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让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8-29 10:48:47

科学课让学生“动起来”

最近参加了一个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其中的一堂课引发了我的思考。

【案例】

师:知道我们今天要研究什么吗?

生看黑板回答:力在哪里。

师:很好,这就是我么今天要来研究的主题。

师(出示钳子夹核桃图):知道这幅图中力在哪里吗?

生1:在握钳子的手上。

生2:在核桃上。

生3:在钳子上。

师:那你们看看这三幅图上,力又分别在哪里呢?(用橡皮筋弹棋子图、飞机飞行图、自行车刹车图)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讨论。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生1:把橡皮筋拉紧再放手能把棋子弹开,说明有力。

生2:棋子会被橡皮筋弹开。

师:那飞机图呢?

生:飞机的发动机运转带动飞机飞行的。

师:第三幅图呢?

生:按住刹车,会阻止车轮继续转动。

师:那你们从这些图上看见力了吗?

生:没有!

师:是啊,我们是看不见力的。但是我们能够看见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效果。

板书: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

【思考】

科学课的教学特点是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动手活动进行体验,从中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从这点出发,细细品味上述片段,就能感觉到这样的片段对于现在的科学课堂而言就显得过于“安静”了。

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道: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应该说科学课是最应该体现“做学问”的含义的。任何学问的获得,都需要学生经历整个探究的过程,去体验、去感受、去习得。而在该片段中的孩子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掌握了知识点。他们是真的知道力在哪里了吗?在课的小结部分,教师问学生,现在你们知道力在哪里了吗?答曰:力无处不在!从学生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课前的认识层面上。但是这个认识是不需要老师教学学生自己就已经知道的结论。为什么还要上这样的课呢?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所以我们应该把科学课定位在“动”上。

有形之动——让学生身体动起来

仅靠书本提供了一些图片素材,让学生说说力在哪里这个环节对于孩子来说,教师采用的小组讨论也好,集体汇报也罢,都是抽象的、空洞的、单薄的。学生只能描述物体如何运动,却不能回答力在哪里。其实,孩子在科学课上最需要的是“玩”。如果我们设计一些例如斗鸡、扳手腕、两人拔河之类的小游戏让他们来体验力的存在,再让他们来回答力在哪里这个问题就水到渠成了。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设计的游戏中充分体验,比起单纯的靠几张图片来进行讨论要有效的多,感受的深。用“动”的方式替代单纯的集体讨论,对于学生的科学学习而言更加形象、丰富。

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动态化,能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科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

无形之动——让学生大脑动起来!

科学课堂的确需要让每个学生身体动起来,但“身体动起来”的课堂背后更应该有“暗流涌动”——科学思考。只有学生积极进行思考的科学课堂才是真正的科学课堂。课堂需要热闹的主体探究活动,也需要冷静与睿智的科学思索活动。简单说就是不能让他们白玩。“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我们看见孩子们在课堂上动了身手,但是脑子还没有动起来。我们应该在动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针对活动积极进行思考。其实每个科学体验活动或者探究活动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科学的道理,我们就是要让孩子们通过体验去发现这个科学道理,通过体验更好的理解这个道理,通过体验能够运用这个道理。那么就要我们教师抓住学生体验过后的时间积极引导,合理组织,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用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去谈,用真情实感去讨论。也只有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科学课堂才不至于乏味和刻板。

由此可见,我们的科学课要以“动”取胜,除了设计好一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活动,让每个个体身体动起来之外,为了提高这些探究活动的价值,直抵科学课的内核,我们更需要在学生动手基础上引导他们积极动脑,发现这些活动背后的科学道理。这样一面做,一面想,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这样说,有机结合行为活动和思维活动这两“动”,才能真正体现科学课的价值。

上一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下一篇:让低年级的数学课堂充满童声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