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范文

时间:2023-03-16 19:12:34

科学课堂

科学课堂范文第1篇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教学既能呵护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又能培养他们科学学习热情呢?由于学生对周围自然事物都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我们的科学教学应顺应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动起来,在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动中掌握科学方法,在动中锻炼思维能力。下面,我就以《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动”起来。

一、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心动。在上《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导入部分时,我运用了常规的谈话教学法。同时,我结合多媒体出示实物创设情境:天气有点冷,老师想喝热牛奶,让我把牛奶连盒子一起放在热水里热一热。(演示加热牛奶)

师:“你们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发现?”

生:“牛奶鼓起来了!”

师:(拿起管子插入牛奶,牛奶喷出来了!)“怎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当牛奶喷出来的时候,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奇的声音,我在学生的表情中知道学生的好奇心已被激发起来。

师:“那么大家想让自己像科学家一样来研究问题吗?”

生:(齐):“想!”

师:“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这时我出示上节课所用到的“试管气球皮实验”。

师:“你能回忆下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吗?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师:“水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

生:“水受热体积变大,水受冷体积变小”

师:“但是上一节课我们这个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可不可以把这个装置改进一下,(出示试管气球皮装置)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水的体积确实有变化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吧!”

这个问题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推上了顶端,学生不仅能积极地思考交流,而且能够集思广益。

二、行动——促使学生在亲历中领悟

“心动不如行动!”学生是十分希望在课堂上能亲自动手实验,并验证自己的想法的。因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心动,还要让学生行动,使之有所感受、有所体验,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认知能力、协作能力。

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中,看着“试管气球皮实验”装置,明确了改造目标,学生总是有很多的想法。比如学生会想到:

改进方案一:水是透明的,加点红水,可以更加明显。

改进方案二:瓶口太大,液体上升不明显,可以用塞子和细管。这样水的体积只要增加一点点,在细管里就会上升一大截。

改进方案三:水温差明显一点。

……

为了验证学生的想法,我在讲台上拿着“试管气球皮实验”装置,根据学生所说的一一改进。当学生体验到他们的想法被一一变成了现实,他们的理念被一一肯定,并且看到一个新的实验装置完成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在新的装置产生后,孩子们对于如何探究已经了如指掌,他们开始跃跃欲试。这时,我在讲解完注意点和温馨提示后,就放手将课堂完完整整地交还给学生,真正地体现了“由扶到放”这一理念,让学生彻底“动”起来。

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每当看到明显的变化的时候,都抑制不住那股子兴奋劲儿,欢呼声、惊奇声此起彼伏,他们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探究中。

实验完成后,我请两三个小组指派代表带上实验成果和表格,展示结果。然后我用Flash呈现实验现象,肯定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板书结果:水 热胀冷缩。

接着我追问:“那么其他液体呢?”(为学生提供多种其他液体:酱油、橙汁、牛奶、黄酒……)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发现这些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再接着我话锋一转:“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不对?”学生自然意识到,这样说缺少科学性,缺少科学该有的严谨,因为他们并没有一一验证。

最后,我完善本节课的结论:大多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孩子们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个个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从孩子们灵动的眼神中,我不仅看到了他们成功的喜悦,更发现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实践中寻找科学。

三、情动——引领学生拓展和创新

科学学习是在探究过程中使孩子们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半独立的过程,并在探究中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素养,让他们能够通过探究,在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各方面都获得发展和提高。科学学习不是止步于课堂的学习,更多的是课后的拓展与思考。

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课堂中,孩子们亲身经历了水、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培养了他们勤于探究、乐于合作、敢于交流的科学态度和实验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我深切地体会到,小学生的科学课堂要营造一个快乐宽松自由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孩子们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课堂的小主人,才能大胆去探索和勇于创新,才能有活跃的思维,才敢于畅所欲言。

在本课的末尾,我展示了两个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

(1)师:(PPT视频展示教师在水壶中加满一壶的水,然后放上去加热,快开的时候,水溢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2)师:“我们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为什么每瓶饮料都没有装满?”(PPT展示)

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是让学生体会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可以学以致用的。这样,学生自然会明白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又运用于生活。

对于科学课来说,永远没有上下课的铃声,即使学生走出教室,室外也是他们学习科学的更广阔的天地。科学课解决的就是科学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在课堂上一一得到解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让他们带着尚未解决新问题走向课外,这样的情动,才能使学生对科学课始终保持持久的兴趣。

就让科学课扣“动”学生的心弦,心动在课始,行动在课中,情动在课后吧!

科学课堂范文第2篇

一、注重知识获取,关注能力发展

学生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能力的发展,这岂不两全其美?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中,弹性、弹力是本课的一个知识要点。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这方面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学填写“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记录表。从效果来看,图表形式更清晰地表明了“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分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对弹性和弹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设计,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师生之间的问答式,而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研究、表述能力。课后的作业是:你能设计一个应用弹力的小发明吗?不再是关注学生浅层次的知识方面的收获,更加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方面的收获。正如学生所说:通过学习,我知道在我们的身边藏着很多的科学知识和道理,有些实验我们必须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做得更好,就像刚才我们在研究弹簧的时候一样,有人操作,有人测量,有人记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多种能力协调发展,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易于接受我们所讲的科学知识。

