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创新探究

时间:2022-10-27 06:47:07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创新探究

关键词:数字环境;编目工作;创新探究

摘 要:文章梳理了国内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开展现状,剖析了编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创新编目工作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1-0081-03

收稿日期:2014-12-22

作者简介:李艳芳(1962―),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图书馆馆员。

1 图书馆编目工作在数字环境下的发展现状

1.1 改变了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对象

以纸质为载体的图书文献是传统图书馆编目的对象,但在数字环境下,文献资料的载体发生了变化,除了使用纸质载体外,还使用缩微、声像、激光机读型等载体模式。当今的图书馆编目对象包含了纸质文献、机读型文献、新出的虚拟网络信息文献。编目对象的改变,网络资源和信息容量的不断扩大,资源的更新和传递速度飞快等,都会给编目带来更大的挑战,提出更高的要求。

1.2 变革了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模式

过去图书馆的编目工作是手工操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只允许本馆员工和相关读者进行查阅和使用,限制了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但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不断变革,传统落后的编目模式被联机编目模式取代了。联机编目是目前最主要的编目手段,它不仅打破了各馆独立编目的局面,给图书馆编目工作带来良好的机遇,加强了各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而且还实现了编目工作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并迅速向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发展。

1.3 拓展了图书馆编目工作的范围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发生了变革:再也不受时空限制,且不断拓展其服务范围,将整个联机编目客户端规划为服务对象。文献服务对象范围扩大到多馆,为多馆读者提供服务。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多种功能并存,用多种服务方式服务于读者,给读者提供更多机会及选择,使他们可以享受图书馆多种类型的数据库服务,满足了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快捷需求。此外,还扩展了编目馆员的角色:他们既能整理和加工文献,也能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还能直接与读者沟通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这有利于提高编目工作质量,也增强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2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编目工作标准化程度低

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标准化是实现书目数据共建共享的先决条件。但图书馆编目标准化程度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①编目标准化工作管理问题。我国编目标准化工作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其既没有权威性的领导机构,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文件。②编目标准化文件制定问题。各种编目标准的配套和协调不到位,标准化文件的制定、颁布速度很慢。③编目标准化文件实施问题。各图书馆采取的编目标准不同,所建的编目系统、书目数据库等也各异。各图书馆虽然采用相同的编目标准,但如果具体细则、要求不同,所建的编目系统、书目数据库的规范程度也各异。④各编目馆员理解同一编目标准有差异,所著录格式、著录内容等就不同。以上问题妨碍了目录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国国家图书馆的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其著录条款、MARC格式等编目标准、编目规则存在诸多差异,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规范数据共建共享还面临诸多难题。

2.2 图书馆编目自动化与网络化水平参差不齐

图书馆编目自动化、网络化水平参差不齐,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使联机编目的发展也不一致。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图书馆联机编目发展较快,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但偏远落后的地区图书馆却较慢;高校和科学院图书馆联机编目发展较快,但公共图书馆则较慢;联机编目发展水平各异,就会产生不同的机读目录数据结构。编目系统、书目数据库不能统一,兼容性差,数据存储、组织、著录与标引的差异等,严重影响了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开展。

2.3 编目数据有限,规范数据库数据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图书馆编目数据覆盖面有限,不能覆盖所有的编目数据,妨碍了编目数据质量的提高。编目馆员必须要对那些未检测出来的数据进行编目,而不同的编目馆员所建的编目数据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不同的编目结果。图书编目服务公司的大批涌现,也导致了图书编目质量的差异。不同公司的编目人员水平不同,出现一定的偏差是必然的。我国已建成的规范数据库中,只有国家图书馆与 CALIS 的规范库规模较大,但与发达国家图书馆相比差距较远,规范数据库数据严重不足。①我国的规范数据收录范围不广。未规范控制其他语种文献及各种数字资源书目数据,目前进行规范数据处理的只有中文普通图书。②编目数据混乱。如没有按优先顺序对个人著者名称的附加成分、复分成分进行著录;没有明确同一责任者的标目形式标准、同一责任者不同的名称或名称形式的处理方法等,造成著录混乱。③规范数据评估和维护不足。如把工作重点放在扩大规范数据量,忽略了规范数据库的评估和维护工作,没有制定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规范数据库工作标准,没有采取强有力的评估和维护措施。

