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探析*

时间:2022-09-02 12:21:11

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探析*

关键词:特色馆藏;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

摘 要:文章对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方面应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并从三个方面指出了特色馆藏的建设内容。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1-0048-03

收稿日期:2014-12-19

作者简介:王红芳(1973―),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馆员;李雪霞(1979―),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本文为湖北工程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基于Google云消息框架的个性化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23。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省级人民政府、位于地级中心城市并由省市共同投资建设的普通本科院校,其主要职责是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特色办学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普遍推崇的一种办学理念,其宗旨在于地方高校要遵循办学历史,寻求办学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实施特色办学。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服务机构,能否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努力构建与本校特色相适应的馆藏资源,是成功实施特色办学的信息资源保障。[1]

1 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现状调查

笔者通过访问湖北省10所地方高校图书馆网站,调查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情况,结果显示,仅有6所高校图书馆网站主页上设置了专门的“特色数据库”栏目,其中三峡大学图书馆建设了比较完善的特色数据库,包括三峡大学文库、水利水电、武陵地区资源库、工程移民专题库、三峡濒危植物库、专业课课件库、本校国际论文统计、读者资源共享库等11个专题,具有很鲜明的学科特色、本校特色和地方特色;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建立了麻醉学、解剖学和护理学三个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具有较明显的学科特色;湖北民族学院建立了土家族研究网和学位论文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图书馆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和学位论文特色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和本校特色;湖北文理学院建立了文化襄阳和博士教授信息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尽管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立了唐诗、宋词、成语词典特色数据库栏目,但没有实质性的建设内容。其余4所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的主页上没有建立专门的地方特色数据库栏目,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明显滞后于其他地方高校图书馆。以下是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调查情况(见表1)。

1.2 现状分析

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建立并提供了特色数据库服务的只有5所地方高校,所占比例仅为50%。其中,三峡大学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方面成绩尤为显著。另外4所高校图书馆尽管也建立了特色数据库,但不够全面,仅仅偏重于特色数据库的某个方面,不能为读者提供比较全面的特色资源服务。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尚有5所高校还没有开展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占总比例的50%。由此可见,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很不乐观,呈现明显的滞后。另外,调查中,笔者分别从本校特色、学科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三个方面统计了10所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发现只有4所高校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占总比例的40%,有4所高校建立了具有涉及本校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占总比例的40%,仅有3所高校建立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数据库,占总比例的30%。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构建与本校学科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特色馆藏数据库,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2 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原则与内容

2.1 基本原则

王红芳,李雪霞: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探析

王红芳,李雪霞: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探析

2.1.1 遵循学校办学特色原则。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责是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2]因此,每一所地方高校在学科设置、地域文化等方面应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通过多年的办学,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多次优化与重组,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强化优势学科和建设重点学科,在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了各自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增强自身竞争力,发挥办学优势,凸显办学特色,培育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已经成为很多地方高校特色普遍推崇的一种办学理念。[3]图书馆必须根据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确定自身的馆藏定位,以专业特色为依据,以原始收藏为基础,构建具有院校特色的藏书体系,为本校特色办学、特色发展和特色创新创造条件。如三峡大学图书馆依托地处世界水电之都的地方优势和学校在水电学科方面的学科优势,建立了水利水电、武陵地区资源库、工程移民专题库、三峡濒危植物等地方馆藏。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可以利用本校在“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植物学”学科方面的优势,建立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特色数据库。由此可见,遵循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影响图书馆确立特色馆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1.2 遵循地域文化特色原则。地方高校的发展通常要与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密切联系起来。其办学出发点、学科专业的设置、未来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4]一方面,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设立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另一方面,为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地方高校在科研选题上会更多地涉及与地方经济相关的项目。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资源收藏范围和重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文献,体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及民间习俗等方面内容的地方文献,就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和重点收藏的对象。[5]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该以收藏本民族特色文献为重点。如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建立了土家族研究网,涉及民族宗教、民族语言、民族史志以及地方志和民族古籍。湖北文理学院建立的文化襄阳特色数据库,涉及三国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和风土人情。因此,充分考虑地方高校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及需求,是确立特色馆藏的另一基本原则。