二、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来源于生活,离开生活的科学就缺少探究的基础。仍然以《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为例。课前,我让学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海绵、弹簧、橡皮筋等。在课堂上就利用这些材料来做实验研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我布置学生自带材料时,部分学生已经知道本课要研究的内容,有的带来了玩具弓箭,有的穿来了有袖管口橡皮筋的衣服,这对学生来说何尝不是一次联系生活实际的教育呢。让学生凭兴趣自由选择做实验,让学生知道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物体没有弹性,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高涨,科学探讨特别起劲。本课还有这样一个设计: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弹力?这个设计,激起了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许多同学都急切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谈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一个个积极主动、跃跃欲试,为下面认识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做了铺垫。这样的科学活动课,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率高,学生在快乐的科学探究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大胆进行预设,留足生成余地

预设与生成孰轻孰重?大胆的、充分的教学预设使老师做到心中有底,巧妙灵活地处理课堂生成则能使课堂更加精彩。毫无疑问,两者的相辅相成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我多处进行了预设,如:钢尺的弯直实验、橡皮泥的搓圆压扁实验、气球的吹放气实验等等。这些预设为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预设不是万能的,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全部预设出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预设的遗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无痕化”处理生成问题才会使科学课堂更精彩。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两次预设中没有的环节。一次出现在学生介绍自带的玩具弓箭时,大家普遍认为是“弦具有弹性”,却不料有个学生插话说“弓也有弹性”,被他这么一说,我也豁然开朗,然后巧妙地请他来做演示,大家发现事实真是这样。科学课堂教学中,在多种预设的基础上,更需要老师巧妙地生成处理。第二次是研究弹簧拉力与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因为课前找不到型号相同的弹簧,所以找了两种不同的型号,在学生得出数据后才意识到这个疏忽。没想到的是,一次疏忽却成就了一次预设中没有的精彩。弹簧粗细不同所产生的弹力也是不同的。当学生得出两组不同的实验数据后,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却假装无意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钩码轻重不同”“可能是弹簧粗细不同”……在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

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标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全新的视角来思考每课的设计,把握好“科学课堂的精彩来自巧妙的科学设计”这一尺度,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科学的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科学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字:科学教学; 学生; 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87-001

小学科学课堂是一个能较好展示、发挥学生个性的空间,因此,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个性之光在科学领域上空闪耀。

一、允许不走寻常路的个性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问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表现。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学生的个性提问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成为造就创新人才的首因。因此,在科学课堂中要做到:允许学生的个性提问,做到疑问无,形成一种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氛围,挖掘学生无限的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事实上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鉴于此,我们应该立足课堂,更要超越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地方。科学课堂应该是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课堂,而不是一味地遵循书本中所谓的“权威真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与看法,纵然那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朵浪花,但这的确是他们所问,的确是他们所想,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他们真正所收获的。学生体验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中既发现了自身的能力价值,又激起了个性的形成、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而言也就更加充满自信了。

二、尊重天马行空的个性回答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画:刚进入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头颅有正有圆,每个都是神态各异,各具特色,但当他们毕业离校时,则变成了清一色的圆圆头颅,毫无棱角。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及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那些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式教学模式牢牢禁锢着广大师生的思维,教师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化思考与独立见解,学生往往是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标准答案,然后在试卷上答上一个个看似标准的答案。但学生毕竟不是泥块和木块,我们的这种“塑造”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与兴趣,不能实现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迫切需求。那么,学生就会将在学校里学习科学知识当成一份苦差,一种负担,既而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阻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尊重他们或深或浅的个性回答,真诚地为学生个性化的回答喝彩,因为每一朵花开的声音都是精彩的,是值得期待的。因此在教授《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描述树叶的形状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像手掌”、“像扇子”、“像绳子”、“像蚯蚓”、“小船”……纵然这些答案都各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的,但确实是学生们自身的真实感受,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能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吗?当我热情地鼓励学生“真好,你想得真是形象啊!”“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要好好向你学习了!”时,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学习的劲头更大了,信心更足了,一双双小手也像雨后春笋般不断举起,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涌动着丰富的情感,他们期盼着老师每一个赞许的眼神,渴望着老师每一句赞扬的话语,铭记着老师每一个春风化雨的微笑。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到,有时一声真诚的激励,能让学生尤如醍醐灌顶般,顿时思如泉涌。让我们从标准答案的禁锢中走出来,尊重学生天马行空的个性回答,让创造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张扬个性、放飞心灵。

三、倡导独具个性的实践探究

科学课,就其名称而言可谓是最能与大自然和科技相贴近的学科,就其特点而言是一门能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学科,就其优势而言是一门最大限度激活和唤醒学生创造潜能的学科。《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因此,科学课堂应该是自由的天地,如果在课堂上束缚学生的个性,限制学生的自由,牵着学生的鼻子,让他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按部就班地依照教案中规定的方法来学习科学知识,学生又怎能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满足其探究学习的需求?又怎能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怎能培养学生自觉能动地探索知识的能力?

科学的本质是对自然现象和人的思维及研究方法的高度概括,因此,在科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超越教学目标的即定界线,超越单纯的传承式教学模式,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允许学生个性化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实践中来,相信倡导这种独具个性的实践探究方式,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完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创造性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沿着科学的道路去追求科学知识,使其学会从不同角度自主获取信息,实现全面发展。

个性是创造的源泉,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个性将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作为一名传授学生科学知识的科学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启蒙者,我们必须小心翼翼的呵护和扶持这些奇思异想却又充满个性的幼苗,用一双热情、睿智而又冷静的眼睛去发现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让他们在科学的沃土中尽情地表达见解、展示个性。以和煦之春风,明媚之阳光,促使其茁壮成长。让个性在科学课堂上飞扬!

