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语文教学的突破口

时间:2022-09-01 02:04:30

日记――语文教学的突破口

【摘要】如何才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让很多老师头疼不已。而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我们可以从日记教学入手,让作文教学达到柳暗花明之境。

【关键词】日记 作文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常常是老师费很大的力,但收效甚微。作文教学怎样才能更容易出成绩?魏书生的做法让我茅塞顿开――要把日记教学引入语文教学中。

一、日记在语文教学中的尴尬

要求学生写日记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语文教师对此大概不会有异议。但日记在语文教学中却遇到很大的尴尬――教师重视不够。特别是在,汉语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种语言,学生写日记基本上还没有普及。有些教师安排周记任务并坚持下来,这已经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可见教师没有认识到日记教学的重要性,而是把它看成“额外负担”。在初级中学如此,在乡镇小学也是如此,基本上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日记教学的。

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尝试着让学生写日记,但是即使是在中学,学生的日记大多数都只能叙述完整的一件事,而且叙述得缺乏真情实感。甚至有些学生写的是“我今天做了A,A做完做了B,B做完做了C……”式的流水账。

二、日记在语文教学中的好处

日记教学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被忽视,与教师对其认识的偏差不无关系,我们要加强日记教学,就必须给日记正名。

(一)有利于促进读写结合,提高作文水平

现在,学生的作文能力极差,不少学生连一个通顺的句子都写不出来。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读写脱节,写的训练量少。而写得少的主要原因又在于: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难以安排,难以批改。如果要求学生写日记,就可以促进读写结合。因此,越是学生水平差,越应该在教学中引入日记教学。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学生写作文时经常感觉: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观察分析的习惯,缺少观察分析的能力。日记就是要记录现实生活中每天发生的“平淡无奇”的事,从中发现问题,进而进行判断分析。如果要求学生写日记,就会促使他们去认真观察分析生活现象,从而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学生作文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话可说。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了。而日记无疑是积累素材的最好途径。作文一般要求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情实感的事件,日记当然也属于这一类的文章。

(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正如魏书生所说,日记,是学生道德的长跑。在日记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分析自己的错误,能客观冷静地分析事情,这样学生求真、向善、向美的心理会逐渐凸显,那些假恶丑的思想则会逐渐遁形。所以说,写日记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有利于师生沟通,使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有时,学生的某些想法不便直接告诉老师。这不利于师生沟通心灵、增进了解,甚至还会造成某种“误会”;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获取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如果要求学生写日记,学生可以把某些不便于直接告诉老师的想法写在日记里,老师可以通过查阅学生日记,了解情况,从而与学生沟通心灵、增进了解,根据学生情况有的放矢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获取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日记的以上作用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观察分析的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了,知识面扩大了,能促进写;而写的能力提高了,兴趣增强了,又会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读、去看、去听,从而提高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创设不同形式,增强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在我们认识到日记教学的重要性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落到实处。而不是单纯靠“任务式”的日记教学,那样一来,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让学生更加害怕写作。

(一)确保日记的数量

通过定期检查,确保学生每天都在写。让学生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养成习惯。

(二)分类指导,让学生每天都有进步

让学生写日记,关键的还是要让学生有内驱力。教师要对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让他们看到自己比起昨天有进步。

(三)创新日记评比方式

可以采用“无限积分制日记批改法”;在日记后不写评语,而改写心语,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采用“日志式”日记教学,在教室内开辟一个评比专栏等形式。

(四)教师与学生同写日记,相互交流

总之,日记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语文教师应该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应把它看成“额外负担”。要让学生真正爱上日记也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即使费时很多,也要多努力,只有学生爱上了日记,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孙俊平.写日记好处多多[J].中小学教育.2011(03).

[2]张松新.以日记训练为突破口 拓展语文教学空间[J].天津教育.2002(03).

上一篇:依托语文综合性学习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下一篇:小议在物理实验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