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讲评课教学之探索

时间:2022-09-01 10:36:26

数学讲评课教学之探索

讲评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不仅在平时练习要讲评,考试以后要讲评,尤其在初、高三整个复习的过程中,讲评课占有极高的比例。而相对于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而言,讲评课是最薄弱的一环,很少有文章谈及。笔者曾经上过,也听过很多这样的讲评课:教师对学生所作的题目,从头到尾,无一遗漏地讲一遍,过程详细,分析透彻,极为卖力。一节课下来,象打仗一样,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过几天把讲过的题目拿出来考一下,却大失所望,学生照错不误。我们甚至在再一次讲评此类题目时会抱怨:这题目我至少讲了三遍,你们怎么还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直到2003、2004年参加福州市数学骨干班与骨干提高班的培训,经历大量新课改理念的洗礼,经过对学生学习的观察,分析,我认为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疲劳”,教师的大量信息的“轰炸”令学生视觉与听觉均产生疲劳,抓不到重点。(也确实没有重点)教师该讲的未讲,不该讲的倒讲了,针对性不强。学生会做的没兴趣听,该听的时候没听到,致使再考此题依然不会做。

因此,经过反思与探索,我认为在讲评课教学中,教师应忌“一言堂”,“满堂灌”。而应善于营造宽松、有趣、生动活泼的思考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做好两点:讲什么:如何讲

一、 讲什么问题

“一言堂”“满堂灌”的出发点是好的,教师希望解决全部问题,让学生掌握全部的试卷内容。但越想全部解决,越不能靠课上一一讲评,这是由于,首先课上学生接收的信息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信息量太大,学生不可能接受很好。其次,学生解题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因人而异,有的是审题原因,有的是计算问题,有的是习惯问题,有的是心理原因,多种多样,决非靠教师讲解能一次性解决问题。正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我认为讲评课也应放弃一些问题,可重点选一些难度适宜,多数学生存在算理错误的题目作为主要讲解内容。

二、 如何讲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认为要想上好数学讲评课,还得遵循这一原则。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所有问题的解答,均由学生完成,教师不应包办代替。如何做呢?

1. 让学生多讲

对简单但易错题可带领学生分析本题考察哪些基本知识点,相关的知识点还有哪些?本题涉及了什么方法,还有其它解法吗?例如初三模拟试卷经常会出求众数问题,我就会提问平均数、中位数、极差、频率等相关概念。再比如高三(04.湖北)若 ,则下列不等式① ② ③ ④ ,求有几个正确的不等式?讲评时让学生复习相关不等式的性质,再由学生分析题意,易得 通过化简易得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我在讲评课中一般最简单题由数学学习最困难的学生解答,较难题由层度较好学生解答,每次讲评课争取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开口讲的机会,主要通过层层设问形式完成以点带面的复习。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自我纠错的能力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管好生还是学困生,上课都能紧张思维,充满自信。

2. 让学生多练

对于易错的计算题,证明题,简单解答题要求学生板演,再由其他学生指出其错误,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总结。例如:若 , 若 ,求p、q的值。学生解答过程易遗漏 ¢的情况。提醒学生:对任意的集合都有 ¢=¢,¢ M, ¢= ,¢是一个集合,但它也可作为某些集合的元素。例如设 ¢, , ,则下列正确的是()① ¢;② ¢ ;③ ;④ 。对于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片面认识,教师要耐心地加以引导、辨析、澄清原因,帮助改正。对于运算的易错题,要求边运算边说理,尽量比较不同算法的优劣,小结解题的技巧和规律。有些题目,做错的学生较多,在讲评完之后,还可当场出相类似的题目,有目的地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练习,检测掌握的程度有无实质性的提高.还有些大题学生空白较多的教师不要急于解答,应重点分析清楚题意,可设置思维阶梯,适当点拨,让学生先想后练。检查学生是否都理解了题意,主要困难在什么地方?再对题目启发、讲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收效不凡。有些题目,用一题多解,加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例如,判断一次函数 与 的交点在第几象限问题,可以通过求方程组,也可用图象法解,不同的解法既揭示了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

3让学生多想。

在问题的关键处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想,甚至在学生认为平淡无奇的地方,能提出尖锐的问题促学生想。不怕学生走弯路。有些题目,可用一题多变,一题多答等具有发散性的题型进行训练,加强学生思维分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在梯形ABCD中,AB∥DC,D=90°,AD=DC=4,AB=1,F为AD点,求F到BC的距离。

④RtABF与RtDFC还相似吗?

⑤设AF=x,梯形ABCD的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⑥当F运动到什么位置时,梯形ABCD的面积最大?请求出最大面积。

⑦当F运动到什么位置时,CDF与CFB相似?求此时的x的值。

⑧对折梯形使C与A重合,折痕HK如何画?若使B与C重合,HK又如何画?能找到相似图形吗?设H是HK与AD的交点,能求出AH的长吗?

甚至编题:⑨设F沿四边形的边从C运动到B、到A、到D。若运动的路程为x面积为y求出y关于x的解吸式。(分段函数)

4.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讲评课让学生在解题时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经常听到如此说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知识是数学的躯体,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我搞了多年的数学教育,发现学生们在初中、高中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离校后不到一年,便会很快忘光了。然而,无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却随时的发生作用,使他们收益终生。”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对其能力、智力的培养,对其数学素养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讲评课思路时,应十分清楚哪些题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哪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悟并抓住这些数学本质的东西。

在讲求方程 有几个根时,可用求二次方程的方法求出确切的根,也可用判别式法判断,还可用构造函数利用数行结合的方法,用函数思想解决方程问题。但本题用函数解有点高射炮射蚊子之嫌,此时若把题目改为 ,让学生判断方程有几个根,或改为:方程 上有实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甚至把题目改为求 求不等式解集的问题,能更使学生深刻感悟函数思想的作用,领会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魅力。

5.激励与鼓励

讲评课特别防止差生处于旁听或陪读的状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口答、板演和议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敢于思维的习惯。对于学生在练习与考试中出现失误,教师理应多从自身教学找原因,切忌归咎于学生,对学生应该充分肯定成绩与进步。

总之,讲评课课堂上应该充满的是真诚的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机智的辩论,在共同探索并动态生成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在不断的反思中生成个人智慧。

注:文章中所涉及的公式和图表请用PDF格式打开

上一篇:浅析土地权属界线测绘 下一篇: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