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里的空间设计

时间:2022-08-31 05:27:34

书籍设计里的空间设计

空间是书籍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书籍形态本身就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存在,包括书籍的广度、深度以及延展空间。空间是构成书籍内容存在的物质条件,通过对空间的细分可以界定视觉要素的位置、方向和次序,构建阅读的视觉流程,丰富书籍形态,提升阅读品质等。书籍的特殊结构决定了空间在书籍设计中包含三层概念,首先是以页面为基准、印刷为基础的二维设计。其次,是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实现的 2.5维设计。再次,是以书籍形态为基础的三维设计。

一、二维平面中的空间

在同一书页中,诸多视觉要素之间会形成相互作用的整体,并同时具备以下关联。首先,每一个要素都处于同一平面之中,从而形成平面投影形式的排列关系。其次,它们在视觉上构成趋向于三度空间的排列关系,达成以书页平面为基准的视觉纵深效果。两种关联的结合,最终构成书页上的空间效果。因此,广度和深度达成书籍设计二维平面中的空间构成。

1.广度,是以书籍承印媒介为基础,构成书籍平面可供阅读的视觉范围。除了构成承载书籍视觉要素内容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用以强调要素间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的范围。书籍的开本决定了书籍广度的物理范围,当书籍开本越大(在视域广度上,通常是以书籍对页为范围的),越需要对版面结构进行设计,调节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书籍发展演变过程中,书籍形态大致经历了从书籍原始形态的简牍、过渡到经折的形式直至册籍等几个阶段,可以说今天的书籍形态是由卷轴形态发展而来,原本书籍(卷轴装的简牍和帛书)的最大广度,被分割成单页,集合成册。但因为页面的前后关系,内容的承上启下及翻阅的动态结构,构成书籍广度上的隐性延伸。

在书籍形态中,书籍的广度是逐级划分的。首先,一组空白书页(对页)构成了二维平面的物质基础,并划定了空间在广度上的最大范围。其次,就一般书籍而言,是一个比较隐性的平面———版心,版心与书页建构了版面在二维空间中的基本格局,随后作为内容的所有视觉要素都将以此两个框形为基准排列,并为二维空间的纵深界定层级。由此,随着设计元素的导入,版面的二度空间将产生形状、广度和深度的变化。

在广度拓展上主要分为视知觉上的拓展与物理拓展两类。前者是设计要素不脱离书籍的开本,利用书籍广度的隐性延伸,通过对视觉要素的组织安排达成视错觉。例如,原研哉设计的《无印良品》,插图贯穿整个跨页,并在两个外书口出血,加强了图片在视觉上的广度;物理拓展,是指在原来开本的基础上放大阔度,主要是以拉页形式出现,从书籍的体态关系上更倾向于书籍在三维结构上的拓展。

2.深度,指与平面垂直的视觉纵深,用以强调要素间的前后位置关系。因印刷的所有要素均在印刷媒介的同一平面,所以在要素相互关联中,是以承印媒介的平面为基础,呈向下的视觉效果,因此称作“深度”或“纵深”。

二维版面深度的建立主要依赖要素间的图底关系达成。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凡是被封闭的面都容易被看成“图”,而封闭这个面的另一个面总是被看成“基底”。面积较小的面总是被看做“图”,而面积较大的面则总是被看做“底”。图底关系简单理解就是哪一要素首先被看到,或是视觉更突出,这些不但有助于构建版面空间层次,同时还可以编辑阅读的视觉流程,从而促成清晰、顺畅的阅读。一般情况下视觉要素不是单纯、孤立的个体,往往同时具备多个图形因素,因此要素彼此间更多的表现为以平面投影形式的排列关系:重叠关系、大小关系、虚实关系、色彩关系,以及通过透视法对三维视觉再现形成版面深度。

此外,通过对材料、新技术的使用也可以拓展二维平面的空间,丰富阅读体验。自从纸张出现,纸就成为书籍构成的主要材料,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书籍材料也得到了空前拓展,甚至不限于纸本身,包括塑料、金属、木材等相继被运用到书籍设计上,例如《Impossibles possibles》的书页设计,采用了具有镜面反射功能的特种材料,使页面内容与阅读者的影像重合,同时丰富了元素内容,也进一步拓展了空间纵深。

3D技术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为书籍的二维页面向虚拟三维形态拓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就二维设计而言,长期以来视觉层次空间的建立只能基于物质平面向下发掘,在印刷设计上建立空间次序,较很难突出平面。而在平面介质上绘制的3D图形,通过红蓝眼镜观看,呈现3D虚拟空间,为平面开拓了全新的局面,大大丰富了阅读体验

二、2.5 维空间

书籍的2.5维空间设计,主要依赖于对特殊工艺与材料的应用。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一)以书页平面为基准使设计元素分别向上或向下延伸,通过压印、粘贴、缝制等实现设计元素在物理上突破印刷载体的平面。传统古籍的书帖就是将写有书籍名称的书帖粘贴于卷轴背后或书籍的封面之上,形成一定的空间层次,简洁素雅,构成书籍2.5维设计的较早形式,并沿用至今。例如张志伟先生设计的《东瀛美文之旅丛书》,绕书脊粘贴质地独特的纸张,丰富书籍质感,传达独特的书籍气质。早期雕版、活版书籍均属于凸版印刷,纸张承印部分在压力作用下不同程度上向下凹陷,产生视觉与触觉层次。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今日书籍印刷普遍应用平版印刷技术,原来的凸版则转化为对某些设计内容效果的追加而设计,与此相应的还有凹版、UV 等,均可形成 2.5 维空间。

