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北方民间唢呐吹奏的异同点

时间:2022-08-31 01:28:37

我国南北方民间唢呐吹奏的异同点

摘要: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用途广泛、技巧丰富和表现力强的民族吹管乐器之一,由于我国幅员宽广,人口众多,这门乐器受各地的生活环境、人类生产活动、语言文字、宗教、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别,本文从持法、哨片材质等方面论述了南北两大派的异同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兼容并蓄来提高唢呐的演奏技能。

关键词:南北方民间唢呐;持法;哨片;异同

唢呐,不仅是我国流行区域最广泛的乐器之一,也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双簧吹管乐器,据有关专家考证,公元三世纪我国新疆地区就已经有了唢呐,原名叫“苏尔奈伊”,维族至今仍用这一称谓,据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但是,许多历史资料与书籍的记载都是说唢呐源于波斯古国、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才传到我国的中原地区。多少年来,唢呐一直被认为是外来乐器,但据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民族的有关专家考证,他们那里公元六世纪才有唢呐。由此看来,我们国家的唢呐比波斯古国早了三个世纪,唢呐应该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民族乐器,这段历史应该重写。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中国普遍应用。明代武将戚继光(1527~1587)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较详细的记载见于明王圻编《三才图会》(1607年刊)。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而今,唢呐不仅在各种戏剧、歌舞中领奏、伴奏,而且还是一门非常出色的独奏乐器。还常与锣鼓结合演奏,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尤其是在我国民间的大型庆典、节日、红白喜事等场合应用相当频繁。由于唢呐的情感丰富、表现力强,适用面广。所以在我国民间的各项社会活动中深受欢迎。

由于这门乐器受地域、环境、人文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大致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别。建国以后,有关唢呐的教学与教学方法、演奏风格、流派、技巧等方面的论文与书籍发表了很多,这对唢呐的教学与学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些文章中有关民间唢呐流派的文章虽有涉及,但还不深入,笔者在多年的吹奏乐器教学中发现,在唢呐的南北两大流派中,还有几个非常细节,又不太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唢呐的教学与演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现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持法的不同点

(一)南派持法的特点

我国南方的民间唢呐的持法不太讲究,比较随意(随个人喜好可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也可以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绝大部分采用上五下三的持法(若左手在上,左手的五个手指全按孔,第五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第四、五、六与第八孔,大指按第七孔;右手的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1、2、3”孔;若右手在上,右手的五个手指全按孔,第五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第四、五、六与第八孔,大指按第七孔;左手的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1、2、3”孔)。这是目前南方的民间唢呐普遍的持法。

(二)北派唢呐的持法特点

北派唢呐的持法相对南派来讲要严谨,主要体现有两大特点:一是绝大部分都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二是左右手的手指的分工很讲究,基本上都采用“上四下四”的按孔方法(上下两只手各按四个音孔)。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即右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与第四孔。左手的无名指、中指、大拇指分别来按第五孔、第六孔、第七孔,食指按第八孔)。若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手指的分工基本上都是上四下四,很少见到上五下三的持法。

(三)南北唢呐持法的原因分析

1.南方唢呐持法的原因

南方的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上五下三的持法呢?笔者认为,这种持法有一个突出的优势,采用了竹笛的指法来演奏唢呐。因为南方的民间吹打乐队里讲究一专多能,懂得吹竹笛的人,用竹笛的指法来学吹大唢呐要不了几个小时,基本上就会掌握大唢呐的吹奏方法。因大唢呐比小唢呐气息流畅,容易掌握。加之竹笛的很多演奏技巧跟唢呐是相通的。如:吐音(单吐、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倚音、滑音、等技巧基本上是一样的,尤其是下把位右手的指法上的“5 6 7 1”(以筒音作“5”第三孔作“1”为例,后面的举例都是以此调为例,不另作说明)四个音指法完全是相同的。另外,在嘴劲、风门以及气息的运用等方面,这两种乐器也大致一样(如从低音到高音气息都是由缓变急的过程,嘴劲是逐渐加大的过程,风门是由宽变窄的过程)。而且都属于八度超吹乐器。只不过它们的发声原理不同而已(竹笛属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而发音。而唢呐属气流通过哨片引起管柱振动发音)。由于唢呐比竹笛多了两个孔(第七孔与第八孔),在转调方面比竹笛要方便一些,人们就利用纯竹笛的指法来演奏唢呐,十分方便转调,如:C调唢呐转D调,只要往上移一个孔。即用右手的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第二孔、第三孔与第四孔,第五指(小指)始终打开不按孔。用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第五孔、第六孔与第八孔,大拇指按第七孔。这样,按竹笛的指法来转调,即不需要更换指法,又十分方便转调。而且每一个调性的唢呐都能按这种方法转一个比本调高一个大二度的调。但要注意第八孔的气息的控制,若气息难以控制的唢呐,还需将第八孔开半孔。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南方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他们虽然没有系统的学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但他们经过长期的音乐实践,能活学活用,把吹奏乐器的转调知识与指法能协同运用,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北方唢呐持法的原因

