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尚不完善,仍处于在探索阶段。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包括城市规划编制、城市规划审批和城市规划实施,是通过对各项建设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达到实现城市管理目标的动态过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更加广泛。城市规划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无论是从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还是单一的建设项目角度,都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总体布局,如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建筑布局、绿地覆盖率等基础建设,都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公共利益。所以对于城市空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必须充分发扬其民主化,采用公众参与的方式推进规划的社会化程度,如社会公示、举办听证会等,凡事做到符合多数公众需求和利益,使城市规划更为民主。

2.3 树立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理念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规划管理是推进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有效的城市管理可以为城市经济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亦可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更好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一个优秀的城市规划格局,不仅仅是城市设施和公众利益的体现,也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城市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遵循“人性化”的规划管理意识,彻底解决关乎民生的“水电路房”四大瓶颈问题。

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能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便利,从而消除了影响城市环境和文明的不良行为产生的根源。在城市管理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城市空间压力,应根据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区域功能,加强部分区域的规划建设。可见树立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理念,使城市管理与社会精神文明相结合,通过培养广大民众的环保、交通和法律意识,营造一个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这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首要内容。

2.4 推进精细化规划管理方式

实施城市规划的精细化管理方式,既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也是城市规划管理方式的转变,其内涵是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实施精量化定责,并采取合理调配资源和细化管理标准的措施,实现城市管理的常态化,做到城市未来管理无缝隙、全覆盖、零缺陷。

城市精细化规划管理与传统粗放管理方式不同,具有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特点,注重过程中的细节和流程优化管理,是提高城市未来管理效能重要措施,也是改善城市生产、居民生活环境和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创建和谐的城市规划内容,是为了给城市民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民众对对城市规划的期望不只是体现在市容市貌层面上,还体现在城市公共设施的便利与否和城市服务水平是否完善上。因此推进精细化规划管理理念,认真审视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细节问题,努力营造和谐宜居的环境,让民众更好地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2.5 数字化城市规划管理

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迫切需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支撑,这种管理模式是将城市辖区划分为多个单元网格,利用移动通讯技术或定位检测设备,及时发现并上报未来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城市管理的发现率和处理率,从而缩短了问题的处理周期。这种城市规划管理的新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在管理空间上的精细划分,实现了城市管理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二是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城市管理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三是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思想的创新,做到对城市管理的实时控制。

总之,在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中,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关键,在问题与成绩并存的形势下,在确保城市经济、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的同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机制,促进“建设”与“管理”相互协调,是加快城市进程和使之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任致远,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2]程同升,张京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营,[J]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3期

[3]周建军,论新城市时代城市规划制度与管理创新,[J]城市规划,2004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张海荣(1974年-),女,汉族,全国市长研修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管理。

上一篇:关于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下一篇:论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