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创业:易贤忠的快乐创业之道

时间:2022-08-31 08:14:06

名人与创业:易贤忠的快乐创业之道

不论何时何地,易贤忠总是乐呵呵的,即便面对媒体也从来不打官腔,同时还能侃能逗,让别人也由衷大笑、心神舒畅。据说,他的这种性格就是其旗下的著名品牌“七喜电脑”、“HEDY(Happy Every Day)”等的来由。

谈及快乐的源泉,易贤忠坦言三大要素:对人讲信用;做事专注;“求精”的乐趣。

信用:半夜两点敲开“债主”的大门

1959年,易贤忠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1982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下属的企业,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

在国企里工作了近十年,他除了成天快乐地“猫”在实验室里,还在这里结婚、生孩子。尽管夫妻二人工资加起来还不到700元,易贤忠却过得知足开心,直到生活逼迫他做出改变。1991年初,因女儿患病,治疗需要花一大笔钱。当时的国企,医药费申报程序繁琐复杂,易贤忠处处求人之余,才体悟到“看别人的脸色,比不上自己手中有钱”的道理,决定“下海”赚钱。

1991年7月16日,易贤忠离开企业。那时恰逢广州南方大厦停业装修,需要一批节能电子镇流器。因为在这方面是行家里手,别人报价30元,易贤忠报27元。结果接到了大厦500个电子镇流器的订单。制作500个电子镇流器,对华南理工毕业的易贤忠来说并非难题,但5000多元的材料费在他眼里无异于天文数字。情急之下,他骑着破旧的嘉陵摩托直奔中山市小榄镇,找到一个卖电子原材料的老板,请求老板赊货给自己,并保证3天内还钱,最终赊到了5000元的电子元件。

带着原材料,易贤忠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在客厅内苦战了两个通宵,500个电子镇流器完成了。他按期把货交给了南方大厦,拿到第一笔收入。而这天正是他向电子原材料老板许诺还款的期限。几天来为赶工基本没睡的易贤忠,顾不上休息,连夜又开摩托车赶往中山。到老板家的时候,已是凌晨两点。睡眼蒙的老板看着易贤忠递上来的材料款,有些惊愕又有些感慨地对他说:“你明天还我也可以的,不用这么拼命。不过,为人做事,还就得要你这种劲头!”

这笔生意,易贤忠在三天内净赚了8000元。之后三个月内,他赚到了14万元,相当于他过去30年的工资。同样是在这短短的三个月中,他恪守信用,按时交货、按时还钱、说到做到的处世原则,很快让他在圈子里有了点小名气,为以后大展身手打下了基础。

专注:“一根筋”作风

初创业取得成果,易贤忠在广州番禺办厂,继续从事电子镇流器生意。另一方面,他开始涉足IT领域,刚开始是做国外品牌在国内的商。从小品牌到国际著名品牌(如SONY等),生意越做越大。

做也能做大,易贤忠靠的是员工眼里的“一根筋”作风。他认准了一个品牌,就会很专注地做这个品牌的。比如索尼的软驱刚刚进入中国,易贤忠就成了它第一个,直到这种产品退出市场前还在做;而直到现在,他仍在为索尼光驱做。做三星的硬盘也是这样。在此期间,有许多同类产品曾找易贤忠,都被他拒绝了。他说:“为别人的品牌做就好像两口子结婚,有一个互相体谅的过程。如果大家都差不多为什么要换?我们需要的是持久的合作,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

除了对产品及合作伙伴的专注,易贤忠在经营作风上也很“一根筋”。他始终要求手下做生意要按章程、按程序,合情守法。曾有员工问他:“为什么不能灵活一点?”

易贤忠答:“我教你灵活,我教你骗别人,也就是教你骗我。”

正因为有这种“古板”的经营方式,易贤忠在一次演讲中很自豪、很慎重地告诉大家:“我的第一桶金是绝对干净的,我现在的几个亿也都是合法赚来的,一分钱也没有偷过,每一分钱都能经得起检验!”

