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碎片化”时代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索

时间:2022-09-02 10:06:07

传媒“碎片化”时代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索

【摘 要】分析“碎片化”传播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提出“碎片化”传播语境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传媒“碎片化” 高职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2-03

一、“碎片化”阐释

“碎片化”(fragmentation),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当中。“碎片化”是后现代社会语境的产物,反映了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总体社会发生分化,社会阶层多元裂化,由此形成的个体思维、消费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差异化和多样性等特征。“碎片化”在21世纪初被引入传播学研究,其研究关注点为:社会阶层的多元分化,引发媒介受众市场的“分众化”和“小众化”。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指出了信息传播活动对技术的依赖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智能手机、移动APP等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推动了信息组织的更新重构,信息传播结构由传统线性传播转变为网状传播,为“碎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依托新媒体技术的“碎片化”传播,与传统大众传播比较,主要特征有:从传播路径上看,信息传播快捷化、容量大、多媒体化;从传播内容看,信息内容篇幅短小,深度感消失,平面化、个性化表达;从传播受众看,阅读便携化,时间断断续续,阅读方式自主选择性、互动性、参与性强。“90后”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快,成为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5年使用新媒体用户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占55.8%,大学专科人群占比为27.2%。可见,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位置,“碎片化”传播对他们的信息接受、思维方式无疑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碎片化”传播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为教育发展纲要中德育内容的制定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但在传统教学中,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通过思政课堂教学、主流阵地宣传、主题活动等方式进行,过于强调理论性、严肃性,生动性、形象性不足。尤其对高职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从学情特征看,相对于本科大学生,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律性不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只有深入浅出才符合他们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以“学做一体”为主要教学理念,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角色配置,教学过程注重情境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针对高职学生这一特点,加强教学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碎片化”传播,其许多特征与高职学生的学情特征有内在契合性的一面。因此,高职教育者要主动融入“碎片化”环境,充分发挥“碎片化”传播优势的一面,通过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方式使学生易于、乐于接受,并最终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自觉追求。

三、传媒“碎片化”语境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构建

传媒“碎片化”语境下,构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一)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碎片化”传播的载体和平台。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基本为单向性传播,话语权掌握在政府等权威机构或人群手中,受众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这在传播学上被称为“子弹论”。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传统线性传播结构转变为网状传播,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新媒体平台上的意见形成,是各种碎片意见碰撞、冲突的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要充分利用“碎片化”传播优势的一面,助推传播和培育效果,首先就要搭建平台,占领高地,积极探索受高职学生欢迎的“碎片化”媒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碎片化”发声渠道,如微博、微信、手机掌上平台、网络社区、校园 APP 等,形成融学习、交流、娱乐为一体,互联、互动、互通的平台体系,在这些信息交流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积极参与讨论,发表个性化的意见,形成各种思想、意见的交流、碰撞。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全方位融入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二)创新“碎片化”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表达。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碎片化”传播,促发了相对于传统大众传播的“传播模式”变革,其接触的便捷性,使传播空间和时间都被撕裂成了碎片。“碎片化”的传播时空语境下,以短小精悍、内容信息量大为特征的“碎片化”话语模式顺势而生。因此,“碎片化”传播语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内容篇幅上也要体现“短”和“小”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原来完整的理论和信息切割成零散性的信息文本,而是在数字化的框架下实现内容的重新整合与创造。“碎片化”不仅是一种传播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变革,它意味着传统的话语权威被解构,新的草根势力崛起。如微信、微博之类社交化媒体本来就会更多地体现鲜活的生活用语,再加上高职学生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强的学情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的“碎片化”表达应从“三贴近”原则出发,深入了解高职学生接受、理解信息的习惯和喜好,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赋予贴近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鲜活的案例、生活化的场景、个性化的表达,在形式上文字、图片、视频互相补充和交替展现。其次,要善于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从高职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案例,在微博、微信上设置话题引发讨论,经过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这样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宣传深入浅出、潜移默化,优化学习效果。

(三)构建“碎片化”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教育方式互动模式。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跟以往相比有了明显差异,“碎片化”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但这也引发了一种新的担忧,“渠道多,无权威”的“碎片化”传播会不会削弱课堂教学、主流阵地宣传等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力?“碎片化”传播与传统的教学、主流宣传不应该是“两张皮”,而是应该有机融合在一起,既各自发挥自身的长处,又互为补充、相互渗透,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主流阵地宣传具有理论的完整性、观点的导向性等特点,但其模式往往是刚性、单向的,这对于倡导自我赋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不容易被认同与接受,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其效果如何值得深思。相对而言,“碎片化”传播是比较柔性的,这跟刚性的主流培育方式恰好形成互补关系,两者可以很好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要从方法论原则出发,注意避免“去碎片化”、“唯碎片化”,做到“融碎片化”。

