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2-09-01 06:36:06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在使用静配中心前后的处方各50000例,对出现的差错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使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的差错率和不合理用药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临床安全用药; 价值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9-0160-02

doi:10.14033/ki.cfmr.2015.29.08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指的是在国际标准下,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为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的机构,它由职业药师审核处方,正确无误后,再由受过培训的药剂人员严格遵照标准操作程序对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和静脉营养液等静脉药物进行科学配置,目前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1-2]。笔者所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设有净化配置区、药库、摆药区、审方区、成品核对区、办公区等,由具有丰富临床药物知识的药师、熟练操作的护理人员、后勤工人组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配置全院每天约3500~4500袋输液液体。为了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本研究选取使用静配中心前后的处方各50000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静配中心使用前2个月及使用后2个月的处方各50000例。

1.2 方法

1.2.1 药物配置的环境 传统的药物配置是在护士领药后在各科室的治疗室里自行配药,治疗室为半开放环境,不能保证配置环境的洁净度,尤其操作人员无菌操作技术的差异导致微生物污染的增加,易引起输液反应及不良反应增加[3]。PIVAS为封闭环境,万级洁净区,工作人员需分别在第一、第二更衣室进行洗手、换鞋,穿戴一次性连体衣、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等操作后进入。每日配置开始前开启操作台紫外灯消毒30 min,并用75%酒精擦拭层流台,保证操作环境的洁净度。配制药物时在百级的洁净层流操作台上,并严格按照无菌配置技术进行操作,保证最大限度的控制微粒、降低微生物污染。在一批药物完成配置后,操作人员及时更换一次性连体衣、无菌手套等物,不可重复使用。

1.2.2 审方 笔者所在医院使用在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即大医通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开发和升级的二次审方系统,内置了药物的超剂量、配伍禁忌、溶媒不当等预警方式对处方进行系统自动审核,在把控商用合理用药检测系统的漏洞的同时,审查更全面细致。当临床医师开具医嘱时,若出现上述处方不当的情况,系统能及时发现并提醒,有效防止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药物配置完成后,药师通过电脑信息系统对临床所开药方进行配伍、药物的适应证和给药剂量等方面审核,把控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问题[4]。

1.2.3 严格核对 从临床医师输入医嘱到患者输入药液,应进行严格核对:(1)临床医师输入医嘱,系统自动审方;(2)临床护士核对确认;(3)药师核对、排药;(4)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配置核对;(5)临床护士核对,共经过5次核对,给患者静脉输入药物。

1.2.4 条形码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配置完成的输液袋上会标上唯一的标签,上面详细注明病区、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审方者、核对者、配置者、配置时间、复核人等信息,使临床护士的复核简单直观[5]。标签上还设有条形码,扫描后即可获取患者信息及此袋输液药物的相关信息,确认信息后才能给患者输液。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前后各环节差错比较

在使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药物后,总缺陷率明显降低,使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前后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输液反应比较

在使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药物后,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等用药情况明显减少,无输液反应发生,使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IVAS为封闭环境,万级洁净区,采用无菌层流设备,在百级的洁净层流操作台上操作,且操作人员经过了专业培训,配置过程严格按照无菌配置技术配制药物,最大限度降低微粒、微生物的污染,有效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给患者提供无菌、安全的静脉药物,保证安全用药[6]。

PIVAS配置药物的过程中,有职业药师对药物的配伍、给药剂量和药物的适应证等用药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核,并指导该药物最佳治疗方案,能够干预临床不合理医嘱,及时纠正因临床医生和护士缺乏相关药学专业知识造成的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现象,有效降低药物配伍、用法用量、超说明书用药、给药方式不合理等情况的发生,保证安全用药。

PIVAS中自临床医师输入医嘱到患者输入药液,共进行5次严格执行核对流程;且配置完成的输液袋上有唯一的标签和条形码,通过扫描条形码可以了解患者及使用输液的相关信息,确认信息后才能给患者输液,有效降低在药物输入前可能发生的配置错误、送药错误等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安全用药。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之前,传统配药模式在配药环境、护士操作、医师处理医嘱各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用药安全隐患。PIVAS的建立,使输液配置质量得到保证,也扩展了医院药学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是医院输液体系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通过选择使用静配中心前后的处方,对出现的差错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后的处方安全用药程度明显优于未使用静脉配置中心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通过PIVAS配置后的处方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有效地减少了差错率和不合理用药的发生,PIVAS在临床安全用药中体现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小萍.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1-113.

[2]谭申生,何梦乔,陆瑶华,等.静脉药物配置方式改革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4):48.

[3]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6.

[4]陆新容,于红静.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安全输液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B):66-67.

[5]张建瑞,郭寅喜,王瑞芳.静脉配置中心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9):57-58.

[6]陈冰冰,余澄清.静脉药物配置中不合理用药浅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3):97-99.

(收稿日期:2015-06-11) (编辑:李越娜)

上一篇:白鱼泡的燕子 下一篇:腹腔镜结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60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