参考文献:

[1]牛灵江,翟立.《青少年科学探究》,中国言实出版社

[2]路培琦,郁波.《自然教学改革探索》,山东教育出版社

[3]徐学福.《科学课程的探究教学案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科学课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视频; 科学课堂; 自主;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74-001

近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多媒体、电子书包等高科技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以及“互联网+”、“慕课”、“微视频”等全新的学习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使得我们的学习更为便捷,更为高效。其中,微视频更是以其制作的简便性、知识的针对性、画面的直观形象性以及学习的便捷、灵活性等优势而成为当下最主要的课堂教学辅助手段之一。

微视频是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因其短小(一般在5分钟左右),且针对某一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而得名。然而,如果我们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选择好合适的时机,利用好微视频,必将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我们的科学课堂也将因“微”而著,产生“1+1>2”的效应。

一、课前导学,助力自主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而微视频以其学习的便捷性和可重复性,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充分的发展。借助微视频,想什么时候学就可以什么时候学,一遍没学会可再来一遍,直到学会为止。在新课之前,学生借助学习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遇到困惑时观看微视频,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这样就为学生搭建起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跃迁的桥梁。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再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如在教学《摆》一课时,教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一个介绍“摆”的微视频,将“什么是摆,摆有几部分组成”等内容作为学生课前自学,不明白的可以反复多看几遍。这样既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摆及其构造,课堂上,还能有更多的时间来逐一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长、摆重、摆角这三要素的关系,从而避免了过去常常因时间不够,不得以采取的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其中一个要素,再将自己的实验结论与全班分享的方法。时间多了,动手动脑主动探究的机会多了,《科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的理念也就得到了有效的落实,课堂的效率不言而喻。再如,在学习《消失了的恐龙》一课时,教者可设计一个有关恐龙家族的微视频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课堂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恐龙已灭绝了,这些形态各异的恐龙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学生借助微视频既获得了知识,又激发起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欲望。这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核心理念的科学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

二、课中范引,巧突学习难点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而实验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否顺利地开展实验是探究活动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科学课堂上,对实验的指导往往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师们大多通过现场演示、示范等方式进行实验的指导,但受班级人数、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实验的器材以及实验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效果往往不容乐观,微视频的出现,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引领学生轻松地突破学习难点。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溶解的快与慢》时,首先组织学生明确问题:溶解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测的基础上制定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在接下来的交流研讨环节,该老师播放“正确实验操作”的微视频,让学生独立思考,用比较的方法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巧妙地解决了学生实验中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再如,另一位老师在教学《折形状》时,利用课前的时间,收集同学们的课前自学单和借助微视频自主探究过程的照片,进行归类整理。课堂上,教者以照片呈现的方式,暴露出学生课前自主探究活动中“纸筒高度不一”、“重物叠加随意”以及“纸筒重复使用”等问题。然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和分析,在比较中对“如何保证纸筒高度一致”、“怎样正确叠加书本”等环节进行了优化指导,使学生能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次利用微视频演示纸筒(六边形)折叠以及实验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利用优化的方法继续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大小是否有关”这一问题。这样的课堂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借助微视频,在比较与发现、实践与探究中,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增强了学生对本课核心概念的理解,促进了对比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

三、课后拓展,延续学习激情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可利用好微视频,将课堂研究延伸到课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延续学习的激情,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课堂上所学知识和形成的能力,让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伴随一生。

如在学习《神奇的水》一课时,学生通过在硬币上滴水滴的实验认识到水具有很大的表面张力后,教者播放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回形针的微视频,然后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假如在水里滴了洗洁精,表面张力会如何?滴入牛奶、植物油呢……再如在学习了《登月之旅》后,组织学生观看我国嫦娥探月工程微视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自豪感,学生们的激情通过科普手抄报、畅想二十年科幻作品展等丰富的课外活动得以延续……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像这样的微视频的运用真正实现了课后的拓展与延伸,也让《科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再次得以落实。

科学课堂范文第5篇

小学科学教学重在活跃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科学活动体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其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思想和方法。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努力创设科学探究情境来有效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从未知化为能知、已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现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探究实效的体会:

一、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眼、动口

很多科学课堂上,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既定程式模仿操作,虽然动眼、动手了,但没有充分动脑和动口。科学课的教学实效需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一味地满足于“邯郸学步”阶段,只会让学生形成粗浅认识,是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我们的科学课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动眼中学会观察,在动脑中发展思考,在动口中锻炼表达,在动手中深化感悟,在不断的动态教学体验中获得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观察、思考、讨论、试验、比较、分类、推理、归纳、辩论、评价等活动,才算是积极的自主探究。否则流于形式的教师表演课,热闹的只是课堂气氛,冷却的却是学生的科学激情。

二、探究活动不应是少数学生的表演天地

在现实中,由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差异,每每活动任务布置后,多是个别同学承担全部探究任务,其他学生便都成了旁观者。个别不代表整体,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要让多数学生成为探究主体,而不应是少数学生的表演秀。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要让大多数学生都应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那些没有机会或者不愿争取探究机会的同学应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否则这些学生不仅得不到科学素养的发展,久而久之,也会滋生事事靠别人的依赖心理,一堂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课就变成了只给几个同学表演的辅导课。我们必须注重科学探究的全员参与,要让每位同学在探究活动中都有事可做,都愿意去做,都能做好。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课教学素养

许多学校科学课教师都是“改科”任教,很少接受系统的科学课教学培训,课堂上多为依赖自己的理解而“现学现卖”,教学中偏向传授科学知识者多,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者少;注重学生智力开发者多,关注学生科学知识、技能、方法的协调发展者少,照本宣科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知识结构上,科学课教师总是感觉科学课程过深、过剩、过专,而科学课知识面过窄、过老,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科学课知识结构。教师的科学课教学素养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新时代、新课程需要新科学教师,科学教师应对自己设计一个专业成长计划,及时调整教师角色,更新教育观念,充实科学课程的学识,尝试新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课教学素养。

