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3 23:38:19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预算会计属于现代会计中的一个分支,在行政部门中,预算会计是通过自身的活动为企业的生产建设服务。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预算会计的工作关系到单位的成本控制,可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收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管理意识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由于部分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致使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工作顺利的实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管理者意识的缺乏,致使预算工作未能和单位的工作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计划实行。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未能和企业的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诸多因素难以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质量提升。

(二)预算质量较低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由于预算工作属于复杂的工作,需要会计人员谨慎对待。但是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由于会计人员未能充分的投入到预算工作中,致使会计人员难以做好数据的分析和预算工作,影响了预算编制的质量。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质量较低,影响了预算的权威性,进而会限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其主要是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固定资产均为不计提折旧,但是在会计人员的财务报表中却无法反应固定资产的净值,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会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实际价值不符,继而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质量。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其难以精确的反应公共服务的成本消耗情况,从而难以正确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诸多因素限制着预算会计工作的实行,不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四)缺乏完善的预算考评体系

预算考评与奖惩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可以保证单位预算工作的合理实行。但是在我国行政单位的发展中,其缺乏完善的预算考评体系,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不到位,难以将考评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其预算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难以有效的对信息进行公开,不利于行政单位预算的透明化,进而不利于预算的合理性发展。

(五)存在预算执行问题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预算执行问题,不利于预算会计工作的顺利实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申报较为笼统,具有随意夸大或者隐瞒收入的现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对人员或者资料掌握不全的现象,给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题。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在定额和定员方面存在不完整的现象,单位的支出预算普遍较大。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在无预算的情况下,存在对下属单位进行拨款的现象。诸多因素证明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三、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效率的对策

(一)提升管理意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中,由于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致使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针对这种现象,企业的管理者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以便可以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发展。首先,管理者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使其能够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以便可以提升对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管理者要根据单位的发展计划,将预算制度和年度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预算工作符合单位的发展形势。最后,管理者要将预算工作和自身的发展形势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可以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规范会计管理工作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由于会计预算质量较低,致使其难以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形势,继而不利于单位的高速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并且要加强对资金结余的管理,以便可以更好的规范会计管理工作,使其可以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配置进行合理的了解和控制,以便可以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只有行政事业单位不断的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才可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进行;在结余资金的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同时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对于截留和挪用公款的人员,要严加惩处。只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并且完善对资金的管理,才可以更好的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进而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明确会计准则,完善会计制度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便可以更好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体系产生较好的认知。同时,管理者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形势,而且符合企业发展形势的会计体系。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由于其存在特殊的性质,致使其预算工作存在不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明确事业单位的归属问题,才可以更好的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制度。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来改革会计制度,但是必须要保证会计制度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只有明确会计准则,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会计制度,才可以更好的将预算会计工作应用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完善预算考评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考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考评体系,制约了企业预算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明确处理预算与实际工作中的差异,同时在完善考评制度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提升预算制度的公开化,以便可以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实行。管理者在预算会计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提升思想认识,并且要建立协调的沟通机制,以便可以保证预算会计工作考评制度的合理建设,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五)健全预算的编制方法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方法,致使预算会计工作存在较大的缺陷。针对这种现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不断的完善预算的编制工作,以便可以更好的对成本进行预算。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历史和现在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年度收入计划进行预算,以便可以合理的制定预算的编制方法。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政策和企业的发展,对各项收入进行明确的预算,严格禁止虚报和漏报现象的发生。只有行政事业单位保证预算编制方式的合理性,才可以更好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结语: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的进行过程中,由于管理者意识和管理方式等问题,限制了预算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形势来完善预算会计工作,以便可以更好的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使其可以更好的发展。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管理会计 人才培养 对策

一、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的重要性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发现人才、利用人才、依靠人才成为国家冲破阻滞、向前跃进的关键力量。而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是对国家人才战略方针的贯彻和落实,是新形势下转变会计职能的必然要求,顺应了会计工作发展的趋势。长期以来,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尤其是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决策效率和治理效果,事业单位肩负的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无法完全发挥,阻滞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降低了百姓的幸福感和便利程度。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就是要通过人才建设带动会计工作发展,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断向前,实现全面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目标。

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管理现状

(一)思想守旧,人才建设环境不佳

同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由于自身的公益性,缺乏营利性冲动,失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动力,故而也就对于业绩分析、预测、风险评估等财务工具的热衷程度不高。因此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对管理会计的先进性和重要性根本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也觉得单位内部不需要引入这种管理方式,自然也就不需要管理会计人才了。此外,事业单位领导普遍对财务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仅限于满足正常的财务活动需求而已,客观上造成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环境不佳。

(二)标准缺失,人才建设方向不明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对于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许多事业单位缺乏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在管理会计人才建设上沿用以往的财务会计人员标准,换汤不换药,管理会计人才建设难以取得实效。并且,由于缺乏明确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人才建设过程中也往往难以分清重点、辨明主次,人才建设方向不明。

(三)管理疏漏,人才建设混乱不堪

当前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不高,具体到财务人员而言,经常是一个财务人员退休或调岗了才会补充一个新的财务人员进来,这种沉闷、僵化的人员管理机制不利于人员的流动和更新,也不利于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建设和培养。而且,由于财务人员长期处于同一岗位,不免心生倦怠、丧失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对会计人员的监督。

(四)培训滞后,人才建设成果不著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缺乏计划和目标,经常是想一出是一出、今年有明年无,工作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人才培养内容滞后,过度照搬照抄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内容,缺乏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需求的反映和解决,培训内容实践性不强。培训方式老套,缺乏新意,会计人员本来工作任务不轻,在沉闷、老套的培训环境下难以保持学习热情。没有及时对培训情况和培训成果进行反馈,致使问题不断重复。

三、健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思想重视,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搭好“台子”

提高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认真组织学习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及相关系列解读文件,深刻认识管理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事业单位治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提高对管理会计工作内涵的认识,增强对管理会计工作及人员建设的重视。财政部门也应当积极推动事业单位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组织举办学习班,对事业单位分管领导和财务人员分别培训,推动管理会计工作和人才建设更快更深入发展。在内部营造良好的人才建设氛围。宽松、自由的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员的聪明才智,事业单位要加强宣传和动员,积极构建和弘扬正能量文化,催动和激发会计工作者的革命创业热情,鼓励和引导会计工作者转变会计观念、更新会计知识、提升会计技能、加强会计学习。探索管理会计理论创新。积极借鉴企业管理会计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目标和任务特点,探索适合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方法,为管理会计工作者提供有力武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事业单位考核机制,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倒逼事业单位革新和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二)合理评价,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制好“尺子”

