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力”作文教学指导初探

时间:2022-09-02 01:36:10

“新、美、力”作文教学指导初探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是朱自清先生《春》中的句子,用来强调春天“新、美、力”的特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妨也以此为参照标准:以“新”作为文章题材的标准,用“美”作为文章语言的标准,把“力”作为文章主题的标准。这种从作文的外延和内涵上建立起来的较为合理的标准,可以用来规范、指导学生的写作,使写作教学有所突破,创造出作文的春天。

首先是“新”。作文题材贵在新颖、出奇。作文的选材决定了这篇作文的基本品次。一篇作文可能有同样的主题和题目,选材上却可能千差万别。选材新是指作文的材料要新鲜,有个性,与众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都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心理,好奇心,好新心,乃是人之常情。反映在选材上,就是要见前人所未见,发前人所未发。陆机说“文章最忌百家衣”,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作文所选题材往往是司空见惯的材料,没有新意。写同学的爱,就写同学如何在生活中关心自己,下雨时把伞借给自己,宁愿让自己挨淋;自己生病住院,同学帮助做笔记,补课。写老师的爱,则写老师在自己学习不好的时候如何鼓励自己,自己生病时,老师怎么样背着自己去医院等。这些题材虽不跑题,但缺乏出新,评判者往往会产生一种“鸡肋”之情,评分上自然就会采用中庸之道。这对写作水平处于中上等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如果能做到从生活出发,结合时代的发展,写成父母如何运用赏识教育来培养自己的孩子,老师怎么利用挫折教育让我得以提高,以及老师如何运用心理教育方法让我成长等,就显得不落窠臼而有新意。这就是选材上的创新。

中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主题是“母爱”,学生若能对题材进行适当的更新,选材用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手法,效果往往会好很多。如父母的唠叨、叮嘱,对父母的误解(代沟)等,最后的主题仍以爱为归宿,写起来既有现实生活的素料,又有真实的情感作铺垫,作文的层次将上一个台阶。初三语文综合活动中有这样的题目:要求是以“雨”为话题,进行写作。多数人写四季雨的特征,或者用雨中的故事来阐述爱的主题。有一个学生以雨中等待为切入口,描叙了自己与母亲在风雨中期盼父亲的归来。雨在文中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不敢说这样就有了多大的创新,但就一般层面而言,比起那些送伞、求医的题材来说要好得多。

其次是“美”。作文语言贵在清新、朴实。“美”的标准体现在作文语言等形式的表现上。任何一篇作文中,文字往往是最触动人心的,而最美的语言往往最为朴实动人。一篇作文光靠内容上的创新还不足以打动评判者的情感,必须借用一些优美的文字来表达细腻的情感。以朱自清先生《背影》中那个经典的镜头为例:“父亲是一个胖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现出努力的样子……”。作者只用了“探、攀、缩、倾”等几个动词,就将一个父亲努力想要为儿子做些什么的那种细微的关爱流诸笔端。学生若能在平时的习作中,多借助一些清新朴实的文字,尽力将心中的情感通过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那么作文的品次就不难提高了。

那么,如何达到“美”的标准呢?文章的语言不一定要语出惊人,也不一定全是名言名句的堆砌和华丽的词藻的铺陈。表现亲情不必以泪为代价,表现友情也不必用父母的严词厉语做反衬。朴实的文字同样能蕴含耐人寻味的内容,让文采飞扬;个性化的鲜活语言同样能让文章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字的锤炼应以词达意为准绳,紧扣心中的情来写,文字自然有说服力。还可多用一些修辞手法,这也是使作文生动起来的法宝之一。许多学生的文字之所以缺乏感染力,问题就在于文字不够生动。他们写作文往往就事论事,习惯用说故事的语气,只有平淡的叙述和乏味的说教,以至于作文虽有真实内容却无法打动人。

最后是“力”。作文主题贵在明确、深刻。作文最终的品质还必须落在主题的力度与深度上。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因某个话题的范围太大而无所适从。就中学生而言,永恒的主题只有三个:亲情、友情、爱情。中学生生活中以前两者最为常见,这是常见的话题,也是常有的主题选择。在这里我们不妨将两个主题拆开细析一下:亲情中有父子(女)、母子(女)、爷孙等各个亲戚层面;友情中有同窗情、朋友情、师生情等几个方面。若以“笔”为话题,以亲情为主题的写法可以是父母(或亲戚)送我一支笔,引出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友情为主题的写法可以是朋友送笔,或因笔产生矛盾等,皆可衍生出一篇很好的作文。

笔者所处的区县曾被一次谎报的地震闹得人心慌慌。笔者曾要求学生以“地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许多学生一开始抓头挠耳,无法下笔,笔者就以“万变的话题、不变的主题”进行提醒,强调深刻的主题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结果就有学生写出了这样的作文:“当有人说地震来临的时候,母亲没有叫醒我,……而第二天,我责怪母亲没叫醒我,甚至误会母亲不爱我。……后来才发现,母亲通红的双眼,……原来母亲为我守候了整整一夜!”作文并未去辨识地震的真伪,而是以母爱为主旨来刻画真情。可以这样说,一个深刻的主题会带动整个文章的品次,可以将一个陌生的题材带入到自己熟悉的主题之中,从而博得一个很好的评分。

笔者只是对“新、美、力”的标准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求,具体操作会因文而异,视学生的层次水平而定,在实际指导过程中还需进行探索。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漆桥中学)

上一篇:大余丫山游记 下一篇:退役军犬黄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