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型银行集团:战略调整与业绩表现

时间:2022-08-31 11:22:28

美国大型银行集团:战略调整与业绩表现

2011年初以来,美国银行业的盈利状况较2010年继续改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1月数据显示,7437家参保金融机构第三季度利润总和达35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3%,为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63%的参保金融机构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规模最大的四家银行集团中,除摩根大通净利润同比下降之外,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净利润均出现上涨。然而,次贷危机的“创伤”仍在困扰着美国银行业。在危机阴影依然笼罩、欧洲债务问题再起波澜的宏观环境下,银行的经营战略将是影响长期业绩表现的关键因素。本文试对四大银行集团危机后的战略调整与近期业绩表现进行分析。

美国银行业格局变革与战略转换

危机前经营理念各有不同

次贷危机前,以花旗集团为代表的一些金融机构对单一类型资产的风险敞口过大,又对持有资产的风险状况缺乏足够认识。花旗集团曾是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其主要子公司花旗银行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之一。1998年,花旗银行与保险业巨头旅行者集团合并,定名为花旗集团。集团成立后由原花旗银行CEO约翰・里德和原旅行者集团CEO桑迪・威尔共同担任最高领导者,二人的巨大分歧导致花旗集团的经营管理效率严重下降,最终强势的桑迪・威尔掌权,继续花旗集团的扩张之路。2003年,查尔斯・普林斯成为威尔的继任者,规模扩张与对利润的盲目追求成为花旗的目标。2007年,当危机初现雏形、一些金融机构开始收缩担保债务凭证(CDO)、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业务时,普林斯表示,花旗仍然在与泡沫“共舞”,因为“宴会”还没有结束。激进的经营策略加上迟钝的市场“嗅觉”,使花旗注定在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花旗对待泡沫的态度代表了当时很多金融机构的心声。美联银行、美林证券等均执行了同样的“市场跟随”策略。这些大型机构本身就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又被自身主宰的市场所引导和蒙蔽,这种暂时性的循环过程推迟了危机到来的时机、延长了泡沫堆积的时间,使危机的广度和深度都进一步增强。

美国银行起源于1904年在旧金山开业的意大利银行,经过多年的兼并与收购,该银行在21世纪初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危机前的不断扩张导致该行规模继续扩大,在房地产泡沫泛滥的暴利时代,利润驱使管理者将风险控制放在次要位置。美国银行内部的风控体系同样未能进行有效的危机隔离,该行在危机中受到的打击虽不及花旗集团,但同样损失惨重。

相比之下,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在危机前的经营策略更为稳健。摩根大通的风控体系通过对风险敞口的计量,将次级债务和信用违约互换(CDS)持有量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而富国银行的经营理念相对更为保守,该行以抵押贷款业务为主,对衍生品业务尤其是CDS业务领域涉足十分有限。这两家崇尚稳健和保守的银行在危机前的业绩表现较为平庸。

次贷危机为富国银行带来扩张契机

每次金融危机后都会有大批金融企业破产,同时导致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次贷危机爆发后,损失最为惨重的花旗集团已经到了破产边缘。美国政府的救助为该行注入了大量资本。如表1所示,美国政府通过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对主要金融机构实施了资本援助,以应对危机所致的资产减记。对于问题最严重的花旗集团,为防止其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而影响美国金融业稳定,美国政府又将250亿美元的优先股转化为普通股。

