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特点及动因研究

时间:2022-09-01 05:22:49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特点及动因研究

摘 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会计国际化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因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而持续发展,并且深受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跨国流动进程这些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本章较为全面地探讨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特点并对其动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 特点 动因

会计国际化已成为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会不断地提高,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步伐也不断地加快。具体而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特点

1.1政府起主导作用,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

在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政府是整个战略安排的主导力量。这表现为:相关会计规范是以财政部为主体制定的。这种模式可以缩短国际协调的周期、减少会计规范的制定成本,有力的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同时,政府权威能更好地实现会计的实质协调。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大幅度引进外资,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当时的计划经济会计制度不能满足和适应外商投资企业的核算要求,无法满足外国投资者的信息需求。面对出现的制度不均衡状况,同时为了更多的吸引外资以带动经济发展,我国制订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这成为中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开端。随后,我国政府制定《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开始会计国际化改革,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下基础。

1.2会计国际化的路径依赖性较强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源自制度自我发展的强化机制,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有时来源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学习效应、协调效应、规模效应和实用性预期。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后,也改革了建国后就采用的“IRT制度”形式,及用《企业会计准则》取代过去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并按准则的内容改革会计制度,实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两种规范并存、并用的模式。因此,我国的会计国际化之路仍然受到传统会计制度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

1.3会计国际化进程是循序渐进的

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的,导致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也是渐进的。由于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展取决于财政部对成本的控制,从而使成本最小化战略容易进行,因此导致会计国际化进程带有明显的边际性和局部性。

所谓局部性是指,中国财政部在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选择战略重点,合理配置资源。例如,《企业会计制度》制定之初只适用于非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才扩展到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这较好地体现了我国会计国际化从局部到整体的特点。这样的进程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变革的社会阻力和风险,降低制度执行的摩擦成本。

所谓边际性是指会计制度的每一次变迁进展深度都会恰好达到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那一点。在实践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是中国会计国际协调化的开端,随后制定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明显的变现为边际性的特点。

1.4会计国际化进程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中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与其他经济制度变迁相协调的被动过程,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会计的反应特性决定的。会计的发展是一个被动的、反应性的过程,尽管会计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力,但从总体来说,会计的发展进程自始至终是依赖于经济环境的变化的,即相关制度变迁引导着会计制度的变迁。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国的产权制度是有国家法律法规确立的,会计制度的信息产生和传递机制具有配置资源的能力,应该参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并与之协调。因此,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始终是以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为目的的。

2.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动因

2.1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会计国际协调化的基本推动力量。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加大,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会计国家协调的进程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与发展对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提出了要求。

新的会计规范应如何建立并适应市场经济呢?在西方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与之相匹配的会计惯例已经趋于成熟,并逐渐形成一些在国际上广为认可的会计惯例,而且运用这些国际惯例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能融人世界经济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应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同时又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会计规范体系。

2.2海外直接投资的日益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吸引的外商投资增长速度较快。2009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量达到约95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FDI流出量达到48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六,比去年的第十二名整整提升了六名。随着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这些企业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使得中国传统的会计核算体制必须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在实际中,中国也是首先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会计协调的,这也加快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2.3资本市场的发展

根据主流学术观点,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会计国际协调的动力之源。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资本市场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资本市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发展。上市公司日益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资产86.22万亿元,为GDP的2.15倍;全年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1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的64%。国企治理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中国的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走向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已有中国石化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跻身于全球财富500强。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推出,更是有力地支持了众多中小企业和科技企业的发展,并在很多原先家族性企业中逐步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变革。从《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到《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再到《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中国的会计规范不断向国际惯例接近。随着大量中国公司在纽约、伦敦和香港等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和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需要向国际投资者提供符合国际资本要求的会计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2.4国际会计公司的推动

国际会计公司的推动,特别是“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是国际会计惯例传播到中国的有效媒介,推动了中国会计国际协调的进程。以“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国际会计公司,具有数十年的丰富经验,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会计与审计技术,它们的介入促进国际会计惯例在中国会计市场的传播和运用。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会不断地加快。

参考文献:

[1]郑德亮,王玉刚,袁建华.新会计准则在变革中体现国际趋同[J].财会研究.2008(03)

[2]葛家澍.新中国会计理论发展要略[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

[3]付曼.我国会计国际化探讨[J].技术与市场.2007(08)

作者简介:

陈敬慧(1966-),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分院,副教授,研究领域:财务会计。

上一篇:投资审计管理平台的创新应用与绩效评估 下一篇:一般纳税人销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