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意蕴

时间:2022-08-31 10:15: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意蕴

【摘 要】和谐社会既是一个高度理性化、制度化的现实社会,也是一个全面回应多元文化价值诉求、伦理意蕴浓厚的道德社会。这一理论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新理论成果,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重新审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传统态度,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体现了丰厚的生态伦理意蕴。

【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相关概念

1.伦理的概念

在中国,伦理二字连用而成为一个词始见于《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东汉郑玄注:“伦犹类也;理,分也。”唐孔颖达疏:“阴阳万物各有伦类分理者也。” 意指把不同的事物、类别区分开来的原则、规范。

伦是人伦,是人与人之间客观的、必然的实然关系和本质联系,对这种关系及其联系的自觉感悟和理性认识即是伦理。伦是理的根据,即客观存在的人际关系及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理性认识的根据;理是伦的反映,并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是对人与人客观关系的理性认识。

2.生态伦理的概念

生态伦理又称为环境伦理,它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剥削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生态伦理学即环境伦理学,是 20 世纪 4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应用伦理学科。它通过探索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达到使人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从对自然的依赖到与自然抗争的漫长过程。

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原始社会,依赖自然界是人类唯一的选择。这一时期的人们以一种崇拜和敬畏的态度顺应自然。

随着人类知识、技能的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逐渐激发了“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万能主义”思想的产生和膨胀,在相对被动的自然界和自然资源面前,人们丧失了应有的理性,把自己作为自然的主人,以主宰者的身份凌驾于自然之上,同自然进行着对立式的掠夺性的抗争和发展。在“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指导下,且不说工业文明给人类环境带来了多大的破坏,单看现在世界生态环境恶劣的程度,就使人触目惊心,地震、海啸、山洪等自然灾害一年比一年猛烈。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带来的全球生态危机问题使得“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占了上风。把自然纳入人类道德关怀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似乎凸显了存在的合理性,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一样,经过许多年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它们都不能为解决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它们不能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种走出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它既能够克服传统观点的缺陷,又可以解决当代生态问题的新的观点。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意蕴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总书记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落脚点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极端重要性。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伦理尊重的角度来思考,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自然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主仆关系或奴役关系,人是自然的奴隶或自然是人的奴隶的时代应已成为过去,努力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平等地发展关系的时代应该到来了。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质上要求构建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性观。对此,古代哲学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古希腊人曾经将人类看作“小宇宙”,把自然界视为“大宇宙”,提出过“小宇宙”与“大宇宙”和谐一致的命题,这种和谐意识,曾导致了“顺应自然而生活”的实践理性;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曾经认为,人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确切位置,他们提出过“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道法自然”的理念,这些意识产生了“万物齐一”和“民胞物与”等丰富的和谐生态伦理观念。

实际上,古代哲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只能是一种可贵的直觉,只有马克思才在这个问题上达到了一种理论的自觉。

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统一定位于人与自然关系自身内在一致上,否定了人与自然统一于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上,这就达到了人与自然在本质上融为一体的和谐境界。这种内在的一致还体现为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反之亦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自然界就向合乎自己本性――和谐、美丽、稳定复归。马克思的这种人与自然本质上融为一体的思想,彻底解构了人与自然谁是“中心”的问题。[4]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情绪,将人类把自己归位到生态环境系统中,使自己成为自然家庭中普通的一员,以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统一性去相互适应、协同进化、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共荣。

这种理念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这种观念上的变革,即使人类拥有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会使社会朝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相反还会进一步加剧环境恶化的趋势,使人类失去享受一切文明的前提和条件。

2.生态道德的建设是建构和谐生态伦理秩序的途径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问,生态伦理学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超出了道德层面,仅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并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在经历了大自然无数次教训后,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有新的认识,联合国于1972年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人类环境会议上就指出过“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但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束缚下,人类付诸行动的脚步却过于缓慢,甚至采用更强大的手段、更先进的技术制造新的生态失衡。面对这样一种急需改变的社会困境,除加大法律制度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改进环境保护方面的政府调控机能和市场调控机能以外,把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理念和原则纳入到文化和道德体系建设中,将道德目光透射于自然环境,给予自然以深切的道德关怀。

积极倡导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自然界,确立新的道德体系,即把道德功能调适的领域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至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必须承担起对自然进行保护的道德义务。生态伦理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所隐含的伦理关系,承认其他物种的道德权利,不仅对人类讲道德,而且对大自然的其他物种也讲道德。只有以此伦理信念为基础,人类保护自然的行为才能获得内在的动力,环境保护运动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最后获得成功。

随着人们把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受道德约束的伦理关系,人与其他生命之间将建立起一种充满伦理情谊的和谐互助关系,有了这样的“伦理蕴味”,对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孔令慧,张东安. 伦理的内涵与和谐的构建[J].中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4 119.

[2] 金瑶梅,孔 欢.从生态伦理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J]社会科学家 2009.2. 13.

[3] 摘自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4]李承宗.论和谐生态伦理的合理性.http:///lunwen/.2009.12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6] 曲格平.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道路[J].环境保护,2002(6).

[7] 于海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J]. 社会主义研究.2005.6.101.

上一篇:探讨当前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管理 下一篇:电厂生产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