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8-31 01:36:32

中小城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京津周边的中小城镇参与协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面临要素外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治霾影响企业经营等挑战。提升中小城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需要实施绿色城镇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和品牌兴城发展战略。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小城镇 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得京津周边的中小城镇面临百年难遇的发展契机,是其摆脱贫困束缚、实现经济赶超战略、推动城镇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提升创新活力的关键动力。

河北省中小城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

随着京津冀经济、金融、环境治理和交通协同发展,京津周边的河北省的中小城镇由于地缘优势、资源成本优势、要素成本优势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和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涌现出了一批发展速度快、融入程度高的中小城镇,如固安、崇礼、白沟新城、三河、涞水等,为周边小城镇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毗邻京津的地缘优势和转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利益驱动,使得京津周围的保定、承德、张家口、廊坊、唐山地区的中小城镇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北京大红门批发市场的600个商户落户白沟,为白沟新城的传统商贸流通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涞水天鹅湖养生宜居小镇的建设为承接首都养老产业功能疏解奠定了基础,带动了资源在京津冀三地的高效流动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硬件环境。承接京津功能疏解,需要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京津周边的中小城镇需要补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短板。针对城镇财政实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心无力的困难,2002年固安县引入PPP模式,邀请华夏幸福公司参与固安城镇建设,政府负责公共服务质量的监管,华夏幸福负责对固安县城进行了以“产城融合”为目标的综合开发建设,使其经济从全省倒数成为名符其实的京南第一县。

园区经济做大产业集群,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为避免联姻失败,承接首都产业转移除了要把企业引入到本地,更需要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平台和载体。对此,固安、崇礼等城镇无一例外的大规模开展产业园区建设,借助园区经济做大产业集群,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初步显现。

城镇建设突出绿色,优化生态环境。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一直是中小城镇着力改善的重点。2014年河北省的COD排放量占京津冀地区的76.8%,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到80.5%。针对严峻的大气污染物治理形势,固安、崇礼、三河等城镇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二氧化硫、PM2.5等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

中小城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持续和深入,三地金融、商贸、产业融合质量进一步提升,使京津周边的中小城镇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后盾和基础。与中心城市发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相比,大部分中小城镇公共交通建设滞后,城镇间交通运输结构单一,铁路交通发展不足,多种运输方式之间有效衔接不足,难以分享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红利。究其原因,部分中小城镇位于山区,铁路、公路修建成本是平原的20至50倍,需要雄厚的财政实力做支撑。

承接京津转移产业的基础薄弱。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多数中小城镇未与中心城市形成合力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对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的基础较弱。以服装批发行业为例,河北虽然建设了一系列的服装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中心,但是产业规模小,市场凝聚力不强。

大气污染情况加重,限行停产等治污举措不利于企业正常经营。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一直备受诟病,2014年河北省COD排放量占到京津冀区域的76.8%,SO2 排放量占80.5%。针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物治理形势,连续数年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垫底的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邢台等中心城市陆续推出单双号限行、排污企业停产等治污措施,区域内工厂停产、工地停工,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地价、房价上涨,承接产业转移成本上升。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本跨区域流动性的增强,加之对未来京津冀经济发展前景的美好预期,京津周边的中小城镇国有土地出让金不断攀升,居民住宅、写字楼和商铺的价格日渐高涨。

提升中小城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质量的战略

实施绿色城镇发展战略。产业基础薄弱、基础建设资金匮乏、要素外流严重、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决定了未来河北省的中小城镇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沿袭传统城镇建设老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城镇建设需提上日程。

加强绿色城镇建设顶层设计。首先,引进外脑,利用世界一流的城镇规划设计团队,合理利用区域资源,着力打造G色生态环境,编制或完善绿色城镇发展规划。其次,完善城镇化建设质量考核指标。根据城镇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现有的城镇化指标体系中,构建绿色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突出绿色人居、绿色生活、绿色能源、绿色产业和绿色基础设施等,增加工业“三废”的达标率和处理率、二氧化硫单位面积排放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考核指标。最后,坚守承接产业转移绿色门槛,坚持环境优先原则,强化环评和生态规划等前置性的绿色行政措施,严把绿色准入门槛。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面对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中小城镇需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创新发展模式。首先,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科学合理引入PPP。固安将PPP模式引入城镇建设领域,解决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资金缺口大、公共服务供给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等问题,为其他中小城镇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打开了思路。其次,提高创新要素投入,推动创新产业发展。一直以来中小城镇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传统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带动,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中小城镇面临跨越式发展战略机遇,通过承接高新技术和产业转移,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推动本地创新产业的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中小城镇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对接合作平台的推介,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兴城,借品牌助力经济发展。首先,引进外部品牌。站在协同发展、资源优势互补的角度,制定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精准对接首都优势产业转移,延伸本地优势主导产业链条,如农产品精深加工、有机种植、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加工等,借助品牌经济效应带动资源和要素的流入。其次,打造品牌产业发展园区。调整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严格区分居民区和工业区,加强对城镇工业建设用地布局的调整,完善硬件设施,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品牌产业聚集区,使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最后,做大本地产业品牌。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整合本地优势资源和产业,鼓励和支持城镇企业加快推进兼并、重组、升级,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注册本地品牌,加强产业品牌建设,借助对接平台大力宣传和推广本地品牌产业。

(作者分别为石家庄铁道大学讲师;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气污染治理视角的河北省绿色城镇建设研究”(项目编号:HB15YJ018)和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基于低碳消费模式建构的京津冀雾霾治理研究”(项目编号:BJ2014098)阶段性成果】

责编/孙 美编/杨玲玲

上一篇:普法教育与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下一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优势互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