作为并购市场中最活跃的机构之一,花旗希望在危机中伺机收购竞争对手,以壮大自身实力。但美联储和美国联邦保险公司希望该集团能够全力正视内部困境,因此不支持该集团的收购计划。2008年,在花旗集团与富国银行对美联银行的竞购中,得到监管机构政策倾斜的富国银行,最终成功以151亿美元购入与自身规模相当的美联银行,使并购后的富国集团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实现了存款资源和地域资源的迅速扩张。同年,美国银行完成了对美林证券的收购,使自身的业务领域得以横向扩张。但美林证券不断浮出的不良资产对美国银行此后的业绩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摩根大通的并购显得更为谨慎。JP摩根大通集团的主要资产来自JP摩根、大通曼哈顿银行、化学银行、第一银行等,是一家由众多银行并购而来的金融集团。集团CEO杰米・戴蒙对进一步并购持开放态度,但希望尽量压低并购价格。对贝尔斯登、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收购证明了戴蒙的谈判能力。华盛顿互惠银行规模较小,但本身业务领域已很完整,除去房地产证券后,该行质量尚可,最终收购价格为19亿美元;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时,贝尔斯登市值已大幅蒸发,缩减至35.4亿美元,而最终的收购合同金额仅为2.4亿美元,足见摩根大通的议价能力。通过这两项收购,摩根大通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领域的实力均得到增强。

在2007~2009年次贷危机前后,四大银行的资产与财务状况以及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四大银行集团作为美国金融业中的巨擎,其资产规模远远领先于其他银行集团。集团旗下的四家银行在规模上占据美国金融企业前四位,远远领先于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表2所示,根据美联储对银行的统计口径,截至2011年9月末,摩根大通的资产规模已经遥遥领先,而富国银行的追赶步伐亦非常迅速。

危机后的复苏步伐与策略调整

危机期间,花旗集团经历了两个年度的净亏损,直到2010年才实现盈利。而美国银行则在挣扎过危机之后,将亏损集中展现在2010年度。如表3所示,四大银行受危机影响程度以及复苏步伐并不一致。

危机爆发后,调整经营模式和业务结构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策略导向。

花旗集团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2007年,潘伟迪(Vikram Pandit)临危受命成为花旗集团的CEO。潘伟迪将花旗集团划分为花旗银行(Citi Corp)和花旗控股(Citi Holdings),以利于为投资者呈现更为明晰的经营业绩,并为集团创造更好的外部生存环境。在潘伟迪的改造下,花旗集团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到优势业务中来,对非优势业务和亏损业务则实施缩减策略。

美国银行在次贷危机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策略定位。在并购美林证券后,该行一直饱受坏账困扰。2011年9月,美国银行公布了一项旨在削减成本、压缩规模的“新美国银行计划”(Project New BAC),该计划目标中包含了高达4万员工的全球裁员行动。未来几年,美国银行希望通过对成本的控制来提升业绩。

摩根大通得益于危机中的两次重要并购,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壮大的同时,自身的风险敞口并没有显著提升,业绩表现依然稳健。在危机前后,该行的核心管理层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危机前经营保守的富国银行通过对美联银行的收购,在短期内实现了自身规模扩张。目前,该集团仍在积极进行内部整合,意在通过对地域资源、业务种类与风控体系的梳理,使集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新的外部环境下继续稳健发展。同时,健康的财务状况使该银行仍在积极进行纵向整合资源。在泡沫膨胀时保守,在泡沫破灭后积极,这种经营理念与其大股东沃伦・巴菲特的投资风格十分吻合。

2011年第三季度业绩:总体平稳,仍显疲乏

大型银行规模升降不一,座次重新排序

2011年度,四大银行集团仍是美国商业银行领域中最具系统重要性的金融巨擎。年初以来,各行的资产规模发生了较大变化。JP摩根大通集团资产规模增长了6.89%,而美国银行集团则下降了5.13%。三季度末,JP摩根大通集团一举超过美国银行集团,成为美国第一大金融集团。资产规模处于第三位的花旗集团资产则出现了小幅下降,而相对受益于次贷危机,资产迅速扩张的富国集团虽然在规模上与上述三家尚有较大差距,但凭借良好的财务状况与清晰的发展路径,该集团仍有可能赶超其他三大集团。