探讨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以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务为基础,系统总结实践经验,设计构建科学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经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视角,探索和研究管理会计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条件,如会计核算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决策参与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加强同国际权威管理会计人才模型框架的对比参照,并加以借鉴利用。建立人才评价体系。明确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评价人员、评价内容,找准管理会计人才评价的“基点”。在已经明确的管理会计人员评价内容基础上,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和业务实践需求,选择合适的人才评价方法。注重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反映和评估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起全面、真实、系统的综合评估体系,并以此开发和改进人才评价系统。科学制定人才选拔标准。在人才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岗位需求分析,合理设定人才准入门槛,严把“入口关”。在内部组织开展关于会计工作者的调研,摸清会计人才培养现状,找准需求,制定全面、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和计划。

(三)科学管理,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筑好“池子”

健全人才层级设计和管理。充分认识到人才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探索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分类、分层,建立起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人才层次发展机制。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同高校展开合作,确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培养课程,并积极承担会计实践教学,共同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招聘活动,选拔成绩优秀、能力出色的管理会计人员。人才选拔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宣传和媒介工具,拓宽人才选拔范围,扩大人才选拔基数。加强专家库建设。在多层次人才体系的指导下,注重引进和吸收高层次的管理会计工作者。健全专家人才的选拔程序和选拔方式,建立内部专家库。财政部门应当以地区为单位建立区域专家库,并加强不同区域之间专家库资源的共享。完善人才考核管理。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打破僵化不变的人事管理机制,积极向企业学习,建立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畅通人员晋升渠道,构建起同管理相适应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日常管理。科学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健全会计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严格会计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定期对管理会计活动检查。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倒逼管理会计人员提高专业能力和规范会计行为。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四)精心培养,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架好“梯子”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人才调研,对事业单位内部人才进行摸底调查,充分了解会计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和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水平等,倾听和搜集会计工作者对管理会计建设实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员现状,结合单位财务工作实际,按照目标的难易程度分层次制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长期、中期和近期计划,指导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合理设计培训内容。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注重面向未来,侧重实务。在培养内容设计上应当注重对会计人员信息分析、预测、决策、控制、规划等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帮助会计工作者提升财务分析、风险管控、绩效评估、组织管理及决策分析能力。创新培训方式和渠道。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展开培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成果,如组织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等。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加强对自我的继续教育。健全培训效果考核。注重培训期间的情况反馈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搜集和整理培训效果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和内容。组织培训成果考核,合理设计和选择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培训成果考核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工作,必须从思想意识、评价标准、人员管理、培训教育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构筑营造和谐的人才建设氛围,创新人才培训和管理机制,如此方能建设出一支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

(一)工作人员不能全面认识内部会计控制

我国当前基层行政职业单位缺乏有效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理念,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虽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但是,这种生搬硬套的行为不满足实际工作需求。[2]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力度不够,没有深刻体会到自己的相关职责,还有的管理和领导工作人员常常将左右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而且,会计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内控的重要意义,只是将内控制度当成限制他人、束缚他人的条例,从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受到影响。

(二)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有效科学的管理控制需要会计基础的支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缺乏薄弱基础,要能够进一步强化,例如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印签保管存在较多漏洞。个别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指定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方法,从而导致财务活动的运作缺乏制度保障,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三)预算管理得不到相应的控制

目前行政事业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所实施的零基预算没有对预算人员和单位进行有效控制,在实际预算过程中缺乏合理科学的依据和基础数据,不能够正确鉴定现有数据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不能够通过科学手段来确认经费定额,这都导致财政资源配置受到影响。预算科目本身就具有粗放型的特征,不规范的编制、不及时的预算批复都会让预算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权威性受到影响。

(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监督

我国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形成有严格、紧密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法制观念,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形成违章必究、有章必循的格局。[3]财务部门存在重视资金分配预算、轻视资金监督使用的行为将会导致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有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专业的内审机构,但是,内审工作因为得不到管理和领导阶层的重视,内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难以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行相关权限和职责,不能按照内审准则要求来进行一系列工作,从而导致内审功能得不到发挥,诱发内审控制监督较为薄弱的现象。

二、提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内部各项经济互动都能够按照预期目标来顺利进行。因此,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要能够坚持预防控制的指导理念,通过事后控制加以执行,避免会计工作出现不法行为以及低效率行为的出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要能够结合实际状况强化程序制约监督力度,对主要的业务控制要能够遵循授权、执行、检查、记录等工作程序,尤其是物质采购、投标基建项目、对外投资力度要加以控制。

(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工作的主要环节,要想保证其顺利进行,就要能够为其创造积极和谐的条件。[4]首先,要能够保证岗位的设置能够达到有效性、合理性的要求,按岗设人、按时设岗,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通过互相制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并保证会计工作人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其次,要能够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实现会计处理程序完善工作;再者,要能够对内部核对制度加以执行,对于已经完成处理的会计信息、财务业务进行核算,这也是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主要构成元素。

(三)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全面预算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构成要素,也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达到阶段性工作目标需要制定的资金、业务、财务等总体工作计划的基础,这是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规划的标准所在,全面预算控制工作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工作能够根据预算计划来执行,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不受到影响。

(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意识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而言,要能够不断提升提升的综合素质、录用标准,避免他们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还要能够做好在职工作人员继续教育、会计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会计核算工作水平,能够熟悉各种经济业务流程以及方法。[5]还要能够做好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培训,让他们全面深刻地意识到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自觉遵守各种制度和政策的要求,避免现象的出现,提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三、结语

在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过程,除了要能够从单位制度、会计人员、内控管理等基础层面做好控制之外,还要能够避免各种形式主义,坚持会计工作的灵活性以及纪实性,保证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之上抓住关键部位。总之,要能够建立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从而促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长,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也开始需要改变。由于国家实施了相关的创新型市场经济体系,改革财务会计的制度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就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方法

