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多讲好还是少讲好

时间:2022-09-01 10:38:46

语文课多讲好还是少讲好

时 间:2013年9月20日

地 点:江苏省泰州市口岸中学多功能教室

主持人:曹 燕

正方代表:高二(六)班 季维涛 单志浩 黄 露 指导教师:梅少林

反方代表:高二(五)班 杨全慧 高 露 唐雨婷 指导教师:杨 燕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进入高二年级已经快一个月了,同学们普遍感觉目前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学习压力大,所以提高课堂效率非常重要。那么,语文学科老师多讲好还是少讲好呢?今天我们有请双方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辩论。下面进入辩论的第一环节,有请正方反方分别作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多讲一点好。

首先从学习的实际看,老师多讲一点好。语文阅读自然是重头戏,大家最近都在学习《逍遥游》,文中的典故、语法甚至思想内容,即使我们有参考资料也不能完全理解,自然需要老师将这些内容详细解释给我们;还有像《人是会思想的苇草》这类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就我们自己读文章并不能理解其中一些语句的意思,如“人的伟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能认识自己的可悲,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可悲,却是伟大的。”读书自然不能不求甚解,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缺漏,让语文老师在课上多讲一些,以此来弥补我们的不足。

其次,从高考的题型来看,语文老师多讲一点好。我们都参加过中考,大家应该还记得中考复习的那段时间的生活吧,语文老师每天都会在课上讲一些经典题型和相关的解题方法,如果不讲,中考又该怎么办呢?高考的题型比中考还要多,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是肯定要老师讲的。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语文课上老师多讲一点好。

反方一辩:我方认为语文课老师少讲好。课堂中少讲多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思维的发展。

课堂上,如果只是老师在讲,一个人的思维代替了几十个人的思维,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代替了几十个人的生活经验,学生完全被禁锢,那么整个课堂都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将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又有什么意义呢?老师少讲,学生却在不经意间被解放了,可以自己思考,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联系自己的生活去理解、去感悟了。“讲”和“少讲”,便在无意中促使学生形成了被动和主动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态度,形成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以此看来,语文课老师应该少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讲的东西就好比学生思维的引爆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所以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控制并正确把握好时间,有效地设置,规划课堂上的每分每秒。应该尽量地留出时间让学生阅读书籍,讨论观点,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主动地学习与探索比被动的效果要好得多的多。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吧!

语文教学是情感很强的教学。大量地直接传输知识是毫无感情可言的,更不用谈语文的内涵了。

越是深奥的文章越是不能通过老师的讲述来表达,而是要通过学生们的积极探讨和研究,如果总是等老师来讲,那么学生们的思想就会被禁锢,思维得不到开发,长期下去,对于语文这类学科甚至会产生厌倦、乏味的感觉。因此,上课时老师少讲有助于形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从而学生便能成为课堂的主体,态度会更好,会更加积极主动起来,并且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能将内心世界联系起来,使语文课堂更加有意义。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老师应少讲为好,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讨论和思考。

主持人:感谢双方辩手,辩论一开始,便显露锋芒,不同凡响。下面进入第二环节――自由答辩。有请正方辩友。

正方二辩:请问反方辩友,“少”是指内容少呢还是时间少呢?

反方三辩:自然是讲的时间少。

正方二辩:从教学内容上说,老师讲得少而精,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主题。但是信息少,却让一些学生“吃不饱”。从时间上说,老师讲得少很有可能导致学生放任自流,失去对课堂的主导权。从内容上说,老师讲得少很有可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不深入开掘知识点,不能给学生以“举一反三”的点拨,那就不好。“多讲”不是废话多,只要是在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上的开掘,这个“多”就是好的。从时间上说,老师适时地启发引导与总结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只让大家讨论,自己却不发一言,不做总结也不做评价,那老师的作用何在?那么这节课就会流于“讲得少”的形式而使学生一无所获。

反方二辩:在课程改革前期各方面的抨击声中,把课文尸解式的支离破碎的分析应该是不再多见,但老师的讲解、引导、分析还是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表面上看来,老师在让学生发言,在让学生讨论,在让学生思考,但到了最后,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思考,学生的讨论,都在老师刻意的讲解分析的引导下,走向了老师事先设计好的“圈套”。而当学生走进了老师的圈套时,教学也就成功了。这是成功吗?