正如表4所示,四大银行的贷款业务基本处于上年同期水平,而摩根大通与富国银行资产规模的上升主要源于债券等非信贷资产的增长。

业绩指标未反映真实经营状况

从2011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来看,美国银行的表现无疑最为抢眼,其62.32亿元的单季净利润远远领先竞争对手;另外,从利润的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度经历巨额亏损的美国银行业绩恢复速度更为惊人。然而,该行在近两年的三季度报告中均包含了大量的一次性损益调整。2010年三季度,美国银行一次性计提了104亿美元的商誉减损费,如不考虑这一计提,当期净利润应为31亿美元;2011年三季度,美国银行通过债务重估获得了17亿美元的估值增值,通过资产质量的改善获得了17亿美元的损失准备冲回,不考虑这些账务调整因素,该行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大约在31亿美元左右。

花旗集团2011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上升74%,至37.7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折合1.23美元的每股收益也大大远高于分析师此前0.82美元的预期。业绩劲升主要源于拨备减少和19亿美元的信贷估值调整。剔除两者的影响后,花旗每股盈利约为0.84美元,与预期相当。值得关注的是,花旗集团三季度亚太地区业务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4亿美元,占其当季总利润的36%。新兴市场的良好表现增加了集团发展的后续力量。

摩根大通2011年三季度净利润为42.62亿美元,同比微幅下跌,环比下滑将近20%。尽管如此,该行业绩仍超出了市场预期。三季度收入为237.63亿美元,同比持平,环比减少30亿美元。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投行收入显著减少以及私募股权业绩受到市场状况的负面影响,产生了5.42亿美元的税前亏损,此外,该期间新增了10亿美元企业税前诉讼准备金的支出,导致三季度摩根大通的业绩不佳。

富国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3.4亿美元增长22%,创下季度盈利的历史最高记录,这一业绩好于2010年同期,符合分析师此前预期。根据彭博资讯的数据,接受调查的30名分析师预期富国银行2011年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均值为72美分。该行管理层认为,业绩增长受益于存贷款业务增长和在投资银行部门的风险敞口较小,以及由此带来的信用损失减少与拨备数额下降。相比之下,富国银行196.2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不仅低于2010年同期的208.74亿美元,也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期的202亿美元。收入的下降反映出实体经济的低迷已对银行经营构成影响。

存款上升,净息差下降

2011年三季度,四大银行的存款规模同比均出现上升,如表5所示。由于贷款规模变动不明显以及存贷利差的缩小,四大银行的净息差均出现下降。这一期间,摩根大通的存贷比由上年同期的131%大幅上升至157%,使大量存款无法与贷款相匹配。在存款快速增长而没有长期贷款的增长与之对应的情况下,银行只能投资一些流动性较好的短期债券和信贷工具,这些新增的高流动性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银行整体的净息差。此期间,四大银行的信用损失支出数额均出现减少,除富国银行本身基数较小、减少额较小外,其他三家银行的信用损失均大幅减少。这得益于美国信用环境的好转;同时,该支出的减少也与贷款增长缓慢密切相关。净息差的缩小反映了实体经济景气度下降以及银行经营环境的恶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缩减规模、压缩成本、“抱团取暖”与业务转移将成为银行企业的常用策略。

资本充足率均有提升

2011年三季度,四大银行集团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均出现好转,除美国银行外,其他三大银行的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如表6所示。资本充足率的提升能够增强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使银行通过自有资本吸收不良资产损失成为可能。但同时应该看到,资本充足率是一个比率指标,应从分子、分母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以美国银行为例,该行核心一级资本绝对数额出现下降,由2010年年末的1251亿美元下降至1177亿美元,下降幅度达到了6%。该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升完全来源于风险资产的降低,而不是资本本身的增加。

投行业务不景气拖累银行业绩

2011年初以来,多数银行的零售银行业绩出现上涨,而各大银行的债券交易、并购交易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均面临下行压力。由于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的投资银行业务再次进入困难时期。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第三季度的业绩远不及四大商业银行,其净亏损高达4.28亿美元,与2010年同期的17亿美元盈利形成鲜明对比。四大银行集团中,摩根大通在投行领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2011年三季度,由于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企业减少,很多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被搁置,该行的承销收入下降了37%至4.96亿美元。花旗集团、美国银行作为综合性金融集团,同样遭受到了投行业务下滑的压力。而相比之下,富国银行目前投行业务比例很低,所受压力较小。