事业单位在落实财务会计制度的时候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财务工作无法规范地完成任务。为此对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创新是事业单位当前必须做好的一步。

一、财务会计制度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人大代表大会上曾经提到过,能促进经济体制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在这之后国家财政部提出了新的构想,就是构建一个“公共财政体制”。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系与公共财政体制是以市场作为资源的基础与主导所构建的,政府和财政部只是起着补充辅助的作用。而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组成部分,尽管市场单位只是处于一个非物质的生产范围当中,但其仍然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为社会经济提供服务的时候也充当着产品与劳动义务的消费者和购买者,为此市场环境也是需要事业单位介入当中的。

为了能够建立一个相对应的竞争机制,首先就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和需求进行改革,最大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其次,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相关要求,从思想上转变其对政府和财政的依赖性,把相应的约束机制及事业发展竞争的意识建立起来,这样就能讲事业风险降到最低;另外要学会将世界范围内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总结起来。事业单位是一个非营单位,除了被动接受政府及财政部门的补助支持之外,还需要依靠自身的经营所得来筹集更多的经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则重视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必须重视的,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进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创新的方法

为了能有效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事业单位必须在政府财政转换成辅助力量的条件下顺应市场经济体系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发展需求,降低自身对于政府支持的依赖性,想要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能够快速实现,就必须建立起与自己相关的主导地位,调整现有的财会报表与会计科目,构建全面、完善的监督体系。

(一)建立自身的主导地位

在当今社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当中,“财政供给”形式的预算会计是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工作方式,主政府的财政拨款是这类型事业单位的内部财政主体。确立企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是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关键,首先在基础上要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能够满足财政报账这一基本职能的要求,然后就需要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这样才能体现财务会计的主体;其次为了财务会计工作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能够发挥作用,就要重视单位自身的发展需求,从而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把传统的报账型工作方式转向创新型的改革方向前进。

(二)调整财会报表与会计科目

其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在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上的支出和年终报表之间。这就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之下,还是会有一些缺憾和不足存在报表体系当中。由于会计信息的通用语言正是报表体系,在全球范围的经济环境影响之下,完成会计向社会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职能才能够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那么事业单位就必须对传统的报表体系进行创新型改革,使其与现在的企业报表体系看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为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能在未来有所扩大,国际的通用报表体系为核心调整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报表体系才是建立新体系的关键。与此同时,“累计折旧”这一特殊的会计科是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所缺少的,就因为如此财务会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才会出现账面价值虚高的问题。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提取折旧法的管理,不仅能够调整与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还可以将实际的耗用与支出进行分摊,从而对年度支出进行有效的均衡。

(三)构建全面、完善的监督体制

为了能保证财务会计的主体地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使其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经济决策的价值,并建立起具有全面性和完善性的监督体系。在我国相关法律政策的基础上,事业单位必须更合理、更全面地对单位内部管理的各项财务计划、财务预算、经济计划以及工作计划等进行监督。当在改善监督体制的过程当中出现原始凭证不合法和不真实的问题时,相关的财务会计人员应当不予以理会,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向相关的管理人员反映该问题,以便进行查明与处理。只有做好管理层的相关工作,才能够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得到有效化的改革和创新。

三、总结

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制度上的改革已经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全面发展,市场经济体系和公共财政体制要想在我国经济改革中有所贡献,那么就必须进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改革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必然能够使其走向市场化甚至是国际化的局限。

参考文献:

[1]王远飞.浅谈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如何适应财政体制改革需要.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1).

[2]辛晏.深化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构想――国际非盈利组织会计模式给我们的启示.大连大学学报.2004(05).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目标任务是完成继续教育人员4500人,会计人员接受会计初级层次的人员占会计人员的百分之十,取得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的人员300名,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50家,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有较大的变化。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使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素质优秀、专兼结合能胜任培训工作的教师队伍。教师讲课前要进行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并最终形成最终教案并制做课件并编写测试用题库。要求教师在培训期间严格考勤制度,严肃课上纪律,禁止聊天、吃零售,晚来早退现象的发生。任课教师实行纪律责任制,在教师薪酬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保证金,一但出现问题,保证金没收。

为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讲课生动形象。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优势。将进行教学硬件建设,计划购买两套电教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一台刻录机作为制作学习光盘所用。全部设备交由会计科统一管理使用,学员培训时免费赠送一张含有教师课件、会计初级层次讲课等内容的光盘。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发挥网络教育开放式的优点及多方链接、信息海量的特点,更为会计人员更好的交流学习提供平台。会计板块,设有网上课堂、专题讲座、网上答疑等专栏。

为鼓励会计人员更好的学习、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会计工作。计划以政府的名义设立30万元的奖励基金以每年的利息收入奖励学习优秀者和先进会计工作者。

为了完成以上任务和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将做以下安排。

一、4月份完成电教设备购置,并进行调试使设备达到百分之百的完率。并做好奖励基金经费的落实工作,以及今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争取大专院校会计方面的专家教授来我区授课,积极完成教学课件光盘的制作,保证学员上课时能人手一张。

二、5月联系有关教学部门进行会计初级层次教学软件的购买及安排上网事宜。做好系统维护工作,保证学员上的去、用的好、不卡壳、不掉线。走访5个行政事业单位和15个企业,了解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这项工作有何要求和希望。促使会计科更好的做好服务。安排好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班次类别,协调好与培训学习和各镇及主管部门的关系。

三、6月至12月是继续教育正式实施阶段。我们将会计人员分成两类,一类是行政、事业单位,一类为企业。在两类学员中各选择一些会计工作扎实、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在课堂上与学员们进行交流。包括凭证、账薄、会计报表的编制和装订等。每期结课后要进行基础测试,以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学员学习成果。

四、以会计初级层次培训在重点,协调好学历教育、在职教育、职位培训和全国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的关系。做好会计理论教育与会计实践的结合。我们将调选不少于会计人员百分之十的有中专以上会计专业学历的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会计初级层次的培训。对他们分别进行登记造册,通过登录网学习。每季度要按进度进行测试。通过抓住初级人才培训,我区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一定会有一个大的进步。

五、争取局领导支持在5月份、10月份组织有关单位会计负责人到上海和厦门两个国家会计学院分批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及审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涉及两项课程的基本概念、制度设计、控制等。