第一,“碎片化”传播的时空随在性与传统教育时空的整体性相互补充。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一般是通过思政课堂、主流阵地宣传、主题活动等形式来进行,这些教育方式具有时空整体性的特点,比较利于完整的理论的讲授和宣传,但由于其时间、空间有限性,无法构建一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全方位渗透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碎片化”传播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传播和互动,这恰好弥补了传统培育方式的不足。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要抢占高地,搭建“碎片化”传播平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培育、宣传相互呼应、互为补充,为高职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时空环境。

第二,“碎片化”传播内容的即时性与传统教育内容相对稳定性相互补充。传统的课堂教学、主流宣传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步骤鲜明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活动,教育内容具有相对的系统性和稳定性。而“碎片化”传播内容,主要关注社会热点,容量大,变动频繁。一方面,高职教育工作者应结合两者特点,进行相互融合,从“碎片化”平台上的社会热点中选择案例及学生在平台上讨论的相关话题引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讨论“碎片化”传播平台上的社会热点,发表个性化意见,形成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做到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第三,“碎片化”传播的生动性与传统教育内容思想的深刻性相结合。以传统方式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往往具有思想深刻性的特点,但理论的灌输不易于接受。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知识都从感官开始。生动形象的教育才能吸引人。尤其对于高职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他们既是成长于“视觉文化”时代的一代人,又是相对于本科、研究生来说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的一群人,“碎片化”传播固有的生动形象、短小精悍的特点有助于将深刻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高职教育者应注意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理论性的内容。

(四)完善“碎片化”传播的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保障机制。网状信息结构的“碎片化”传播,呈现出“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从传播主体看,传统大众传播反映出来的社会意见一致性,在新媒体平台上被大大削弱,“渠道多,无权威”、“信息多,无观点”成为其显性特征;从传播接受看,“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极大地解放了受者的主体性,“人人都可以发言”相应就会出现“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现象,传统的官方权威话语被解构。各种意见的异质性、分裂性,再加上新媒体平台文本链接、信息转发功能的强大性,使信息增值产生巨大的传播效应。“碎片化”传播一方面满足了信息需求增长和受者主体性解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忧虑,缺乏官方权威“把关人”过滤的“碎片化”信息容易出现良莠不齐的状况。对于“三观”正在形成时期的高职学生,如长期淹没在这样的海量“碎片化”信息中,既容易导致他们的注意力出现碎片化,不利于他们阅读力、理解力由浅向深的提升,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观点的影响,不利于他们正确价值观形成。(下转第65页)(上接第33页)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既要利用好新媒体这个“碎片化”传播平台,又要想方设法监控好这个平台,使其发挥最大效能而把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首先,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或以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一方面,使高职学生全面了解媒介的性质、特点,形成对各种信息资源正确筛选、解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信息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高职学生规范自己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行为,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严格约束自己在社交化媒体中的言行。

其次,成立专门的媒介策划监督机构。专门的媒介策划监督机构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碎片化”传播的重要保证。从学校宣传部、思政部、艺术传媒专业及网络中心等部门抽取骨干教师,组建专门队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碎片化”传播进行全方位策划监督。一方面,对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监控,避免不良信息流入高校,对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有害信息,要及时进行纠正;另一方面,搭建“一轴多翼”的“碎片化”传播平台,“一轴”是指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网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策划、设计要贴近高职学生的接受喜好,尽量做到通俗形象;“多翼”指搭建微信、微博、校园APP等社交化媒介,作为学生讨论、发表意见的平台。要及时捕捉社会热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置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见解。

最后,建立效度评估体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碎片化”传播和教育效果进行效度评估。可以设置学生实名登录制,对学生浏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站主题网站的时长及在交流平台上发表的评论进行监控,作为学生基本素质提升的一个考核内容,并纳入第二课堂学生素质学分统计。

【参考文献】

[1]严大立,李勇谨.信息时代传媒的“碎片化”趋势及媒体新生态的应对之道[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2]郭智勇.传媒“碎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资助重点课题(2013A016);2014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4MSZ011);2014年度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课题(DSBD14YB27)。

上一篇:在学科实践中培育自信的芳草少年 下一篇:农户创办家庭农场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