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分析与职业技能培养之我见

时间:2022-08-31 03:41:44

【摘要】(3)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教学方法。核心能力培训是为了改变人的行为活动及表现,用行为活动的方式来引导教学全过程,以实现学生行为活动的改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六步教学...

职业能力分析与职业技能培养之我见

我国经济以较高速度连续发展20余年,这种经济持续发展的态势增强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依赖,使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养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这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根据用人单位使用情况调查,通过职业能力分析,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对策研究成为中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围绕这一课题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以便与诸位专家和同仁商榷。

一、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核心能力体系开发的主要对象为:主要是需加强素质教育的中等学校的在校学生等要求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类在职人员。职业核心能力体系构成可概括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革新创新和外语应用等8个项目。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做事或做人的能力,是完成一系列与职业相关的活动所需要的一个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标准体系包括在职业活动中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诚信、热情和职业道德等内容,使中职教育成为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如何就业、如何创业、如何发展,进而建立起核心技能培养的特定模式。 通过社会调查和研究,按确定目标、制定核心能力标准、开发核心能力课程和教材、开展教育和培训、考核认证等程序进行核心能力开发。 职业核心能力的开发是要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态度。

(1)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课程开发。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开发体现以下特点:教学目标反映能力本位的主导性,课程开发的教学内容反映各种职业的共同性。

(2)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教材模式。根据行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制定配套的培训教学计划和大纲,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工作现场等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开发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考试试题、技能考核等内容。

(3)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教学方法。核心能力培训是为了改变人的行为活动及表现,用行为活动的方式来引导教学全过程,以实现学生行为活动的改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六步教学法”进行项目教学,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学会做事做人,学会学习,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二、 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培养

行业和专业种类、性质不同,其需要的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有很大差别,因此,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培养。成立由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使课程学习内容贴近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建立适应各课程模块的考核办法,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建立共享教学资源库。深入生产一线,收集教学资料,确定项目,制订课程标准,研究和制订技能培训大纲,开发、编写适合本专业学做一体化教学和技能培训的相关教材;注重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建设专业学习网站,共享电子课件、电子教案、仿真动画、试题库以及教学参考项目和创新项目,并开展网上答疑、互动等功能。学生技能考核体系注重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态度、能力以及项目完成的质量。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课件,建立实验实训资料库和试题库,建设行业资源库和素材库,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建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科研的共享平台,发挥专业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服务能力,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围绕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培养、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学、做合一“双师”队伍。

三、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扩展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功能,注重生产性加学习型特色的创建,提高实训基地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资金、设备、生产项目,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模式,打造融教学实训、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实训操作规程、实训室管理规定、学生实训守则等。实训室管理引进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训任务选定实际的生产项目,产品严格按照企业图纸要求加工,最后将产品推向市场,使消耗性实训变为效益性实训。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学生毕业前半年下厂顶岗实习前由教研室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召开顶岗实训动员会议,布置顶岗任务,提出实训要求、规范实训报告的书写格式和内容、介绍顶岗实习考核办法,安排顶岗实习单位,落实厂方和学生联系人,顶岗实习岗位和顶岗实习项目由厂方、学校和学生三方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和工厂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厂方和学校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共同承担学生日常管理,专业教师定期对顶岗学生巡回指导,把顶岗实习工作落到实处,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保证学生毕业时能“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北京,2004.

[2]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上一篇:中职“参与式”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关于职教师资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其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