六、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会计电算化初、中级及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中级考试。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积极在报刊杂志发表有关会计方面的论文和专著对在省级刊物获奖要进行奖励。

2011年财务部出纳工作计划

2011年财务工作要点

2012年财务工作计划范文3篇

2012年银行工作计划范文

2012年信用社财务工作计划

学校2012年全年财务工作计划

2012年林业财务工作计划要点

学校财务工作计划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为客观公正地评价高级会计专业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鼓励会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多出成果,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根据《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我省会计专业人员的实际,制定本条件。

(二)本条件适用于我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

(三)按照本条件经评审合格者,表明已具备高级会计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其职务聘任与工资待遇由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二、申报条件

(一)凡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学历、资历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担任会计师职务二年以上;

2、获得硕士学位,担任会计师职务四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

4、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参加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

5、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以上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

(2)主持或主研的财会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

(3)本人独立或为主撰写过3万字以上的会计专著并公开出版;

(4)本人独立撰写或为主撰写过2篇以上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会计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公开学术刊物发表;

(5)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对本单位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业务骨干或参与经营决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财会部门负责人;

(6)在特大型企业担任总会计师或担任财会部门负责人三年以上;在大型企业、地(厅)级事业单位担任总会计师一年或财会部门负责人五年以上;在中型企业、县(处)级事业单位担任总会计师三年以上或财会部门负责人七年以上。

(三)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

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按有关文件规定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相应级别考试,其考试成绩符合省人事职改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

2、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在会计实践中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分析。在全省计算机知识统一考试之前,通过考核确认;统考之后,通过考试确认。

三、评审条件

(一)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

1、具有系统、坚实的会计专业理论和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熟悉财政、税务、金融和基建、企业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

2、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各项经济改革措施,熟悉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晓《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财务会计制度。

3、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和会计专业发展方向。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解决本单位有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具有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熟练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过会计专业领域内重要或关键的疑难问题,保证了财会工作目标的实现;

(3)针对会计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工作重点、方式和方法;

(4)解决过本单位财会工作与其它工作配合、协调中的重大问题;

(5)具有组织、指导中级会计人员学习会计业务,考核其业务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任会计师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或为主参与制定、编写过地(市)、行业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两个以上规章、制度和中、长期会计工作规划;

(2)主持承办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审计、资产评估或其它咨询服务业务五项以上;

(3)主持或承担由省部级以上财会部门下达的财会科研课题一项以上。

(三)业绩与成果

1、任会计师期间,取得下列业绩之一:

(1)通过会计工作参与经营决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避免了重大的决策失误,免于重大经济损失;

(2)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会计咨询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避免了重大的决策失误,免于重大经济损失;

(3)在非因主观原因已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情况下,能按照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各项会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挽回经济损失,或将经济损失控制到了最小范围;

(4)组织实施行业性会计调查,所反映的问题具有典型性或预见性,提出的建议对行业会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被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或财会部门采纳;

(5)主持制定过一个地区一个行业或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工作计划或长远工作规划,经实施证明切实可行;

(6)提出过具有创造性的会计工作方法,在资金的筹集、投放、回收、管理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主持或承担的会计科研课题,在理论上有创新或独到的见解,对会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任会计师期间,完成以下著述之一:

(1)作为第一撰写人,撰写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分析报告二篇以上,报告定性准确,处理意见适当,建议切实可行;

(2)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二篇以上独立完成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调查报告;

(3)公开出版过会计或相关专业的著作或译著,本人独立完成的著作在3万字以上,或译著在6万字以上;

(4)作为主要作者,编写过一部会计专业教材,被地、市级以上财政部门选用。

四、附则

(一)本条件所规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国家教委所规定的全日制大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未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需经过答辩认定。

(二)本条件所规定的“必备条件”与“成果”,须经地、厅级以上财会部门确认。

(三)本条件所规定的“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均含达到省定标准和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

(四)本条件中所列的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五)本条件所称“以上”均含本级。

(六)本条件规定的“会计师”资格,均含审计师:“会计专业”均含审计专业。a

(七)本条件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

(一)核算方式的局限性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主要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这种处理经济业务往来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会计核算不完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二)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目前,各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水平良莠不齐,要求与个人意愿有较大关系,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比如凭证填写不规范,摘要信息过于简单和表述不完整;会计科目不能准确反映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未达账项和往来款项的清理不及时,造成资产流失。由于会计基层工作不规范,造成账目混乱,不能严格反映单位经济往来情况,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日后查账等带来不良影响。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办法

固定资产核算落后于事业单位自身发展。首先,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反映国有资产的重要因素,收付实现制目前仅能在取得和报废进行会计计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缺少必要的记录手段,无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情况。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台账管理混乱,资产保管存在漏洞,时间一长,老旧资产丢失和损坏严重,账实不符。又因为计量方式不科学,造成资产流失严重。

(四)不重视预算管理

随着近几年预算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预算管理越来越体现出一个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应贯穿于单位业务开展的全过程。但是目前,部分事业单位业务工作人员收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预算工作与己无关,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没有经过现场调研,拍脑袋,想当然,应付工作,造成预算编制不科学,不能正常反映下一年度工作安排,随意性太大,同时也给当年预算执行工作带来难度,不按预算甚至无预算支出,对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安排造成不良影响,带来恶性循环。

二、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现状的分析研究

(一)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会计核算

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的收支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正在迈向市场化,单纯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需要,无法正常反映事业单位正常的经济业务往来。因此,这就需要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进行改革,力争采取采取多种核算方法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工作,各取所需,优胜劣汰,发挥各种方式方法的长处,根据各种经济往来的不同特点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经营性的经济活动采用权责发生制,从而能够正确的反映不同会计核算期间所需要实现的各种收入,以及为实现各种收入所应负担的成本,将各期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相适合,从而确定不同时期的盈利。同时,针对非经营性的收入支出仍采用收付实现制,这样能有效反映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避免财务数据缺乏可信度和参考性,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的水平和决策信息性,最后避免核算混乱给单位造成损失。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会计人员事业单位会计秩序的重要维护者,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财务水平和工作质量,进一步做好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不能局限于形式,不能走过场,实实在在做好会计人员的学习工作。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杜绝腐败案件发生。积极推行会计工作电算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使用规范统一的财务核算软件,能科学地对每一个会计环节进行跟踪和管理,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确保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确性。进一步完善会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按照国家规定在会计部门建立内控制度,同时,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事务所开展合规性检查,进一步保持审计高压态势,纠正日常会计工作中的错误行为,实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合规性、科学性、严肃性。