2.4 缺乏对编目新技术的学习

RDA(资源描述与检索)2004年9月宣布启动, 2010年6月正式,2013年3月欧美一些大型的国家图书馆全部采用RDA编目。我国编目界也在关注RDA的进展,RDA不仅将对我国图书馆编目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对编目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需要编目及时、全面地了解编目发展新动向,有准备地迎接RDA在我国的实施。“未来的书目控制将是合作的、国际范围的、基于互联网的。”因此,书目数据应该让更多的人使用,并连接更多更广泛的信息资源,这样读者便可以通过书目数据链接各种网络,检索和获得多种信息资源。目前国外已有很多国家图书馆以关联数据形式其编目数据、规范数据,国内一些科学图书馆已开展相关课题项目研究和应用实践,并取得了进展。编目馆员要学习关联数据的应用,为创新图书馆编目工作出一份力。

2.5 编目馆员工作重点难以转变

目前绝大部分图书馆采取了编目业务外包。从表面上看,外包后编目部门的工作轻松了,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编目新技能,优化书目数据,但现实却相反。因为外包方无法保证所提供的书目数据质量,而且较难对此负责,因此,编目馆员需要对提供的书目数据逐条核对,并进行持续性的建设和维护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大多数图书馆领导认为外包后编目馆员工作量减少而削减了编目人员,造成人手紧张。编目部门的工作重点是校对和修改外包书目数据,付出比自编数据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确保编目质量。编目馆员还要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本校的学科类别、专业设置等对外包公司的编目人员进行义务培训。在这种环境下,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所以编目馆员工作重点难以转变。

3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创新策略

3.1 提高图书馆编目质量

3.1.1 加速编目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①积极协调好各方面意见,加速我国编目规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统一,使之与国际编目标准化工作接轨。②加快编目标准化文件的制定、颁布速度,加大编目标准化推广、实施的力度,提高人们对编目标准化和规范化意义的认识及正确理解的水平。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各有关执行部门进行监督,把标准化和规范化贯穿于编目工作各环节,使书目数据标准化、目录信息处理规范化得以保证。

3.1.2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缺乏科学和合理的编目工作流程和严格的编目管理制度是影响我国图书馆编目工作质量的关键。因此,应加快制定科学和合理的图书馆编目工作流程,加强对编目流程的管理,同时加快制定、实施严格的编目管理制度,对每条录入的数据都要严格审核,尽可能使每条数据编目规范和科学。要创新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就必须加强编目数据系统的管理工作,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提高编目数据质量依赖于图书编目工作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流程以及严格的管理制度。

3.1.3 构建图书编目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应尽快构建一套完善的编目工作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为编目馆员与流通、阅览等其他服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提供平台,也有利于他们对发生的问题及时交流与商讨,尽快修改或更正编目数据信息,从而保护保持已有编目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相关人员可在流通部门、阅览部门、读者服务部等部门和图书馆网站设置编目质量登记表,定期收集反馈的信息,快速解决编目质量问题。

3.1.4 提高编目馆员的综合素养。编目馆员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①系统的编目知识,较丰富的实际经验。②较强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文献主题标引规则》《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等。③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及相关应用技能,掌握本馆计算机编目系统的全部功能。④在编目工作中发现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⑤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地做好编目工作,使编目工作更具规范化和实用化。