四、拓展学生的科学课学习内容

科学课教师不是死教科学课教材,而应该活用科学课教材来教学。科学课是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本质特征、现象及规律的启蒙学科,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实实在在的科学教材,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知识。学校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校外的教学资源更应珍惜。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和现有资源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大学生的知识面。我们也可以走出教室,在操场、街道、田野等地,在公园、图书馆、动物园、科技馆等处,在网络空间中都可以学习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存在于大千世界和网络中的多种科学教育资源进行探究和实践,有效解决学校教学资源受限的问题。

五、分层布置科学课作业

科学课作业布置太难,学生则无法适从;布置太易,学生则不屑去尝试。因此,为了巩固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分层布置科学课作业显得十分必要。教师应预先量定教材内的作业项目的难易类型,比如将之划分为“基础题”、“选做题”、“拓展题”三类。基础题作业的布置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做做便成功”的特点,主要强化学生科学常识的识记;选做题作业的布置面向中上等学生,突出“学学便能做”的特点,主要强化学生科学常识的活动体验;拓展题作业的布置面向优秀学生,突出“艰苦实践出真知”的特点,这种题的完成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学生须细致地学习、反复地操作才能获得正确认识和成功体验,主要强化学生的坚韧精神。这样的分层布置科学课作业方法正是运用了心理学上的“最近发展区”原理,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科学素质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保持科学探索欲望的同时,不断地获得科学素养发展的成功体验,把作业负担演变为一种活动乐趣。

六、构建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

科学课堂不要追求“大而全”,事事都探究,面面都俱到,这样的做法多半没有教学实效,学生大多很快淡忘教师的耕耘成果。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40分钟内,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科学课堂的设计应体现“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定位特点,尽量扔掉传统教学中那些形式的、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从内容、材料、过程等方面力求简约,以简明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流程、简练的教学语言来追求科学课的教学效益。从时间分配上考虑,我们的科学课堂应该极力把教学环节缩减至三四个环节,并合理分配好各环节的时间长度,其中对科学体验活动和研讨交流环节就应至少设置25分钟,导入和总结环节不要超过5分钟。教师应该留给学生更多学习、思考、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把主要活动做好做到位,把主要科学常识能够理解和应用,学得深刻,学得扎实。

科学课堂范文第6篇

一、科学故事,启迪心智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依然处在爱听故事的年龄,因此科学课堂中一个个丰富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是我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而这些教师亲身经历的故事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植物”,其中水生植物是植物中的又一典型代表。水生植物的获取原则上要求学生家长带领孩子先去观察、再去捕捞。从历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虽然我在课堂上布置任务时“处心积虑”“字字斟酌”,希望确保学生安全的同时收集到品种丰富的水生植物,但大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任务。

“水花生”“水葫芦”“金鱼藻”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没有被请进科学课堂,就意味着学生的科学学习有了缺口。在最近的几年教学中,我就亲自动手,与学生分享一个个艰辛又带着甘甜的过程。故事展开中学生的情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是我的关注点,“打动心灵、引发思考、启迪智慧”是我的课程目标。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鞋边还有些许泥土的痕迹?没错,为了你们这群可爱的孩子,我刚刚从炼油厂附近的池塘回来,当然也带来了大家期待的这些植物。”

――以学生亲眼所见顺利带领孩子进入真实的故事。

“哇!”在我出示水槽时一阵阵惊叹声。

“告诉大家,老师为了获取这些植物,出发前特意带了‘保镖’,”还没等我说完,孩子们的注视与渴求的眼神下呈现出了轻松的笑脸,还有串串笑声“荡”进了我的耳朵。“毕竟,老师不会游泳嘛!那么,你们说老师在人员上这样安排如何呢?”

――一段分析后,学生都领会到水生植物或者说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安全是应首先解决好的问题。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是科学学习的一大特点,用对科学炽热的爱带动一个个真诚而理性的思维,相信这样的科学课堂也定能成为学生心智发育的一个主阵地。

“另外,陈老师还特别想告诉同学们,为了找到这些水生植物,老师跑了五处水域,你们相信吗?”

――真诚的询问下,学生心灵深处有了继续了解老师此次行程及途中故事的愿望。

“有的湖里没有任何水生植物;有的只有睡莲,呵呵,可它过于纤细高挑的身材不适合进入课堂;有的整个池塘都被绿色包围着,但走近一看小小的浮萍居多,这是同学们常见的水生植物,不是特别具有课堂研究的价值,因此只带了少许给不熟悉它的同学们认识。”

“最后,老师在一个小小的水沟边发现了我们的课堂主角水葫芦,在一个小水塘边上发现了这些水花生及少量的金鱼藻,我提议让我们为今天的科学课堂上它们的到来鼓掌吧!”

――略带艰辛的过程让学生的感情自然流露与延伸!

“就在我欣喜与满足并退回到岸边时,陈老师才发现我的新皮鞋整个鞋面上都带着黑淤泥,身上到处是泥点子,手上还带着浓浓的泥臭味。陈老师成为一个‘臭’老师啦”!

同学们哄堂大笑!

“但,老师却享受了这个过程!一个科学老师带着大自然的气息才算真正地投入到学科中,一个科学老师只有在课堂上收获到孩子们真诚而渴求的眼神,才算真正的收获!”

实验室里霎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在我还没有发现声音从哪个角落响起之时。

――科学探究需要不断的努力与追求,“求实”“求真”“执着”,这些就是科学精神的本质!教师亲历科学故事的有心带入,让学生的科学学习心灵不断得到启发,对学生心理上的教育成效也终将显现,在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科学课中,他们的“人文精神”也得以提升!