2.1.3 遵循本馆发展的实际状况。学校和地域的差异,导致各图书馆的软硬件实力各不相同。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购书经费、馆藏数量和质量、计算机设备和技术、办馆理念、人员素质、图书馆制度建设和管理、图书馆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地方高校图书馆应立足本馆实际确立自己的特色馆藏。[6]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图书馆自建新能源汽车特色数据库,符合本校“立足绿色能源、发展绿色交通”的办学特色理念。因此,立足本馆发展实际,是建设特色馆藏不可忽视的又一重要因素。

2.1.4 遵循由点及面、分层建设原则。地方高校图书馆由于资金有限,在学科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方面明显滞后于国内重点高校图书馆。为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定位、学科发展和专业结构,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首先确立2―3个能体现本校学科特色的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协调好与其他培育学科的平衡发展,注重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整合和深层次开发。在建设过程中,对本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平台、重点项目所涉及的学科资源要优先建设,重点扶持。建设时要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依托本校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相关院系,采取分层次、点面结合的建设模式,建立院系联系机制和考核机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此外,还应设置特色资源学科专人负责制,由专门的学科馆员和院系学科带头人负责某个学科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2.2 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内容

对于特色馆藏建设,图书馆除了要重视传统纸质资源建设外,还应该依托网络数字化平台,加强特色馆藏的数字化与合作化建设,将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特色馆藏的共享。[7]在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内容方面,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从本校学科特色、所处位置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本校个性化特色三个方面着手建设。

2.2.1 建设学科特色资源。学科特色是指与本校某重点学科、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和重点实验室有较密切关系,能体现本校办学特色或具有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特色的资源。[8]如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可根据省重点学科的设置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工程和教育学几个学科特色资源的建设。同时,还可以与本校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相关院系建立合作机制,对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项目急需的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

2.2.2 建设地方文化特色资源。由于地方高校地处地级中心城市,所在位置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因此建设与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是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建设地方文化特色资源时,地方高校图书馆尤其要和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地方志办公室、文化馆和档案馆建立联系与沟通,寻求支持;也可拜访一些地方名人和专家学者,收集或复制他们手中的珍贵资料。如湖北工程学院可以立足“中华孝文化”这一品牌,建立具有独立孝文化研究特色的资源数据库,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孝文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研究资料和交流平台。

2.2.3 建设个性化特色资源。个性化特色是指他馆、他校所不具备或只有少数图书馆具备的特色馆藏。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发、整理,将本校老师公开出版的著作、科技论文,以及课件等资料建成本校教师文库;或将本馆收藏的古籍建成特色文库,形成有别于他馆的特色资源;也可以将本校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整理成学位论文数据库。此外,可以将本校各级精品课程项目的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集成,搭建网络课程特色数据库教学共享平台,为实现本校立体化教学提供全面的服务。

3 结语

特色办学是当前地方高校普遍推崇的一种办学理念。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本馆资源优势,立足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在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需求和本馆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次、点面结合的方式,对学科特色资源、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以及个性化特色资源进行有效的建设,为实现特色办学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 文.特色办学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38-139.

[2] 杨 红.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构建与特色服务方式[J].实用医药杂志,2012 (7): 665-666.

[3] 呼 群. 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11): 150-153.

[4] 杨 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山东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 (2):45-48.

[5] 龙柳亭.浅述广州图书馆多元文化馆的特色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 (4): 176-180.

[6] 王伟利.农业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 (5):75-76.

[7] 夏有根,谢 惠.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策略[J].情报探索,2007(6):117-119.

[8] 周永红等.湖南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社会化服务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9(13):78-81.

(编校:周雪芹)

上一篇:数字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模式探索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库生命周期延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