3.2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图书馆编目数据的功能

联机编目的出现和编目业务的外包使编目工作边缘化,因此,编目馆员要转变自身观念,正确认识图书馆编目数据的功能。编目数据向网络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要满足读者的服务需求,必须要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这就要求编目工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开展服务,如编目馆员要认真研究读者的需求,了解他们检索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和习惯,参考和利用他们喜爱的搜索引擎的信息组织方式,优化、重组书目数据,并接纳读者合理的建议添加相关信息,让读者愿意使用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和各种信息资源。编目馆员除从事编目工作外,还要定期到流通部门、参考咨询部门等工作,以便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与利用图书馆资源的途径,做好图书馆编目工作。

3.3 应用新技术,创新图书馆编目工作

3.3.1 应用网络技术。大部分图书馆目录接口采用了增强工具,将相关书目数据通过书名、作者、主题词、国际标准书号等链接到各种读书网站。部分读书网站将图书的内容提要、导读方法、评论等放在图书馆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上,读者可以在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上发表自己的观点。部分图书馆会在网上挖掘数据的途径和主流搜索引擎等服务。某些读书网站会显示每种图书在各馆的收藏情况。以上功能都是通过Web2.0等网络技术来实现的,所以要应用网络技术,创新图书馆编目工作。

3.3.2 应用批处理技术。批处理技术能以关联数据的形式书目数据,应用批处理技术能将编目馆员从繁锁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编目馆员在编目中无需逐一编辑书目数据,只需利用技巧操纵批记录,完成书目数据的打包、导入、、导出,快捷处理馆藏记录,转换各种MARC格式,并采用批处理技术完成MARC格式向元数据、RDF的转换。

3.3.3 应用关联数据技术。书目数据要融入网络,就必须要将书目数据和网络关联起来,采用关联数据技术,通过关联数据形式书目数据。国内的关联数据起步较晚,而在国外,关联数据在图书馆的应用较为普遍。目前国内各科学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对关联数据的研究和实践也开展到一定的程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部分公共图书馆仍未开始。编目馆员可以尝试进行相关研究,应用关联数据技术,给读者提供全新的书目数据使用方法。

3.4 控制外包编目数据质量

加强外包编目数据质量控制,是编目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图书馆要在国家通用标准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色、需求建立健全编目外包各项细则,使外包编目人员有章可循,避免编目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地保证书目数据的规范化、连续性和统一性。因为编目外包成功的关键是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质量,所以要加大监管与质量控制的力度,加强数据的审校和维护,实施编目全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①数据。这是图书文献统一分类集中排架最主要的方法,能及时发现原有数据的差错并立即更正。②文献著录。这是反映文献信息的必要途径,可发现数据的逻辑和字段错误并及时纠正。③文献标引。这是读者检索、利用文献的关键,可提供多途径检索,加强文献查准率和查全率。④馆藏数据。这是馆藏排架和查找图书的主要依据,应加强馆藏数据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加强数据维护,提高编目数据质量。⑤建立编目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对编目数据的完整性、规范化、准确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同时对外包编目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作为继续合作的参考依据。⑥与外包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编目馆员既是外包商的监督者和管理者,也是他们的指导者和培训者。由于编目数据出现问题大多数是由编目馆员去修改和维护的,所以编目馆员需帮助外包商提高其编目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而外包商也应为图书馆提供优质的服务。

4 结语

图书馆编目人员要紧随时展的步伐,转变观念,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解决编目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创新图书馆编目工作。

参考文献:

[1] 温 泉. 我国编目规范控制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 图书情报工作,2013(6):105-107.

[2] 陈 琦等. 转变与突破――国内公共图书馆编目工作调查分析报告[J] . 图书馆论坛,2013(6):107-113.

[3] 王三萍. 编目工作人员面临编目工作方式转变的挑战[J]. 贵图学刊,2013(3):31-32.

[4] 许桂艳. 数字环境下的编目工作模式重构及实施方法[J]. 现代情报,2014(4):149-152.

[5] 张 群. 从 RDA 的内容分析新环境下编目员职责[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4):71-73.

[6] 孙 威. 图书馆编目工作需要强化读者服务意识[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4):68-69.

(编校:周雪芹)

上一篇:对图书馆环境扫描报告(2013)的解读与思考 下一篇: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向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