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训练序列面面观

时间:2022-08-31 02:04:42

高中作文训练序列面面观

如何构建一个经验型的、局部的、灵活的、个性化的、可供实际操作的写作教学系统和训练系统呢?已有的国内外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许多老师在这方面进行过探索和实验,笔者对一些常见训练序列稍作总结梳理。

(一)写作知识序列。该序列是依据写作学知识,按照一篇文章的内容和外部表现形态排列作文教学的序列。如题目中心材料结构表现手法语言,或记叙说明议论等等。这样的序列多以知识讲解传授为主,很难实现培养作文能力的目的。知识,是人们根据文章的存在概括出的文章的本质、特征之类, 拿来指导学生具体作文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缺乏指导意义。学生作文能力的养成也不是接受了相关知识就能实现的,即使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文章学知识,也未必会写文章。再者,文章学知识细碎繁杂,不一而足,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系统传授。其实,该序列在小学阶段进行,让学生获得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可能是比较有效的。

(二)写作流程序列。有人认为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有了写作知识和技能,也就能写出好文章。基于这种认识的写作训练一般以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写作知识技能为线索来安排训练序列: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行文修改。有的从写作经验入手,由文字、材料、新意、修改、个性五环节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写作。有的先进行观察体验,再构思立意,最后进行语言表达。福建永安一中“作文阶梯式训练”课题组形成了作文阶梯七步法:定点、激趣、导法、示例、练习、反馈、拓展。通过训练使大多数同学养成了五个好习惯:认真书写、善于积累、积极练笔、精心构思、反复修改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该序列在教学指导中呈现流程:写前指导(含写作方法,例文导路),写作训练,讲评交流,总结反思。这个训练序列主要针对命题作文写作过程训练写作技能,它不能解决学生作文内容贫乏的问题,也不适宜做支撑起整个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训练序列。

(三)文体训练序列。该序列按文体知识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交叉的散文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展开写作训练。这种文体渐进的序列最初由梁启超提出,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也符合文章写作由易到难的一般规律。其特点是重视各种文体写作规范的教学与训练、模仿,特别是操作性强,容易见效,学生写作有较强的文体感。这种序列对目前的作文教学理念“淡化文体,突出表达”有一定补充效果。但是,“淡化文体”不是说“不要文体”,而是淡化“单一命题的单一的文体要求”,在同一命题下,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体,但一旦选定了这个文体,就需要强调这个文体的规范。记叙文,以情动人,关键在选材,强调细节和场景;议论文,以理服人,关键在思维,突出语言单位。规范的记叙文是“一人一事一情”,在800字左右的记叙文里,能够刻画一个人,写好一件事,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规范的议论文是“一事一议一思”,就是针对一种现象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集中表现一种思想。当然,学生的创意作文、个性作文,是不能以“规范”来约束的,这样的作文未必不是在创造一种新的“规范”。

(四)思维训练序列。人们认为,写作是一个思维过程,写作实际上是“记录”作者的思维过程和成果,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也就能写出好文章,也就能获得写作能力。基于这种认识的写作训练一般以学生思维发展的智力层次作为写作训练的序列阶梯,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其显著特点是丢掉了以作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作文教学的基本依托的传统做法,对于端正文风,提倡言之有物、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等起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河北的特级教师栗宜民就直接提出了“思维能力论”。思维训练的指导主要形成以下五种递进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素材的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想象联想的能力——辩证概括的能力。扬州中学的蒋念祖带领的团队也对该序列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五)素材积累序列。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一般意义的写作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和输出的过程。作文指导训练比较多地集中在“输出”这个环节上。如何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对如何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加工材料等等,则缺少必要的训练。于是,依据学生所接触的生活内容,甚至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安排作文教学的序列。如有的把学生的生活分成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人生、我与文学、我与文化七大块,分块积累;有的把生活主题切分成块,如读书、勤奋、毅力、道德、理想、环境等;有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实践活动与写作的联系进行训练指导,大致形成“训练内容三大块”:学校生活——记叙,以热爱之情去描述、赞美,议论用发展的观点比较、思辨;家庭印象——记叙,以理解之心去记叙、深思,议论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启迪;社会现象——记叙,以讴歌之笔去描绘、宣传,议论用辩证观点论述、展望。这样的序列更多参照的是作家创作的思路,忽视了中学基础教育的特点。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学生的生活区间是家庭学校一条线,不可能亲身接触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老师也不可能过多地领着学生走出校门去观察体验生活。只重内容忽视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容易把语言表达变成说教。

(六)读写结合序列。这是一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也是较成熟的经验,多年来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实施着。这种序列,把阅读吸收看做学生感受生活、积累生活的手段和源头,把每一篇精美的文章看作模仿的例子,在对原文的熟读揣摩中感悟生活的意义,启发作文的方法技巧。有的还把读写对应起来教学,从读学解题,作文结合练审题和拟题;从读学归纳中心,作文结合练怎样表现中心;从读学分段、概括段意,作文结合练拟写作提纲;从读学区分文章主次,作文结合练怎样安排详略;从读学捕捉中心段,作文结合练怎样突出中心;从读学品评词句,作文结合练遣词造句等等。这种方法把阅读领悟、模仿借鉴结合起来,既积累生活,又积累语言,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足之处是课本选文的内容形式很难和作文表达的过程规律吻合,一册书学完,难以形成完整的序列,学生大脑中构不成网络。模仿借鉴需要对原文熟读精悟,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学生对一篇课文往往读三两遍而已,不能熟读成诵,课文不能被熟练掌握,营养就不能被较多地吸收,大脑中没有课文的“影印”,就不能灵活地借鉴指导,容易流于生搬硬套。