二、科学语言,发展心理

词典有一个词,叫“咬文嚼字”,似乎这个词在语文学科中出现更多。但是,在我的科学教学中,这个词也成为我的一个理念,即注重科学课上的“咬文嚼字”。

现代的孩子中有许多因为家庭与社会的多重因素,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有些学生从不或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与利益,这之后也成为他们的成长困惑与人生的一大发展“瓶颈”。

针对这一群体心理特征,我充分利用我的科学课堂,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教育。如,“动物”单元就为我的这一想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时机。

第一课的“寻访小动物”,板书课题时我有意没写“访”字并空出这格,请学生来分析漏写哪个字。“寻找”“寻觅”“寻问”等一个个常见的“寻字派”的词语被同学们说起,此时,我再一笔一画并略带深沉地写上“访”,同时在下面打上一个小小的“?”。并及时向全班同学追问,为什么是这个词?“常常在语文课程中,我们的老师会带着大家一起分析词意,品味语境。但今天的科学课堂中,陈老师认为这同样有价值,毕竟这样的字眼能有效完善大家的科学学习态度、完善你们的人格。”

“珍视与对待像我们人类一样的一个个生命”,成了我这个单元一个最突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之后的单元教学中,我和孩子们一起乐享“咬文嚼字”的过程。如在观察“蜗牛”时,是“轻轻地”用细软物品触碰触角等部位,观察它的应激性。在“蚂蚁”一课中,捕获它是“悄悄地”把落叶等放置在它跟前,“请”它上来再“轻”放入昆虫盒内。而金鱼一课的观察是静静地观察,同时在探究“金鱼的呼吸”的小实验时,也应是用少量“食用色素”滴在它嘴前,观察红色是否从鳃盖流出。在动物观察结束后,与每种小动物说声“再见”,老师领着学生代表把这些小动物一个个“送回家”等语言频繁地出现在我的科学课堂。这些出现在教师用书中的词语,我一一用心提前感受,并郑重划上。也正是这份用心,学生与我一起共同感受科学的真谛,人人都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出对小生命的呵护,对生命的无限敬畏!

正是这份虔诚,让许多同学都在个人词典里加入或重新刷新了“尊重”的含义,在他们人格形成的奠基阶段深刻领会了其中的重要涵义。似乎上了这个单元后,同学们之间的课堂协作、课外交流等也悄悄改变着――懂得面对并尊重与自己交流的每一位同学。

科学课堂范文第7篇

一、抓常规教育促进课堂纪律

科学课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因此,课堂中常常出现喧闹、混乱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教学实效。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做法逐渐改善这一状况。

1.上好开学第一节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从不上新课,而是组织学生从课前准备、课堂要求、器材的准备与保管、课后的收拾整理、实验报告单的填写等方面进行商议,制定出本班的《科学学习要求》,然后张贴在教室的“公开栏”中,让学生随时明白要求,并在课堂中严格执行。

2.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管好了一个小集体的秩序,整个大集体的秩序也就成功了大半。所以在分组时,应与班主任分的学习小组基本保持一致,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时,选好组长、记录员、操作员、材料员,并进行培训,今后定期轮换,让每一位孩子体验不同角色,体会自觉维护纪律的重要性。

3.培养良好倾听习惯在科学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没等老师说完要求,学生就开始动手,课堂一片混乱;在交流时,不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为了避免这些现象,我与学生约定俗成,用师生对接科学格言的形式提示活动的开始和结束。例如,用“大胆实验,小心求证”表示开始,用“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表示结束,从而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汇报之前,强调对汇报者和倾听者的要求,并根据表现进行加分奖励。

4.提高器材时敢馐

在科学实验中,除了学校提供的实验器材外,有时需要学生自备器材。如果教师不注意培养学生准备器材的意识和习惯,就会因缺乏器材而影响活动的开展,造成课堂混乱。为此,应做到:提前2至5天列出器材准备清单和具体要求,并告知学生。例如,在教学“模拟‘火山’喷发”这一实验时,除了酒精灯和三脚架外,土豆泥、番茄酱、易拉罐皮、火柴、矿泉水瓶需要学生自备。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对自备材料应做出如下要求:土豆泥尽量压碎,保持自然湿度;易拉罐皮留其侧面,保持平整;取适当的番茄酱装入空瓶中,加水稀释。

二、重实验器材调控课堂纪律

科学课的乱象一般都出现在探究活动环节,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无所事事,东游西逛;有的学生你抢我夺,争抢材料;有的学生则把材料当成了玩具,独自享受。而这一切都是材料惹的祸。因此,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精心选取材料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的成败。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教师一定要选取利于学生操作,利于帮助学生解释科学现象的材料,提高实验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流动的空气》时,为了能让学生感受空气会流动,我就为每小组准备了一个连通气球装置:在一根吸管两头分别捆上一个气球,其中一个充满气后用线捆扎。实验时,孩子们直接解开充了气的气球的捆线,观察两个气球的变化,从而形象地看到了空气会流动这一现象。

2.有序收发材料实验材料的适时发放、回收,对课堂纪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如果材料的收发及时、到位,孩子们的兴趣就高,反之就会分散注意力,削弱学习兴趣。所以,对材料发放时机的把握,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例如,在教学《神奇的磁力》时,每种磁铁每组至少各准备一个(保证每人都有一个磁铁),并用盒子装好,由材料员保管。当“探物游戏”开始时,由各个材料员进行分发,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探物游戏”中去,体会磁铁的磁力和分析被吸引物体的材料组成。当“探物游戏”结束后,各个材料员迅速收回磁铁,装入盒中。等到探究活动“哪里磁力大”时,再由材料员取出其中的一块“条形磁铁”进行小组探究。否则,很多学生都会停留在玩耍磁铁中,课堂秩序就会处于无序、混乱中,从而影响活动实效。