(三)改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可以在部分单位先行试点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对目前资产进行计提折旧,适当参考企业准则,可以按照使用年限对资产进行折旧处理,对资产原值抵减,以据实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变化情况,掌握单位资产净值,有效解决资产流失问题,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真实性,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四)强化预算管理工作

第一,要提高挝还ぷ魅嗽倍栽に惚嘀频娜鲜冻潭龋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从单位领导层面开始层层往下提高认识,重视最基础的预算编制工作。要加强单位业务人员预算意识,转变他们预算只是会计人员工作的错误观念。把他们从预算编制的配合角色,扭转成为“主人翁”意识,要认识到,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环环相扣,前后衔接,没有一个好的预算编制,就不会做好预算执行工作。

第二,进一步做实和细化预算预算编制过程,从预算开始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做好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提前了解市场环境,从价格、工作量等最基础的预算事项着手,对既有资源进行摸排,从小处出发,从大处把握全局,采用财务部门牵头汇总,业务部门按照实际需求情况编制预算需求的方法,充分提高预算编制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细致性,争取将预算管理渗入到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今天在这里召开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培训会,除各单位的财务科长外,还邀请了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参加,其目的是为了整顿会计秩序,规范会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依法理财,推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重大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会计信息支撑和优质服务。在此,我代表市财政局党组向长期关心支持财务会计工作和财政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忠心感谢,向广大的财务会计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下面我就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如何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财务会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近年来,我们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始终把宣传贯彻执行《会计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培养学法、知法、守法、诚信的会计法律责任主体为首要任务,认真整顿会计秩序,狠抓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新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努力提高会计队伍素质,大胆探索会计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综合预算和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为推动*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会计法》的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纠正了长期以来“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违法难究的陋习,基本维护了《会计法》的尊严;二是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规范,目前市级有85.33%的行政事业单位,78%的国有企业,53%的股份制企业和28%的其他经济组织,达到了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标准》,使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三是会计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共有高级会计师25人,会计师608人,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1639人,90%的会计人员达到了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四是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会计造假现象得到有效扼制;五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绝大部分单位建立了以经办人员、保管人员和审批人员为主的责任明确、制约严谨的内部监督体系;六是依法监管会计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以国家机关、社会中介、单位内部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机制。总之,*建区设市十多年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的各位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狠抓财务会计工作是分不开的,与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坚持原则、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共财政体系的不断建立,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工作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会计涉及的范畴和会计业务的处理与过去相比也有较大的调整。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效益的追逐、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会计监督机制削弱和缺位等原因,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领域的违法违纪现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情况依然存在。综合全省“四项”清理、年度审计和其他各种专项检查及对市级30个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调查的情况都反映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会计基础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着违法违规的行为,有的甚至还较为严重。归纳起来,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任用(聘用)会计人员不合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部分单位长期任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无证会计人员占5%左右;个别单位领导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法制观念淡薄,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有的单位设置帐外帐或多套账,“财政检查报穷账,银行检查报富账,审计检查报假账”;个别会计人员职业纪律松弛,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丧失原则,放弃职守;有的知情不举,通同作弊。

(二)会计基础较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一是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者账目混乱,家底不清,数据不实;二是多数单位取得的原始发票要素不齐、甚至白条入账;三是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未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会计人员随意修改、增减会计科目;四是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或私设会计账簿,不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账,总账科目余额与对应的明细账科目余额不符;五是会计档案装订和保管不规范,有的单位两三年甚至长期不装订会计档案,有的单位会计档案不移交,极个别单位会计人员已经调离会计工作岗位或者已调出原工作单位,但一直不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六是会计电算化操作不规范,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个别单位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没有初(中)级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核算软件的使用和会计电算化数据备份不符合要求;七是个别单位转借、代开财政票据,少数单位使用自制收据进行内部往来结算和用往来结算票据对外收费。

(三)家底不清,资产管理有待规范。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财产物资领用登记制度和低值易耗品核算、报废制度,甚至个别单位的固定资产都没有进行明细核算;有的单位财产清查盘点制度未建立或者不建全。个别单位财产长期未清查盘点,有的虽然进行清查盘点,但未按照财产物资清查盘点的要求建立相关手续,形成盘点记录,更未对盘点结果进行会计处理,个别单位的电脑、照像机、彩电等设备下落不明、无人过问,甚至极个别单位出纳员账面结存现金10多万元不知去向,长达数年未追查原因。

(四)往来不顺、呆账突出。个别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长期没有理顺,也未进行清理,应收款项长期不进行催收,对形成的呆账未及时进行会计处理。部分单位对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也未按照规定转作收入。甚至个别单位将资金和财产借给与本部门行政和业务活动无关的其它单位和个人长期使用,有的已经形成了呆账。

(五)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较差。少数单位尚未建立内控制度,有的单位虽有制度但多数未遵照执行,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就连最起码的制单和审核应该分设都没有做到。

(六)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不规范。有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不按规定办理竣工决算。有的工程价款已结算完毕,但未取得发票或者取得的发票不符合要求。个别单位工程预付款已超过实际工程价款,造成长期挂账或者死账。甚至个别单位的工程是成立*地区时开始建修的,工程已完工十多年但至今未办理竣工决算和进行决算审计,将支付的工程款挂在往来账务中。

(七)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个别单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有的单位将专项资金专账核算错误地理解为要单独建账核算,有的单位甚至将专项资金交由会计机构以外的其它部门进行核算和管理。

(八)预算收支管理政出多门。有的单位擅自改变财政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有的擅自将预算内收入转变为预算外收入,有的自立收费项目,有的擅自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甚至将财政收入隐瞒、转入本单位的经济实体,私设“小金库”;少数单位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个别单位乱发实物和奖金,有的单位借考察之名组织公款旅游,有的单位将机关经费在专项资金中列支。