(二)借助书籍形态和结构,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掀页、遮叠、推拉、旋转等构成书籍页面的2.5维空间。这一设计不但可以延展书籍的形态,丰富读者阅读体验,同时还有效增强了读者与书籍的互动性(或者说是读者与设计者的互动),基本形式如下:

遮叠,指书籍同一页面一部分通过折叠或者粘贴遮盖部分内容,或页面之间因面积关系出现的部分遮挡,从而造成的空间层次。如《时装时刻》的书页设计,就是在部分书页上另外粘贴一层结构,同时又可以翻阅。事实上在书籍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龙鳞装就属于这一装帧结构(将写好的书页,逐次相错的粘贴在卷子上,阅读时展卷、翻阅,形成古籍中较为独特的阅读形式)。再如《极限运动》艺术的封面设计,在封面叠压的互动中隐、显书籍的内容。使阅读变得饶有趣味。

透漏,包含两种形式,一、指通过模切工艺形成页面部分上的镂空,从而透叠下页的内容,造成物理空间变化,丰富视觉层次,同时也属于版面交互性内容。二、部分书籍的某些页面,运用透明、半透明材料作为印刷介质,在书籍结构中,注重页面前后因透迭产生的层次感,使读者在翻阅过程中感知单体版面样式与叠加构成的样式所产生的强烈对比,以及由此带来的阅读互动性。

此外,借助书籍自身的材料和形态,采用模切工艺,通过折、塑,造成的 2.5 维空间结构。例如,在《吕敬人书籍设计二号》内页中借助书页夹角,通过模切、外翻形成的“吕”字立体结构。

三、三维空间

从形态上讲,书籍是五面体以上的形态,是占据一定三度空间的客观实在,当设计着眼于书脊与书口时就已经在重视书籍的三维体态关系了。例如吕敬人的《梅兰芳》,《360》杂志的书口设计不但充分利用了书口的结构特点,同时也强化了书籍的维度特征。再如刘顺利《我做和尚》的书籍形态,采用了从封底到封面在宽度上分级缩进的方式,使整本书籍的外在体态呈梯状结构分成几个部分。书籍的三维体态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立体形态,而是包括封面、扉页、目次、正页等多页面以特定结构编辑一处的有机整体,可以开合、翻转,因此,在书籍的三维设计中就不限于书籍的体态。例如《用镜头亲吻》通过页面模切和透叠,形成书籍整体形态的局部凹陷,营造镜头伸缩效果。吴勇设计的《中国印》一书,在衬页上设计“鸟巢”外部图形结构的镂空,通过书芯的整体模切,形成象征场馆的页面结构,不仅构成新颖的书籍形态,同时明确的反映书籍主题。“拉页”便是突破书籍形态最为简单的形式,因为书籍结构特点,一个整体的内容必须分割分配到多个页面当中,当读者翻阅书刊时,最多只能同时阅览一个对页,但有些题材最好安排在一个水平面上,如地图、时间性图等,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的完整及页与页之间设计的连贯性,此时拉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再如,《+rosebud no.3无意识的文本》在书籍结构中分离出来一个副本,副本“是从主体中衍生出来的生命体,因为小书是主体主题内容的延展,既独立又有关联”。其书中有书的形式,无论是形态还是内容均突破了单体形态的维度特征,对营造书籍趣味,编辑书籍内容具有一定意义。

此外,立体书的设计也是突破书籍三维体态的重要形式,其立体本身是依附于常规书籍结构中的特殊结构,读者在翻阅过程中,内容脱离于书籍平面而形成体态造型,以立体直观的三维场景表现内容,使读者更容易深入到情景中去阅读和了解内容,这一形态特征进一步提升了读者与书籍的互动,是对书籍形式与内容表现的双重延伸。

四、小结

平面的突围,不仅是对一些设计要素的编排和对平面构成的理解,还有赖于印刷技术、制作工艺、承印材料等的综合运用。今日书籍通过二维、2.5维、三维几个维度的设计,使阅读不再局限于以往平面阅读方式,在不同程度上突破传统阅读的感知体验。

对书籍而言,空间的意义不同于绘画,在于能够通过空间更好的组织信息内容,布置视觉元素在空间上的位置,编辑视觉流程,从而更好的为阅读服务。形式并非设计所追逐的根本,内容才是主宰形式的灵魂。本文所言的平面突围和空间拓展是有内容的和意义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空间深处,绝非是无物的空洞,而是为内容的自由奔放留有空间,给阅读的遐想驰骋留有空间。例如原研哉的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节目册设计,2.5维的设计和材料、技术的运用,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关于冰雪的记忆,和熊熊燃起的圣火给人的温暖。

上一篇:书籍设计艺术体现形式 下一篇:酒店人性管理强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