北方唢呐持法采用上四下四,而且基本上都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针对这两大特点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北方的这种持法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与才能。这种持法主要是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考虑的:1、采用上四下四的持法因两只手手指的分工比较均匀(两只手各按四个孔),演奏快速的四十六分音符的连音与双吐非常自如灵活。2、由于唢呐的喇叭在下端,若演奏大唢呐,下端有一定的重量,从演奏的持久性的角度来考虑,由于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右撇子(右手有劲一些),所以都采用了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至于转调,北方持法也可以采用南方的纯竹笛指法(始终打开第一孔,第五指不按孔),也可以用竹笛的指法转一个比本调高一个大二度的调。北方的这种持法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便于今后演奏改良唢呐与西洋的木管乐器,因西洋木管乐器在制作上就规定了只有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二、哨片材料的异同点

由于唢呐流传广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不同规格、不同演奏风格的唢呐,不同唢呐在哨片的选材与制作方面也各有不同。而哨片是唢呐的发音体(声源),因此它的质地优劣、软硬大小、制作加工是否得体、匹配选用是否得当,对唢呐吹奏质量影响颇大。目前,绝大多数唢呐演奏者都是使用芦苇材料来制作哨片。我国地域广大,芦苇生产地虽然很多,但各地的芦苇受气候条件的差异,材料的质量与性能又不尽相同,况且不是所有的芦苇都适宜作哨片的。一个唢呐哨片是否好用,主要取决于原材料芦苇的质量优劣。而我国民间的唢呐哨片绝大部分都是就地取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哨片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唢呐的演奏水平与效果。

(一)南方哨片材质多 参差不齐

南方民间的大唢呐普遍都采用芦苇制作哨片,但也有用虫窝、麦秆作为原材料的。由于南方地区处在冬季较暖和,夏季高温多雨的(雨热同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从地理学上来分析,这一地区虽然同处在一个温度带,但降水与气温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如长江至秦岭淮河之间为北亚热带(在此区域降水相对要少),长江至南岭之间为中亚热带(在此区域降水相对适中),南岭以南为南亚热带(在此区域降水相对最多)。气候、土壤等的差异,导致同一个温度带的材质产生了差异。

1.芦苇杆

南方的芦苇大多粗大质体厚,这种芦苇材料制作哨片发音暗淡,反应迟钝,抗疲劳的能力较差,不耐用。由于芦苇粗大,很难选到小唢呐的哨片材料,加之采集芦苇的季节正逢当地的雨季,因采下的芦苇还要放在锅里干蒸,干蒸后要晒干,晚上还要放在室外打露水,这样要反复一个星期。若遇上天气不好,芦苇材料会发霉烂掉。经过多年的实践证实,南方只有安徽的芦苇为最佳,因弹性和韧性都较好。

2.麦秆

作为替代芦苇的材料,麦秆哨片的质地、性能有其优越性,而且麦秆适合做大唢呐哨片与小唢呐哨片的材质都有。如南方潮州等地的唢呐哨片是用麦秆所作,其声委婉细腻悦耳动听,哨片反应灵敏;四川省苗族木制大唢呐,哨片为野麦秆所作,而且作工十分讲究,要在野麦子含苞时采摘,摘下麦秆要在锅里蒸上九次,再放室外用露水打湿九次方能作哨,野麦秆所作的哨片演奏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3.虫窝