(九)预算编织粗糙,违规支付时有发生。一是个别单位年初编制预算时的人员、编制、车辆等基础数据不准确,编制粗糙,项目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不能体现轻重缓急,造成年度预算执行中频繁调整预算。二是部分单位长期存在预算安排“基数+增长”的错误认识,对“零基”预算的新机制不研究、甚至不了解;三是预算执行不规范,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对部门预算等软件业务不熟悉,操作不熟练,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四是少数单位不按项目要求使用项目资金,擅自改变用途、缩小项目实施范围或降低项目实施标准等;五是违规操作,不少单位的财务人员特别是兼职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支付流程、操作技术等不熟悉,有的根本不了解,人为地造成了一些支付不及时、影响效率的现象发生;六是违规支付,不按资金性质、用途申报资金使用计划,甚至将出纳人员的私人银行卡(折)作为单位的公用账户使用,将资金转移到卡(折)上,从而套取现金。

(十)对政府采购认识不够、配合不力。一是对政府采购认识不到位,对政府采购工作了解不深、理解不够、支持乏力;二是不依法进行采购,规避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标,私自与供应商接触;三是个别单位对中标的供应商进行刁难。

总之,我们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等方面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而且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形象,阻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阻碍了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这些问题的存在,违反了《会计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四川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四川省财政票据管理暂行办法》以及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等法律规章的规定,必须引起我们在座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和财务科长(会计主管人员)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正确评价和认识本部门、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清理、切实整改。并严格按照《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会计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坚持依法办事、促进依法理财。

二、充分认识会计在经济、财务、财政和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会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国际化,会计信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已远远超过了会计业务本身,虚假会计信息轻则影响一个单位,重则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的“安然事件”、“次级债风波”以及我国资本市场上频频发生的会计造假等形成的会计诚信危机,影响了社会经济正常秩序。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每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都做得很好,其资本运行秩序就好,经济秩序也就好。反之,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虚假,整个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基础保证,就会出乱子。

(二)会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是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要加强财务管理,必须有科学周密的财务收支计划,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筹资和投资活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等等。上述计划、制度、报告和体系的制订和建立均离不开依靠会计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来作出正确判断,如果我们会计核算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甚至造假,就不可能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财务收支预算、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管理制度等就缺乏科学性,作出的决策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所以会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抓好会计工作,才能真正抓好财务工作。有了好的会计管理,才有好的财务管理。

(三)会计是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财政不仅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而且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财政政策要充分依赖微观经济的管理和把握。而会计就是每个微观经济细胞活动的具体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财政政策的制定和财政管理手段的实施。财政收入的增长依赖于微观经济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微观经济单位效益的提高又必须依赖于良好的会计管理;财政资金的安排(支出)必须依赖于财政供给单位会计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样,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怎样,也离不开会计的管理。因此,会计是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

(四)会计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无不直接表现为资金运动或通过资金运动来体现。会计作为“关口”,使单位每分每厘资金的运动都置于严密会计控制之下,会计监督到位了,腐败现象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和基础,廉政建设就有了保障。所以,会计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水平,特别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自觉提高会计人员的拒腐防变能力。

总之,无论是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还是在开展财务管理、财政工作和加强廉政建设中,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的基础性作用,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管好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在座的各位领导也要进一步关心和支持本单位会计人员依法开展会计工作。

三、用改革创新的理念,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财务会计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会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会计人员必须认清历史赋予自己的责任,忠于职守、依法履责,为开创我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一)进一步贯彻执行《会计法》,强化会计监督。深入贯彻《会计法》,夯实会计基础,加强会计监管,整顿会计秩序,提升会计质量是今后会计工作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会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目前,造假帐、编假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屡禁不止,正常经济秩序受到严重干扰。为此,必须进一步依法加强会计工作,坚决打击制假造假行为,切实加强会计监督,在会计界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养成“遵守准则,不做假帐”的高尚品格,全方位、多层面加强会计监管,深入贯彻执行《会计法》。对于违犯和严重违犯会计法规的要坚决依法处罚。一是通报,要公开通报违法单位及有关责任人;二是吊证,会计人员违法违纪的,要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一定期限内禁止其从业,情节严重的将终身禁入;三是罚款,对违法违纪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该罚款的都要依法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四是处分,对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的,不仅通报、吊证和罚款,还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于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总之,要通过经常性的监督和专项检查,打击制假造假行为,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二)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是《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其目的在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所谓规范会计行为,就是每个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从确认、计量、记录到报告的全过程,都应当依据《会计法》等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实施管理和监督。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就是要求单位会计部门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和报告,必须是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不得有丝毫的虚假。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通过规范的会计核算和有效的会计监督,把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全面、真实地反映给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是每个会计人员的最基本的义务。因此,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防范经营风险、进行投资决策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会计资料也是各经济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和国家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依据,如果不能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就会影响各利益体之间的公正分配,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带来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我们必须依法规范会计工作,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充分地发挥会计在改善经营管理,进行经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三)进一步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是说,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对单位会计工作是否依法进行负有法律责任。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的会计机构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处理会计事项的职能部门,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之间实质是一种委托授权关系。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有单位负责人签章,这就表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承担了法律责任。当然,会计工作毕竟是由会计人员具体操作和承担的,而且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单位负责人不可能对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和提供的资料全面掌握和了解,尤其是会计事项的处理,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帐簿的设置以及核帐、对帐等。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的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人直接代替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而是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制约制度,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保证办理会计事项的规则和程序能够有效控制违法、防止舞弊等会计行为的发生。

(四)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行为。会计人员是“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基本保证。会计人员是会计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所谓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上述内容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不做假帐”,这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高度概括,也是《会计法》最基本的要求。会计人员应当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来指导自己的执业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自律自重,做到依法理财。近年来,会计业务培训在不断加强,广大会计人员对学习会计知识的热情很高。但在加强会计业务培训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当好家理好财,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因此,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是会计行为得以规范,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一项重要保证。

(五)进一步强化会计基础性工作。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的根本和基础性环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为会计工作的突破口、着力点,努力实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全面达到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的标准。为了加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我局专门组织会计专业人员编写了《*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操作实务》一书,现已印发给你们,其目的就是用以规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今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重点就是这本书的内容。各单位必须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学习,不得无故缺席,并注重培训效果。培训后各单位必须按照《*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操作实务》的要求和方法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会计核算、会计制度建设和预算管理进行一次认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09年我局将组织专人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及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六)进一步加强学习,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会计法》将会计职业道德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和规范,体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在某些不健康的消极因素影响下,其价值观、道德观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会计人员放弃职守,知情不报、出谋划策、通同作弊、弄虚作假;有的会计人员利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故意伪造、变造隐匿会计档案、监守自盗、贪污、挪用公款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必然扰乱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影响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会计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客观公正、保守秘密。树立公仆意识,增强会计理念,不图私利、不做假帐,不违规违法,做一名真正的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会计人员。