3.控制材料数量

材料的数量是每个孩子一份还是每个小组一份,教师应该根据活动的内容灵活设计。一般来说,容易准备的而且需要每个孩子都动手的,就每人一份材料;如果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则每个小组一份材料。

三、善于评价激励催化课堂纪律

任何一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利用孩子的积极情绪对课堂纪律进行调控。比如:某个小组活动时相互推诿、纪律混乱,这样说:“第x小组分工明确,操作有序,老师给他们点赞!”想要学生们达到什么样,就找一个榜样,对其进行大肆夸奖,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将学生引向你想要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们就慢慢形成习惯。同时,结合我校的“小组评价”和“个体激励”机制,给予小组、个人加分奖励。

总之,要想课堂活而不乱,除了加强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外,教师也要不断充电,创新教学方法。另外,还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融洽师生关系,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提高科学课堂的实效性。

科学课堂范文第8篇

情景呈现一:

师在课堂中出示事先做好的三个不同降落伞,请三位同学分别提着,然后讲述降落伞下落时的要求:同一高度、同时放手……在教师讲述清楚之后,让学生开始独立进行实验,课堂秩序井然,学生操作也比较合乎规范。

情景呈现二:

(课堂上)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制作好的降落伞,我们一起来玩玩。

(学生玩降落伞,有的扔,有的放,有的站地上,有的甚至爬上了桌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降落伞怎样比才公平呢?”

学生顿时安静下来,陷入沉思中,一会儿纷纷举起小手。

生1:“我觉得站地上和桌上不公平,应该让降落伞从同一高度落下。”

生2:“我觉得我们不能抛或者扔,这样力量大小不公平,应该轻轻松开手,让它自由落下。”

生3:“我们组觉得应该有人喊口令,同时放手,这样比才公平。”

……

师:那我们就按同学们提出的公平规则再来玩一次,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

案例反思

以上是两段不同教学案例的细节呈现,其教学要点都是围绕“降落伞下降快慢比较的方式”,从课堂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是相同的教学要点,却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

反思之一:教师的角色意识

理念决定行为,对于上述的教学细节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教师角色意识的不同。情境一中教师依然是教师,依然沉浸在固有的教学主体意识之中,而情境二中的教师则明显淡化了自己的主体角色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思考和能力。这就是教师角色意识的区分。小学科学课堂中探究活动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以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把重点放在创造条件、引起和激励学生的探究和发现上。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当我们弱化教师的“主宰”意识,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鲜活而灵动起来。

从形态上来说,儿童化的科学课堂,既不是一种固化的课堂模式,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而是启发我们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引导儿童,让儿童对科学探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接纳,这是儿童化课堂的首要前提。其次,在儿童化的科学课堂中,我们要尽力成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成长。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充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中,让孩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自由地把握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会让孩子亲历过程,获得自信。

反思之二:教师的教学调控

现在我们的科学课堂,许多老师都喜欢做“探究加法”,担心学生不会设计完整的探究活动,担心孩子得不到科学的结论,于是教师恨不得全程参与其中,手把手地教过程,手把手地写结论,甚至所有的细节都为学生想周全,生怕孩子会出错。于是一路走来背上沉甸甸的东西,最终压垮的是教师自己。我们的科学课堂要学会放下,就是要多做“探究减法”,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过程指导,这是一种教育的勇气和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能力。在儿童化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倡导的就是一种“简约化”的指导方式,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中,自主发现,从自己的视角来认识科学世界。我们教师在关注学生探究活动的同时,可以用适当的提问来吸引学生,来调控课堂。例如情景二中的老师,只用了“怎样比才公平?”这样一句简单的提问控制了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老师的教学功力和智慧,帮助学生把握探究的方向,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反思之三:教师的教学主张

课堂,是一种生命的互动与师生的共同成长,如果我们在科学教学中用契合儿童心灵的方式,去激发儿童对科学探究的潜能和兴趣,就能让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得到自然和最优化的发展。在这样儿童化的课堂中,我们关注每一个生命主体的体验与表达,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自信和上进。成长就是一种阅历,课堂就是一个空间,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释放潜能的舞台,让他们在科学的未知世界中学会观察、分析、比较、探究,才会留下孩子们走向科学探究之路深深浅浅的脚印。

科学课堂范文第9篇

纵观如今的科学课堂,却很难寻觅到真正有品质的对话。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反复提一些不痛不痒的、没有含金量的问题,把一个个问题像皮球一样踢给学生,大多数问题均是“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学生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 “对”或者“不对”,还有些教师专门提一些识记型的问题,让学生填填空就可以了,老师提问的频率高,学生作答的频率高,课堂上热闹非凡,笑声掌声不断,学生成了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他们的思维得不到锻炼,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很少拥有主动提出问题的体会,老师也不愿意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担心学生节外生枝,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更可怕的是,在许多的公开课上,教师完成了某些教学环节后,象征性问学生有没有想法或问题,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大都埋着头,不敢抬起来,因为他们已经不太会提问题了。

那么,如何在科学课堂上实现高品质的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成就科学课堂的精彩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自身应勤练内功

美国福特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曾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拥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腐蚀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保鲜期更是严重缩短了,如果教师始终守着原有的知识,就会成为时代的淘汰品,再加上手机和电脑普及,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非常容易,而且在某些方面,学生已远远走到了教师前面。