南方民间还有很多地方的小唢呐使用的是一种虫壳特制的哨片,也是最有特色的哨片。这种虫壳通常生长在中亚热带海拔较低的丘陵地区的油桐树上(果实用来榨油,作油漆用途),这种虫壳的长短大小约火柴棍一样,两端大小悬殊,大的这一端(端口)与虫壳的内壁上有蚕丝状物质,小的一端尖(尾部象刺,有一小孔,虫蛹作排泄用),由于虫窝体质小,只有适合做小唢呐哨片,不能做大唢呐哨片。每个虫壳里有一条虫蛹,虫蛹的头朝着大的这一端,可以倒立行走,行走时蛹头伸到端口贴住树干或树叶,但行走的速度非常缓慢,它们以树叶为食。一般在七八月摘下虫壳,选择咖啡色的虫壳较好(颜色偏红一点的),这种颜色的壳体质软、体薄,韧性好,哨片反应灵敏,发音明亮且不易开裂,经久耐用。虫壳带黑色的壳质较硬,发音迟钝,音色暗淡,制作时易开裂,也不耐用,而且只能做扁形的虫壳哨片,这种哨片演奏十六分音符的双吐时,哨口容易闭口,造成双吐不清楚。要想选到很理想的虫壳是非常困难的,单从颜色来判断还不行,还必须大小要适宜,通常以尾部插入芯子内露出芯子口(约8毫米左右)为最佳。以质体最薄又软的为最好,因这样的虫壳可以加工成原样的哨子(虫壳的形状没改变),圆虫壳哨子演奏十六分音符的双吐反应非常灵敏,筒音不易闭口也无杂音。这种虫壳哨片虽然很难成功,但成功一个能用很久,而且虫壳哨片不受气温变化与干湿程度的影响,发音与音准都很好,是最理想的小唢呐哨片。制作哨片时,首先要将虫壳内的虫蛹掏出来,然后再把虫壳口与虫壳内壁的蚕丝状物质全部刮干净,再剪掉尾部的多余部分(根据芯子的大小来剪),剪掉后尾部能插入芯子内,然后边磨边试吹,一直打磨到筒音能容易发出,高音不太费劲为此。并不是象有些书本介绍的只是少数民族地区将大小适宜的虫窝掐扁,作为哨片使用的,其实,中亚热带的汉族地区有很多人(包括笔者)都用虫窝哨片。遗憾的是,由于大气的污染与森林的过度砍伐,这种虫壳现已基本面临绝迹,很难找到。

(二)北方芦苇材质丰富

北方因地处半湿润地区,芦苇的杆相对南方要细、材质要薄、发音亮、反应灵敏。各种调性哨片的材质都容易找到,目前大部分选择山东、河北、辽宁等地所产芦苇作哨。不过,北方民间芦苇唢呐哨片也存在不足的一面,韧性较差,易开裂。芦苇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注重了选用淡水和咸水汇合的地方或盐碱地所生长的芦苇。通常在选中的芦苇中在作哨片前还要作进一步的筛选,基本上都选用薄而具有弹性的芦苇做哨,这种芦质的哨片发音灵敏而清脆。

三、兼容并蓄,提高唢呐演奏质量

由于南方的持法具有随意性,而且普遍都采用上五下三的持法。这种持法运用笛子指法,虽然具有入门快的优势。但美中不足的是一旦演奏快速的四十六分音符的双吐与连音时就没有北派上四下四那么方便灵活。所以目前音乐学院在持法方面把关较严,考生在报考唢呐专业时,都规定要求是上四下四的持法,一般不招收“上五下三”持法的学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北派唢呐的演奏水平普遍高于南方。除了北方普遍使用D调高音唢呐调性的因素之外(D调便于演奏各种技巧与模仿鸟鸣),其中持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南派应接纳吸收北派持法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唢呐的演奏技能。

南方芦苇哨片的材质除安徽的芦苇材质好之外,其余的芦苇的材质普遍较差,但南方有替换芦苇的材料。如四川与广东潮州的麦秆材质制作的哨片,反应灵敏。音色非常优美,南方的小唢呐的虫窝哨片虽然难以制作成功,但非常经久耐用,而且抗温差与干湿程度的能力都很强,在唢呐材质与哨片制作方面,北方也可以借鉴使用南方安徽优质芦苇制作的唢呐哨片,尤其是虫窝哨片,使唢呐的演奏技能更进一步的提高。

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民间唢呐在持法与哨片方面的异同,把握唢呐的持法和哨片与唢呐演奏效果的关系,尤其是南北不同流派唢呐的相互融合,并在训练中加以运用,可以明显改善唢呐的训练和演奏效果。

参考文献:

[1]焉树芬,盛雪,张竹岩.《民族乐器概论》.航空工业出版社

[2]梁广程 潘永章.《乐器法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3]张云华.《跟我学唢呐》.湖南文艺出版社

[4]袁静芬.《民族器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5]赵宴会.《笛子演奏与教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建庄,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表演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法 竹笛 唢呐教学 民族乐队与西洋乐队排练。

上一篇:论中国艺术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 下一篇:从“吴碧霞现象”看多元化的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