正方三辩:课堂上,有的老师设计、组织某一项学习活动,比如说针对某一现象谈自己的看法,到了学生发言,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在回答时,就一定有不少的学生不能把自己的心中所想很好地说出来,可能会结结巴巴,可能会吞吞吐吐,这时,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多讲。

反方一辩:课堂上,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老师如果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甚至敢于到讲台前来,动口为大家进行讲解,那这样的学习效率自然很高。相反,一个接一个的提示、引导,学生从中收获到什么?最多不过是找到了一个“坐下”的台阶,还能提高学习能力吗?

正方一辩:刚才反方也提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不能忽视老师的作用,不管是老师的引导还是老师对于课堂的组织和设计都是体现了老师的重要性,而老师对于高考各种题型的讲解不仅要多多益善,而且还要求精益求精,没有老师的多讲,哪里来的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没有老师的多讲,哪里有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没有老师的多讲,那里有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主持人:自由答辩,可谓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精彩纷呈。下面进入辩论赛的最后一个环节――总结陈词。时间3分钟。有请反方辩友。

反方三辩:通过前面的辩论,我方始终认为语文少讲好,理由总结为以下三点。一、从减负的角度来说,身为高中生的我们,课业繁多。倘若语文课上再额外讲些什么题目,课文什么的,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更为重要的是成效不高。学习重在效率,那么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又何必苦苦执着呢?二、从语文的性质来说,她在世人眼中是一门陶冶性情的学科,不似数学、物理那般得多练、多讲方能奏效。语文该少讲,多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

有人会担心,那么厚的名著有待解读,那么多的作业要讲,如果都抛到脑后了,那高中不能“高中”,怎么办呢?这个担心很现实,但是“少讲”也未尝不可,我们可以少而精:由一道题道出解题方法,技巧,再训练一下;谁都能看出的,不讲。植物学上证实,部分植物平日无需多水灌溉,且饿它几天,渴它几日,再足水浇灌,那它会长得更好。我想人应该是一样的吧!

综上所述,语文课少讲,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也是我方的观点,相信也是全国绝大多数学生的观点。谢谢!

正方三辩:谢谢主持人和对方辩手!我方的观点始终是语文课上语文老师讲得多好。刨除老师讲得多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之外,应试教育下,多讲是我们牢靠而强大的手段。高考语文拼的就是积累,拼的就是谁积累得多,谁积累得牢。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足以证明只有讲得多,才能学得多;学得多,我们的基础知识才会更加牢固,也才能在高考中更加有利。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了基础要牢靠,不可以有一点点的缺漏,高考的题型就如同千里大堤,这些题型语文课上老师不讲行吗?不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积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行吗?不明确解题的思路,不知道如何去鉴赏,行吗?答案是不行,做题而不求甚解是一件可悲的事,即使你做了很多很多题,但是你只是在做题而已。语文老师当然不是见一题讲一题,老师会从这道题讲到与此相关的许多题型,这就需要语文课上老师要多讲,光靠自己做题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文言文高中的部分与初中不同,它其中包含了很多典故,如《逍遥游》这篇课文,语文老师如果不多讲我们就不能弄懂,因此必须多讲;如初中的《捕蛇者说》这篇文言文,文言句式,文言文语法特别多,如果老师不讲,我们不会懂,因此必须多讲。

再者,古人云“多多益善”,对于语文基础差和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人,只有靠语文老师多讲,这样才能巩固他们的基础,让他们得的分更多,古代哪位学者不是博览群书,因此语文课上老师多讲是对的,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就应该多讲。

主持人:好!双方的辩论意犹未尽。语文课多讲好还是少讲好?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心中都有一杆秤。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辩论就此告一段落,感谢双方辩友出色的表现,谢谢大家!

上一篇:把父亲喊成老爸好不好(1) 下一篇:把父亲喊成老爸好不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