(七)动态生成序列。这种序列是针对学生作文的情况灵活安排。事先没有确定序列,而是在对学生作文的批阅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这种看似无序却有序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症下药,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王栋生也认为最有效的写作教学,是在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获得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后,在他们“爱写”以及“能写”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只是和我们的教育现状还有距离。这种教学要求教师能居高临下,熟练自如地驾驭作文教学过程,了解熟悉学生,指导有方,而我们大部分老师还很难做到这一点,尤其对一些年轻教师,他们更渴望有可依循的教材。二是要求因材施教,对学生面批指导,但可惜我们的班额动辄四五十、五六十人,“面批”很难做到。

(八)修改训练序列。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有必要安排一个科学合理的训练序列,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一般分三步完成:“指导式评点——训练式评改”(教师批阅学生的作文,采取点评,设计一些类似阅读的思考题,让学生在完成思考题的基础上来评改自己的作文),“示范——互评——自改”(参照评价指标,针对训练目标,由教师指导评改一篇或几篇学生习作,作为示范然后由学生模仿,评价同学的习作),最后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写作——自评——自改”。互评,首先是给学生分组,指定一名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然后由学生任意报名参加;其次是小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评改作文。老师公布当次作文修改注意事项,大致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求全面通读,改正错别字和不明确的标点符号;第二步要求就作文的中心是否突出进行评价;第三步就作文的选材和思想内容进行评判;第四步指出作文中语言上的优点,最后写上分数和总评,署上评阅者姓名。各小组评改完毕后,共同总结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把优秀文章推荐出来讲评。讲评之后是作文互评反馈环节,学生认真阅读他人修改建议,然后签署自己的意见对于他人的评价给予肯定等,最后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时注意结合他人意见找准自己的作文升格点认真修改,在修改中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系列作文活动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因此,它强调教师指导工作的有序和灵活。

除此以外,还有的是按写作的本质来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化:观察思考感悟作文。有的是按作文水平的梯度来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化:入格出格升格。有的是先放后收序列。有的偏向于作文动机系统,如高一年级着眼乐于作文,高二年级不拘形式作文,高三年级是富有个性的作文。近年有的新教材强调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以口语交际为辅,构建“以阅读为基础,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以口语交际为辅”的“三位一体”的写作训练序列。江苏省昆山市陆正乾等8位教师探索和总结的“中学作文高效率练习序列”,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作文练习的综合性特点。山东诸城市教研室李忏构建的“目标序列”作文训练,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各位同仁探索的作文序列和方法,异彩纷呈,各有千秋,虽尚需检验、改造、打磨,但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对一线教师而言,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师所长权衡利弊,尽可能科学地依照某一角度切分,找到适应于自己教学的简便又易行实用的教学序列。对研究者而言,更应从一线教师教学需要着眼,加强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作文教学序列研究。

作文教学的序列化不是作文训练的技术化,也不是作文的技巧化,而是要将作文规范化,讲求实用性、可操作性与科学性。推介一些写作的规范,如对于如何一事一议,可以先向学生明确引议联结的范式,避免学生写作的盲目性,避免文体的游离与混杂。作文序列以及安排的内容,应该删繁就简,不能面面俱到。序列和内容,应该是对一些有用的写作知识的“加工改造”,研究者或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先进的教育理论,把静止的知识变成动态的可操作的知识。序列中应包含可操作的步骤,学生能“拿得起”“用得上”。这个操作性知识是适度的,学生操作起来既有路可循,又不至于受到过分约束限制。

我们不要过于担心规范会限制学生的思路,学生的写作本身就是由常式到变式,从规范到个性,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一个跃进的过程。但学会规范是必要的,有了规范,“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才有基础。但是也要注意到,如果过分强调序列与指导,又将束缚学生的手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抹杀其写作兴趣,扼杀其写作个性。那么如何才能将二者的关系调试到最佳状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呢?首先,作文教学应该有一个和阅读并列的独立的序列,只是依附于阅读文本,难以构成较完整的序列。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很难把一篇篇前人的文章纳入到一个系统之中。其次,还需要两条训练“线”。一是读写结合的作文训练积累。课文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技巧、语言,都应该作为作文能力的营养材料训练吸收而为我所用。对课文的复述、改写,缩写、扩写,仿写,续写等都是必要的训练和积累的手段。这个序列可依据文本安排,可以有所侧重,理出一个简单的头绪。另一条线是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积累。无论是日记、周记、随笔各种形式,把所见所闻所感,自由写下来,作为另一个作文积累的仓库。三线并行,主线突出,以求循序渐进地达成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值得思考方向。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浅议如何有效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 下一篇: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