2011年以来的市场表现:投资者仍然谨慎

2011年下半年,数家大型银行的CDS价格升至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来的最高水平,足见投资者对银行业的悲观态度。美国银行业的市场表现也反映了投资者的悲观预期。如表7所示,2011年1月4日至12月23日,美国银行业股票指数“KBW银行业指数”整体下跌了24.97%,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幅度不及1%。此期间,美国银行的跌幅更是超过了60%,花旗集团跌幅达到了44%。富国银行与摩根大通跌幅较小,但也大幅落后于市场指数。

从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对近年来经营稳健、并购较为成功的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相对较为看好,而对坏账缠身的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的前景预期较为悲观,总体而言,整个银行业并未得到投资者的青睐。2011年10月,摩根大通在美国大型金融机构中率先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随后股价下跌超过4%,整个金融板块在悲观预期下全面下跌,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尚未公布财报的金融机构当天开盘后股价下跌幅度均超过4%。2011年间,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的股价在大幅下跌的同时,波动幅度也显著大于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目前,花旗、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的市盈率水平都不高。美国银行在消化美林证券和自身的不良资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次性账务调整,导致盈利状况大幅波动,市盈率水平已不能反映其投资价值。

美国银行业展望:并购与业务重构将持续

经历危机洗礼,各大银行的经营策略都在危机后的阵痛中不断修整。在危机中通过并购获益的富国银行与摩根大通,目前仍在积极寻求新的并购对象。近日,富国银行收购了爱尔兰银行的一些资产组合,以此扩张该行在欧洲的业务范围。美国投资公司Robert W. Baird&Co.表示,随着欧洲银行业对自身债务的进一步削减,富国银行针对欧洲银行业的潜在资产购买计划金额开始增多,该行正在积极收购更多的欧洲银行资产。

摩根大通则希望通过横向扩张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近日,毕马威会计事务所消息称,摩根大通公司已完成对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所持伦敦金属交易所(LME)4.7%股权的收购。该笔交易总额为2500万英镑,收购标的为全球曼氏金融所持LME的60万股A类股和25000股B类股。收购完成后,摩根大通的股权将增至10.9%,这将使其成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第一大股东。高盛集团对伦敦金属交易所持股比例为9.5%,为目前的第一大股东,上述交易完成后,高盛集团的持股比例将退居第二。

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等潜在坏账较高的银行希望通过出售资产、压缩成本来渡过难关。美国银行在“新美国银行计划”的指引下,正在着手出售、整合旗下资产,并希望通过发行股票,补充资本以抵御风险。与此同时,作为上市公司,美国银行在股票市场上的糟糕表现使其成为一些大型投资者的并购对象。2011年11月,阿布扎比国际石油投资公司(IPIC)宣布将以部分要约收购的方式购买约5亿股美国银行股票,约占所有股份的4.86%。IPIC出价每股6美元,较消息宣布前一日的收盘价高出9.3%。如该收购要约被全部接受,IPIC将超越持股4.5%的道富环球公司,成为美国银行最大股东。

2011年末,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势头,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美元结束了数年来的下跌势头重返升势,中小企业贷款的显著增加。以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为首的银行家们对未来前景保持乐观。近期,一些银行开始回购股票,摩根大通的回购比例已超过3%。虽然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均不支持回购,认为此举将降低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但这反映出银行对自身的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在挤压泡沫过程结束后,此前的盲目扩张对银行业的冲击将告一段落,近年来的并购浪潮带来的规模效应将得以显现,而在利益的驱动下,新一轮的扩张浪潮又将开始。为此,金融监管者必须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对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和正确引导,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低泡沫的环境下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 中国民生银行)

上一篇:FHFA17家金融机构:动因、影响及启示 下一篇: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