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改进探析

时间:2022-08-29 11:28:53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改进探析

【摘 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本文针对此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改进

一、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弊端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固定资产在购建时按付出的相关成本(包括运输装卸、包装费用、安装调试费和进口税金等)一次性列为当期支出,这项规定对于必须使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而同时又要考核经济效益的单位来说,其最大的缺陷是,费用和收入不配比,因此无法科学、准确地考核经营结余。根据固定资产构建时形成的账面价值来反映资产的成本显然不符合单位实际情况,无法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其次,由于不计提折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很容易被各方忽略,特别是一些不常用的固定资产,平常疏于管理,等到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要求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时,会计部门很难找到其“踪迹”,因此,这非常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实物管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其使用期内不计提折旧,也不做减值测试,固定资产账面只反映原值,在处置和报废时,处置收入和报废时间没有相应的会计资料作为严格的依据。这样的处理方法使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动得不到准确的反映,有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在工作实践中,因为缺乏必要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处置较为“自由”,可能使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和低价处置,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事业单位的财务目标和管理方式不同于一般企业,其资产的核算与管理须与相应的预算管理体制相配套,因此,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要不要计提折旧的问题,目前尚不能急于定论。但为了正确反映其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状态,同时使有关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能够全面、动态地掌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可在报表附注中对固定资产的现时状况加以披露。需要注意的是,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减值判断与企业会计略有不同,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比较判断其是否减值。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改进

(1)购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现行管理办法是根据资金来源分别借记:“专用基金一一修购基金”(修购基金购置的),“事业支出”(结余资金购置的),“专款支出”(拨入专款购置的),按实际支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两组分录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不能确切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业务内涵。在实际业务处理中,不少单位往往只做了付款分录,忘记做资产入账分录。其结果导致账外资产形成,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制度如此硬性规定的依据是,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对于完全实现财政预算管理或不实行结余考核办法的事业单位,其固定资产核算,按以下办法处理:事业单位购建固定资产时,借记“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等,贷记“银行存款”等,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这种核算办法的优点是,事业单位支出与财政支出保持一致,同时还能反映国有资产的真实价值。实行结余考核管理的事业单位,其固定资产核算,按以下办法处理:事业单位购建固定资产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这种核算办法的优点是,固定资产费用与收入能够配比,且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2)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按现行管理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但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又规定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在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各列50%)上述会计处理存在着三个缺陷:一是价值背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净值的差额越来越大,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反映固定基金,既虚增单位的净资产,又体现不出设备的现有生产能力;二是成本不完整。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地降低了与收入相应的成本支出,导致会计记录支出不真实,成本不完整;三是按收入比例提取的修购基金,不足以维持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计提依据。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组织,具有公共事业和产业的双重性质,其固定资产也需要保值增值,故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会计处理上,应取消“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以计提的折旧取代修购基金。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进行摊销,将每月应摊销的折旧价值作为费用计入有关的成本或支出中,从相应的收入中得到补偿。(3)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现行管理办法规定,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向其他单位对外投资,应按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同时按账面原价,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这种会计处理,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相对应。但上述分录的对应关系显得有些勉强,未能客观地反映单位对外投资的增加与“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增加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同时,造成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与以其他资产对外投资会计处理方法口径不一致。故建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使事业单位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同以其他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趋于一致。

上一篇:所得税会计方法文献综述 下一篇:增值税转型之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