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对策

时间:2022-08-30 06:18:12

中考数学复习对策

中考日益临近,在复习迎考的最后时刻,怎样才能“烧好最后一把火”,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呢?

善于反思总结,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后反思、总结,才能进一步看透问题的本质,体会命题者的意图,优化过程,探索规律,形成自己的解题经验.数学复习中既要注重概念、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梳理, 更要关注题后的反思与总结, 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有些学生崇拜老师“列方程总是胸有成竹,添加辅助线总是马到成功,演算证明总是简捷而又灵活”,觉得自己课上也听明白了,可为什么做题时还是动不了手?这是因为听课仅是获取知识,动手探索才是运用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后,小结一般可以考虑下面几个问题:①清楚理解解题结构, 以便形成迁移.考虑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骤易出错,原因何在,如何防止.②重新评价解题方法,找出最优解法.考虑解题中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数学思想,想法是如何分析出来的,有无规律可循,有无它法.③分析重要步骤,以便抓住解题关键.考虑解题的难点何在,你是如何突破的,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这个结果,再比较哪种方法是本质的、最好的、简单的.④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变换,以便使问题系统化.考虑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有何结构特点,运用这些特征是否可以将条件加以改变,结论加以引申,题型加以更新,解法加以推广.

中考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为了全面考查初中学习情况,中考试卷常常综合有关知识,形成一个题目,但为了避“超标”之嫌,涉及的各部分知识目标要求相对不高,这是命题者的常用方法.由于在平时教学中,知识的综合是一个薄弱环节,所以从进入复习开始就要结合复习内容“每日一题”地捎带进行小综合训练,直至逐步进行大综合训练.

注重错题分析,学会对症下药

平时练习、测验后要分外留心做错的题,建立一个自己的“错题档案”,认真总结做错题目的类型和方法.要着重分析自己做错的题,找出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属于知识没有掌握牢固的,要及时补救,夯实基础;属于做题技巧没有运用正确的,要吸取教训,防止下一次重蹈覆辙.如果对做错的题目不注意,不下狠劲扭转自己的错误思维, 考场上一旦遇到类似的题目还是会做错的. “错题档案”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考试前只要拿出它,就能明白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要争取做到每一类型错过一次之后下次绝不再错,时间一久,会做的题就越来越多,考试时便可以将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梳理主干知识,采取“收缩复习”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可以看着课本目录回忆基本知识体系,把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总结解题方法;也可把典型习题分类整理,力求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抓知识的主干,还可以看自己整理的“错题档案”、提纲、图表、考卷,重温重要公式、定理.通过“收缩复习”为中考打下坚实而熟练的知识基础,以便能在中考答题中, 根据主干线索, 迅速回忆、提取知识.

上一篇:中考数学应试技巧 下一篇:错误记录卡: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