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穿刺蚓状血管方法的体会

时间:2022-09-02 12:48:49

静脉留置针穿刺蚓状血管方法的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蚓状血管的方法,提高年老体弱,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为抢救重、危患者的生命赢得机会。方法:对259例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用普通钢针难以穿刺的患者用留置针穿刺略有弯曲度的蚓状血管。结果: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为247例,成功率为95%。结论:通过这种方法的应用,使普通针都难以穿刺成功的血管能够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大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效率。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穿刺 蚓状血管

建立静脉通路对于年老体弱,经常住院的内科患者来说极为重要,由于长期输液,血管破坏严重,能找到一根粗直血管几乎很难,剩下的只有弯曲如蚓状的血管,用普通的钢针极容易刺破,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科应用新型方法采用留置针穿刺蚓状血管,对259例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进行蚓状血管穿刺,对穿刺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2年6月对259例老年患者的蚓状血管使用留置针穿刺。年龄65~85岁,其中男148例,女111例。

用品与准备:①用品:皮肤消毒液,小号静脉留置针,一次性3M贴。②血管的选择:因老年患者相对粗直的血管由于长期输液已遭到破坏,因此选择那些弯曲度不大活动性大的蚓状血管即可,并且血管的横截面积要大于针尖斜面的面积。

穿刺方法:取出留置针,连接输液器头皮针,排净空气。转动针芯松动外套管,使针翼与外套管不在同一侧,取下针尖保护套。左手拇指与食指绷紧需穿刺的血管,两手指固定血管两端,使蚓状血管拉直。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位针翼,穿刺点在消毒范围内以15°~30°进针,进针速度[1]要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1cm,左手固定针套管,右手将针芯退出0.1cm,左手拇指食指固定血管,右手拇指食指将套管针送进0.2cm,再将针芯后退0.2,再将套管针送入0.2,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抽出针芯,再将软管完全送入血管。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解器,用3M贴固定导管针。

注意事项:所选择的血管横截面的直径一定要大于针尖斜面的长轴。选用活动性大,但弯曲程度小的蚓状血管。穿刺时一定要用左手拇指与食指绷紧且固定血管上下两端,使蚓状血管变直且固定。送管时要分多次,少进少推少退,且莫急于求成,造成软管突出或留置针的纲针穿破血管。

结 果

259例患者中,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性成功为247例,成功率为95%,取得较好的效果。

讨 论

静脉留置针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传统留置针穿刺方法穿刺老年患者血管失败的原因是老年人由于长期输液血管破坏严重,相对粗直的血管极少,血管活动度又大。我科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的改进如用左手绷紧血管克服了蚓状血管弯曲的弱点,用手指固定血管两端,克服了血管活动性大的弱点,分多次进针送管即防止了针头刺破血管也防止了操作过程中软管脱出,为血管基础差的老年患者赢得了抢救机会,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强了穿刺者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陈明.静脉留置针在SICU患者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5-6.

上一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下一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心理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