同志们:“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我希望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广大的会计工作者认真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学习会计业务知识,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搞好会计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推动和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 规范化 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簪,企事业的市场竞争面临着越演越烈的趋势。然而,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形势下,企事业的内部管理是否规范化直接影响了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财务会计作为企事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事业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新会计标准全面落实,迫切希望企事业单位认识到自身财务会计的不足,全面推进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一、企事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问题

(一)企事业财务会计模式方面

第一,企事业财务会计在进行管理时,忽略了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将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环境分离开来,只关注自身的经营水平和经济业务成绩,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事业单位扎起社会中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有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模式直接服务于企事业的业务成绩,过分强调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没有全面反映企事业在社会中的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公民、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等职能。

第二,企事业的财务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只关注企事业存货、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核算,对于知识资本,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往往不够重视。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事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事业的发展潜力,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占据市场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和公布,可以丰富企事业的财会信息,为企事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企事业的无形资产核算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信息质量。

第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片面性,且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在企事业的财会模式下,核算的内容仅仅是有形资产和与企事业经营状况相关的信息,对于非财务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全面性。非财务信息是企业领导者和政府部门了解企事业的依据,也是企事业投资人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分析的依据,是客观揭示企业经营活动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信息,因而是不可以缺少的。此外,现在财务会计信息针对的是企业已经发生的历史性经济行为和活动,对于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披露有限。

第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中对于新衍生的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缺乏列报,仅仅是在批注中进行简单的说明。各种衍生的金融工具的产生使得与之相关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成为财务会计的重点对象,简单地在批注中的说明或备注使得企事业管理人员对于金融工具的控制和管理存在困难,最终使企事业单位的经营陷入困境。

(二)企事业财务会计操作方面

第一,企事业的财务会计缺乏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得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和管理层面缺乏沟通和交流,财务会计工作很难得到落实和开展。有些企事业单位中,管理层对于财务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财务会计工作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督,财务会计和财政、审计和税务等部门缺乏联系,在信息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容易使得财务会计工作难以规范化。

第二,企事业的财务会计团队建设比较落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内容理解不到位,使得财务会计的整体质量得不到保障。企事业的财务会计的团队建设水平决定了企事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成效。但是,现在的有些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对于新会计标准的内容了解和利用不够,不会根据新会计标准的规范和要求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工作,使得财务会计的整体质量受到损害。

第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诚信问题缺失,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进而造成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无法规范化。有些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因为受到利益的驱使,公然存在造假舞弊现象,严重损坏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质量。随着会计舞弊案的频频曝光,企事业单位加强了对财务会计的内部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行为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但是,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诚信问题缺失依然是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第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财务会计的开展应该以制度为基准,全面保证企业财务会计的质量。如果忽略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不健全的问题,很多企事业会计工作对于制度规范化的执行力度依然不够。如果企事业单位没有实行绩效考评和奖励惩罚制度,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随意性不断加大,对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如何加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

(一)建立健全引导机制,加强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

首先,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引导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根据新会计标准,结合企事业单位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本企事业单位的实施办法,并明确实施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法和进度安排,是企事业单位工会应该推进的工作。工会在做好自身规范建设的同时,要通过指导工作、推广办法、示范带头和引导实施等方法,促进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的建设工作。

其次,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多种渠道推广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舆论引导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企事业单位大力推广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意义,让职工认识到加强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对于保证资金安全,财务信息质量,精化企事业单位管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投身到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中来。

再次,企事业单位要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和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以活动引导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企事业单位可以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推进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企事业单位可以开展参观活动,让职工参观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卓有成效的代表性单位,让职工亲身感受到实施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的益处。企事业单位可以定期开展和参加评估活动,正确自身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增强单位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最后,企事业单位要强化财务会计人员的集体主义感和责任意识,以责任引导他们明确到财务会计管理对于企业和职工和自己的重要意义。将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相关工作落实到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中来,包括工会中的主要负责人岗位中去,使他们意识到推进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切实实施将是一种失职行为,会受到责任追究和承担责任的风险。强化责任意识,增加他们的压力,进而形成动力和活力是推进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二)加大集中管理力度,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首先,企事业单位要加大集中、统一财务会计管理,保证单位的货币资金可操控和可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财务会计工作就是合理记录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利用情况,通过合理调配资金使得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良好,资金利用率高。加强财务会计集中管理力度,一方面可以实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集中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制度资金中心管理办法。有些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机构分散,账户多且乱,使得一方面需要向银行贷款才科实现资金周转,而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的大量闲置资金无法得到利用。通过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减少了资金的“散、乱、差”问题的出现,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了财务管理问题中的资金问题。

其次,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推动制度得以实行。按照新会计标准要求,对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财务制度进行整理,对有缺陷和漏洞的地方及时补充,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形成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使得财务会计管理有制度可循,有依据可依,有力推进了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进程。

最后,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过程控制和无形资产的核算控制,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的权责不清晰,管理牵制性不强,导致部门之间户型推脱责任和资产运用效率低下。要想改变这种情况,企事业单位应该针对固定资产的运用和管理建立权限清晰的管理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构建、动态管理、处置程序和审批权限等,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此外,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于知识资本、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的核算,发挥无形资产对于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检查指导,强化审计监督

首先,企事业单位确定好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后,要严格细化检查和加强指导,切实落实整改,确保财务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企事业单位建立分级负责,分级检查的制度,促进各单位逐一进行会计行为的检查和指导,以便及时纠正会计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针对程序过于简单,账务处理不符合规范,签章不齐,表述有歧义的会计行为要着实整改;对于不工整的记账凭证,要监督其拆开重新装订;对于档案记录不完整,档案管理不完备的要督促其及时整理清楚,补记齐全,完善相关程序;对于没有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软件,使用会计电算化娴熟的,要当面指导,促进其合理使用;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和登记等需要其他部门或人员协同解决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整改限期。在检查和指导的过程中,企事业单位发现不规范的会计行为,要及时记录和总结,分析出现的原因和条件,以便作为依据改进相关不合理的制度,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其次,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审计的监督和管理,并落实考核制度,促进各部门规范行使会计职权。开展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发挥工会的作用外,还要发挥经审会的作用,通过经审会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监督,促使企事业单位中的会计行为的规范化。通过监督和管理,工会的经费实现了核算的独立性,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了资金支持,提高了财务会计管理的质量。