如果教师不清楚这一点,固守着一本课本和一本教参,满嘴唾沫地讲一些老掉牙的话题,学生会以为你out了,甚至打心眼里瞧不起你,自然不会认真听课,更别说和教师进行有效对话互动了。

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勤练内功。当自己拥有知识的大江大河的时候,才能不断地给学生的心灵上洒上新鲜的水露。

我们可以通过学科培训和专家讲座为自己充电,但学科培训一般由上级教育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开展,不是什么时候你想要接受培训,人家就会给你培训的,专家讲座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如果你总是死死盯着学科培训和专家讲座,那就是守株待兔,太死心眼了。

任何时候,我们可别忘了书籍这位无声的朋友。我们可以征订一些教育刊物,看看那些优秀的教师是如何组织自己的课堂,把握对话的松紧与进退的。还可以阅读一些课堂教学的书籍,比如:《课堂密码》《课堂观察》《化学教学论》《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等。为了使自己和学生的对话更有味道,科学教师还可以捧起文学作品,让自己流淌出的语言更有质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到一些专业的教育论坛的科学板块去向他人学习,新教育在线综合论坛就是一个极好的去处,还可以到龙源期刊网、中国知网等期刊网上去查找有用的信息。

我曾有幸参加过宁波市科学优质课评比,第一次站在这样的平台上,心里很紧张,这种不良情绪也影响到了学生,学生的表现很拘谨。当我点燃一盏酒精灯(他们之前未见过)时,前面的几个小个子男生像见到了怪兽一般躲在了课桌下面,嘴里还嘟囔着:“哇,爆炸,爆炸……”我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他们说:“别害怕,老师会保护你们的!”话音一落,班级里立即响起了轻松而愉悦的笑声,那几个趴在桌字下的几个小男孩也迅速从地面上爬了起来,后面的课堂进展非常流畅。

那次比赛,我获得了宁波市优质课一等奖,事后不少老师夸我很机智。我很清楚,我并不是一个机智的人,之所以能表现出所谓的机智,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沉淀。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精彩对话的基础。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智慧,我有一个智慧,咱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要实现精彩的对话,让学生张开嘴巴是第一步。

在我们的身边的课堂里,时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试图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可学生就是不理你,要么不敢开口,要么不屑开口,任你从头到尾唱独角戏,不敢开口的学生害怕说错了招致老师的批评,而不屑开口的学生则往往很有个性,也有些小小的才华,管你说的天花乱坠,人家根本不睬你。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去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优生不偏爱,对暂时落后的学生不歧视,让学生在你的课堂里远离恐惧,拥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能够在科学课堂上敞开心扉,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让学生的思维在科学课堂里碰撞出真正的火花。

当然了,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在课外做大量的工作,包括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辅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谊,触摸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三、要做好充分的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充分的预设,难有精彩的生成。这里的预是指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教师要认真地备好课,仔细地钻研教材,认真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前知识,学生的兴趣等等,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估计,为对话的展开做好铺垫。

倒不必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在教案上,甚至背下来,但走进课堂,最起码要有一个对话提纲和活动设计,不致于脚踩西瓜皮,走到哪里滑到哪里。

科学课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问题猜想;科学探究;汇报交流:课堂评价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科学课上各种新思维、新理念不断涌现,各种新课例、新方法令人目不暇接。但也忧虑地发现:由于一味追求时髦、前卫,学生整堂课沉浸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之中,缺乏静思默想的时间,所谓的“问题猜想”、“自主探究”、“汇报交流”等停留于表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随意、幼稚甚至离谱,缺乏有效的深度思维。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谆谆告诫我们:要警惕科学课堂“肤浅化”。那么造成“肤浅”的症结在哪里?出路在何方呢?

一、问题猜想随“生”所欲――无益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著名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堂教学,猜想已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教师只是把猜想作为点缀科学课堂的“布景”,作为科学探究的一个教条式程序。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为了体现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过于强调让学生“大胆”地猜想,你猜、我猜、大家猜,随“生”所欲,却很少问津猜想背后的思考,很少关注猜想的理由和依据。这种为探究而猜想、为猜想而猜想的猜想,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将无益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让学生猜测:一杯100ml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学生的猜测五花八门:5克,30克,100克,65克,16克,86克,126克,70克……教师一一将数据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用实验进行验证。此猜测环节化了整整8分钟。这种不讲逻辑、漫无目的的随意猜想又有多大价值呢?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猜想是猜想,只是一种形式,与将进行的验证性实验没有关系”,从而使猜想远离探究轨道“形”存“神”亡,又怎么谈得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我们主张猜想要有理有据,要让猜想插上理性的翅膀,进而推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办《冷水和热水》一课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开水煮小鱼”的实验。取一个大试管,里面装满水,再放入一条小鱼,将试管在铁架台上倾斜固定,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测: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至沸腾,试管底部的鱼会怎样?学生的猜想有理有据,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思维过程:有的认为水加热后温度升高,鱼会死亡;有的认为水里的氧气可能会越来越少,鱼将窒息而死;有的根据“热升冷降”的规律推测,即使试管上部的水沸腾了,下部的水温度还比较低,所以鱼不会被煮死……学生不断地思考,激烈地争辩,迫不及待地想用实验来证实,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结果发现小鱼安然无恙,用手摸一摸试管的底部,还是凉的。我又联系烧开水的实验,让学生明白烧水时为什么要加热壶的底部,这其实就是“热升冷降”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科学探究浅尝辄止――无益于科学思维的深入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和要求下“科学探究”成为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与此同时,探究行为在课堂上也呈现出另一种现象:探究目的不明确,探究环节缺乏联系,探究活动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无序、无意,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上。有的教师还美其名日: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养成浮躁、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无益于科学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材料:保鲜袋、锣、鼓、口琴、音叉、钢尺、橡皮筋……放手让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刚把问题抛出,各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用各种方法让保鲜袋发出声音:弯曲钢尺发出声音: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拨动橡皮筋发出声音……足足探究了30分钟后,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的发现、收获。结果绝大部分学生的认识停留在声音是由敲打、碰撞、拨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却并不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即使有学生讲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是啊,我们的科学教学应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思维参与的“放任自流”的探究,只不过是流于形式。这一课看似热热闹闹的“自主探究”又有多大价值呢?