通过为SONY和SAMSUNG做,借助这两个国际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和巨额的市场投入,易贤忠以最小的成本为自己建立起了强大的营销网络。通过几年商生涯,做事“一根筋”的易贤忠熟悉了渠道,也积累了资金和经验,同时也拓展了人脉,在世界IT业界交了许多朋友。从各个角度来说,他认为让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成熟了。于是在1997年8月,易贤忠创立七喜电脑有限公司,并于这年11月推出“HEDY”电脑,华丽转身成为品牌机制造商,拥有了自主品牌。

求精:“成本剃刀”

早期的七喜电脑与其说是品牌电脑商,倒不如说是集配件供应商、商、销售商和品牌机制造商于一身的“四不像”。但这样的“四不像”却充满了竞争力,或者说,这是易贤忠在长期做过程中精心构建的一个颇具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利用这个结构,七喜电脑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全国销售网络建设。而当时,易贤忠手下的营销人员还不到30人,营销效率在全国同行中最高,营销费用在同行业内最低。因此,易贤忠并不舍得放弃赖以发展壮大的事业,他是要一手做品牌,一手做,两手都要硬。

1998年,在风起云涌的PC市场,易贤忠办成了两件大事,一是成为了索尼电脑周边设备的全国总,二是带领七喜电脑撬开了华南地区的校园市场,并从此在华南地区悄然扎根。

作为后来者,七喜电脑如何与那些国际品牌和国内的联想、方正等竞争?易贤忠认为要靠物美价廉。如何才能让七喜电脑物美价廉?那就要控制成本。为此,易贤忠提出了著名的“成本剃刀”的理论,要求从各个环节节约成本。

首先,利用优势采购零部件。由于长期SONY周边设备和SAMSUNG硬盘等,易贤忠跟零部件生产及销售各方面关系资源丰富,采购时大大节省了成本,从第一“刀”就剔除了批发环节的资金损失。

其次,从买到造,独立制造电脑零部件。2000年,七喜电脑投资5亿元在广州黄埔开发区兴建占地12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和科研大楼,并在这里自产“大水牛”机箱、电源等,大大压低了品牌机配件成本。以“大水牛”为品牌的这些电脑配件除了自用,还在DIY市场上销售,更加降低了边际成本。

第三,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品质。成本、品质和服务,是一个成功品牌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易贤忠像重视成本那样重视品质,或者说,他认为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其实是一回事。他的理由是,“你是个品牌,肯定得有售后和保修等服务吧。如果品质不过关,那售后服务麻烦可就大了,必然导致服务成本飙升。只有品质好,才能降低服务成本……”他这个“很势利”的成本与品质理念,被业界认为是经营哲学的一个重要论断。

第四,在服务客户方面,易贤忠提出“用户无责任” 的口号。他让公司的人都唱一首歌《都是我的错》,意思是产品万一出了问题,用户绝对无责任,“都是我们的错”。

第五,“卡住价格,缔造最好的性价比”,是易贤忠为七喜电脑制定的理念,他和公司一直坚持着这个理念。这些简单的理念,朴素却又蕴含着哲学,使七喜电脑迅速崛起:2000年,七喜电脑全面进军西北、华北市场,销量进入全国前8名;2001年,七喜年销售额超过18亿元;2002年,七喜成为位列中国前五名的自主品牌电脑商。2004年8月4日,“七喜股份”以中国首家民营PC企业的身份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随着七喜股份上市的一声锣响,易贤忠在那一刻成为身家5.3亿元的亿万富豪,而他手下及合作者中一批“七喜股份系”的千万富翁也随之浮出水面……

易贤忠曾说,“做企业让我更快乐,我就做;如果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和烦恼,我宁可不做”。从他控制成本“精益求精”的态度,不难看出他是在享受“求精”或曰做生意的乐趣,而不是被生意的烦恼所左右。2011年11月面对镜头,易贤忠仍旧乐呵呵的。他有理由快乐,企业获得的“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全国民营科技创新企业”、“广东省百强企业”、“广州市优秀私营企业”等荣誉,是他快乐的一个理由;每年25个亿的销售额、国内五大PC品牌之一和主流电脑配件供应商的地位,也是他快乐的理由;他一手打造的“品牌运营+自主制造+国际分销”的独特运营模式,以及企业由此获得的独树一帜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他快乐的理由。

上一篇:对话网商 第2期 下一篇:“最离奇”网店:“写字说梦”月入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