最后,总的工会应该制定严格的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考核办法,落实考核制度,保证各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监督、核算、电算化等工作的质量。通过建立考核领导小组,按照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的工作计划和流程,对会计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电算化等多方面的考核,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得出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部门给予奖励和支持。例如,财务打分制的考核制度,对每一个单位或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分数高低评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优秀单位、先进单位、达标单位等,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对没有获得达标单位的单位取消本年度的评优评先资格,及时促进各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各地区开展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成效情况,展开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的思考,提出有利于企事业单位自身内部管理的措施。但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会计核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激励制度等是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应该做到的举措。

参考文献:

[1]范治俊. 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 积极推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J]. 中国工会财会, 2011,(01)

[2]施健伟. 浅析税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与财务会计的比较[J]. 现代会计, 2011,(02)

[3]杨梅芳. 试论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J]. 中国外资, 2011,(21)

[4]程艳.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 财会研究, 2011,(02)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1引言

事业单位是我国国家的职能单位,主要工作是为社会提供服务。我国的事业单位近年来也在不断地实施着改革,相关的财务会计工作也在此环节上有了转变和进步,这主要是因为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达到提升管理水平。但在目前为止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当中仍然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是实施调整和改进。下面将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2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现状

2.1预算编制程序及方法不合理

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是需要广大的员工共同参与其中才能实现的,这样才能保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性问题,为预算的落实提供保障。但事实上,我国的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受到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财务预算的整个过程中基本是没有员工参与的,而是直接由管理者来进行落实和安排,并且会直接的按照工作计划进行编制。这样的模式和方法下将导致员工出现心理排斥现象,在预算工作当中最终的效果也难以得到保障。而从预算的编辑方法上来看,很多的事业单位在预算编辑上会参考以往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这种方式会导致预算的执行力度有所下降,更加会导致实际操作与预算结果之间相脱节,资金使用上随意性比较强,容易造成预算原有的严肃性失效。

2.2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当前阶段很多的事业单位当中在会计和出纳等岗位上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这给资金的安全事实上留下了一定的隐患问题。同时在日常的收入操作当中也比较容易出现违规现象,单位将行政费用纳为企业性收费,又将企业费用转换为其他的费用,从而导致收入项目完全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在日常的支出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问题,对于日常的支出以外的商品劳务支出明细比较复杂。如果发生了接待费用超支的情况下,就会将其改成会议费用,并且当中还存在着虚增成本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开展受到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此还需要积极的进行改革,提出新的措施来对此进行控制。

2.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在《会计法》和财务管理的要求上是比较严格的,对于财务会计人员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当中财务人员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并不是很透彻,并且依法理财的观念比较少。一些会计人员存在着身兼数职的情况,总是在应付工作。再加上单位当中业务培训岗位等方面人员缺少,导致各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一直难以落实,工作一直停留在简单的处理日常业务上,工作更是得过且过,从而严重地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顺利进行。

3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3.1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障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当前阶段事业单位一定要积极的认识到财务管理当中所存在的内部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制度的重新确立,以便于为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应急当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度,将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这种措施的实施一方面是让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能让工作人员能各司其职,减少发生职位疏忽的问题。其次,应当建立起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是核心所在。事业单位当中需要对所有的开支项目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开支,一定要在审批制度基础上来实施,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资金都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此外,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这种要求的提出主要是希望能够对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利用,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

3.2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工作得的开展本身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施才能产生效果,并且几个环节之间要相互衔接。当中主要包含了三个环节:预算编制环节、预算执行环节和预算考核环节。财务管理人员对此一定要加以重视,能够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来对编制部门的预算等进行明确,同时也要对各项收支来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和核查。单位需要配合财务管理部门,严格的控制好各项目的进出关系,不能随意地进行预算项目的变更,如果出现了特殊情况,则需要上上级领导进行申请,在批准的情况下才能实施。事业单位当中采取制度基础审计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审计方式能够帮助上级单位更好的了解到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行状况,对于单位的审计是有着重要价值的。同时,单位本身的审计还可以对重点就环节进行合理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出现,为单位的内部审计发展提供帮助。

3.3积极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现代社会当中人才是发展的必要保障,对此事业单位在未来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当中一定不能忽视了人才的重要作用。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让他们对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有更加牢靠的掌握,更要不断地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责任心,从而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对于在职员工,因为会计工作的业务更新是比较快的,因此事业单位还需要为财务人员制定出必要的学习计划,定期地进行培训工作开展,让他们能够达到固定标准。对于新员工,则应当要求他们持证上岗,并参加考试,在考试合格以后才能到岗工作。此外,在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应当让他们的积极性就和主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建立起一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让他们相互之间能学习并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这对于不良现象的发生预防和控制违规操作将产生重要意义和影响。

3.4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中应当建立起必要的清查制度。对此党委方面应当建立起相应的固定资产目录,对于各个项目能进行编号处理,按照项目的来源、验收和使用地点等来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整理。同时,应当杨姐的制定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计划,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检查和维修,保证能够稳定运行,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发生。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充分的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来建立起必要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以此为单位的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帮助。但是要注意折旧制度一旦确立就不能随意变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固定资产的完整性能得到保障,也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4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下不断发展的而形成的,其未来发展当中也是要与社会进步相一致的。对此,事业单位一定要重视起在财务会计管理当中的工作开展,能够全面的审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好优化调整工作,促使事业单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也为自己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锁琳.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4(5).

[2]康钰婧.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应用分析[J].北方经贸,2014(9).

[3]孙莉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4(38).

[4]郑小晖.对地勘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改革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

[5]赵垣超.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

[6]刘植才,刘荣.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及其对策[J].天津经济,2014(8).

上一篇:医院财务会计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银行网点会计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