我们经常提到“一英尺宽,一英里深”,也就是说,科学探究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能浅尝辄止。如何在各个环节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展开深入的探究呢?反思后,我对《声音的产生》一课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制造声音,并提出假设,声音可能是碰撞、敲打、拨拉等产生的。然后指导学生在对比实验(对“尺、橡筋、鼓、音叉”发声与不发声的探究)的基础上意识到声音并不仅仅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因为外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了振动,把学生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接着提供有结构的多种材料,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学生借助纸屑、泡沫、塑料等材料和通过感官更清楚地观察到了振动,进一步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汇报交流热热闹闹――无益于科学概念的建构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于是,原本“安静”的科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情绪高涨,举手发言此起彼伏。然而透过诸多的各级公开、观摩课例不难发现:在“活跃”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随意和低效,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发。多数汇报交流H仅停留在形式上,热热闹闹、天马行空,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无益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

某教师在教学《流动的空气》一课时,放手让学生用“香”探究空气的流动。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有的小组打开门窗,让香迎着风:有的举着香站在门口;有的拿着香挥动或跑动;有的则在座位上入神地盯着他们的香,偶尔还吹上几口:有的打开电扇…”“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刚把问题抛出,学生就争先恐后地汇报起来:“我发现香有香味”、“他不停地吹,我们的香很快就烧完了”、“我们在门口,香也很快烧完了”、“我们把香放到电扇下吹,结果香的烟弥漫到整个教室”、“香会燃烧”……发言重复,甚至偏离主题,信口开河。教师等了很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也不加以引导,而是迫不及待地进行了总结:“流动的空气就是风,刚才我们借助香的烟流动感觉到了空气的流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可事实上,课堂的学习目标却丢失了,学生的汇报交流和科学概念的构建完全被割裂“风是空气的流动”这个科学概念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心中,是非常轻浮的,并没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如何有效组织学生交流研讨,让学生自觉地对实验过程回顾、反思、听取、比较,激发思维的参与,从而建构科学概念呢?在教学《纸的观察》一课时,我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仔细观察一张白纸,在此基础上学生汇报他们的发现“用放大镜观察,发现纸凹凸不平”、“朝着阳光看,同一张纸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把纸揉一揉,有的地方鼓起来”、“纸撕过的地方有很多小毛毛”……通过学生的发言不难看出,学生找到了纸的许多特点。于是我抓住“纸边有小毛毛”这一重要发现,顺势引导学生思考“纸边有小毛毛说明什么?面上呢?其它纸也有这样的特点吗?怎样观察?”同时我又下发了蜡光纸、牛皮纸、报纸、面巾纸等材料。观察活动后,学生开始交流他们的成果“蜡光纸刮一下也有毛”、“光滑的纸毛细一些、短一些,粗糙的纸毛粗一些、长一些”、“所有的纸都有毛”……学生在交流研讨中,不断激起思维的涟漪,步步深入“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材料”这个科学概念一步步为学生所内化和建构。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四、课堂评价随“师”所欲――无益于科学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但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害怕被背上扼杀学生自主探究的黑锅,放弃了“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的原则,对学生的探究结果不论正确与否总是以“回答得相当不错”、“棒极了”等话语笼统评价,过程评价过多过滥。科学课是讲究实事求是的。笔者认为,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的随意性评价,不仅难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会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产生误导。

一位教师教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各小组运用各种方法比较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的不同点后进行了交流汇报。其中一个小组根据实验现象“往熟的马铃薯上滴碘酒,吸收得快,往生的马铃薯上滴碘酒,吸收得慢”推断出:熟的马铃薯比生的马铃薯营养更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该教师立刻给予高度的赞扬“观察得真仔细,讲得好极了!”并组织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熟的马铃薯确实比生的马铃薯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但这与滴碘酒实验中的吸收完全是两回事。为了所谓的“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推理不但不加以纠正,反而给予肯定。这种无原则地尊重和赏识,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形成。

我们如何正确进行课堂评价,使课堂评价更客观,更具有真实性,从而发挥“方向盘”的作用呢?《指纹的研究》一课,各小组通过制定计划,实践探究后纷纷进行交流汇报,我及时组织学生对不同的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中一个小组研究的结果认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指纹确实不一样,但仅凭小组几位成员的指纹不相同就推理出所有人的指纹都不相同,岂不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怎样因势利导,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促使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于是我反问:“这样的表述合适吗?推理严密吗?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学生开始质疑:“你们的指纹也许和爸爸妈妈一样,你们观察过吗?”“双胞胎的指纹肯定也不相同吗?”……我顺势引导学生不要急于下结论,课后继续研究。由于给了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学生认识到研究结果的漏洞,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如果当时用“同学们的研究都很好”来评价的话,势必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课堂追求真实自然、原汁原味。作为科学教师要坚决摒弃弄虚作假、花俏低效的做法,引导学生走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的误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关键,切切实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上一篇:社会学方法论范文 下一篇:科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