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演唱的心理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29 07:18:58

影响演唱的心理因素分析

摘要:歌唱心理与演唱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声乐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歌唱心理自始至终都影响和支配着演唱技能、技巧、以及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歌唱活动的高级行为是歌唱心理意识的外在生理反应。歌唱艺术是人的心情艺术,它离不开人的知觉、感觉、意识、意志、记忆、想像、情感、气质、思维等重要心理因素。

关键词:歌唱心理;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115-02

一、影响演唱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情绪对歌唱的影响

情绪或情感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其发声、演唱,即使其发声器官完全正常,但当其心理产生情绪异常时,也很难成功地演唱好一首歌曲。因此,可以说声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着“情绪”这一特殊心理因素的影响或支配,而前者也能在一定的条什下反作用于后者。

古人云:“喜生于好,怒生于恶……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在这里,情绪被分为对立的两端,这就是情绪的两极性。两极性可以表现为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前者可以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后者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皆为“心”之所使,内部的情绪是通过外部的表情米实现的。现代声乐生理研究表明,大脑皮层通过视觉、听觉、内在感受等方面控制我们的歌唱行为,歌唱运动是一个统一的运动,人的发声用器官等诸方面运动都通过高级神经系统反控制来协调。因此,直接受高级神经控制的“情绪”的好朝;,则直接影响到人体务器官、感官能否协调、统一、发挥等问题。由此可见,歌唱行为在很人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情绪所带来的歌唱动力――兴奋感。

(二)个性对歌唱的影响

所谓个性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性格特征。人的行为方式干变万化,心理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人的性格、气质从心理学的概念来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与抑郁质四种。一般来说,多血质与胆汁质为外向刑,而粘液质与抑郁质则属内向则。外向型性格的人重视外在世界,一般性情开朗、性格活泼、善活动、爱交际。具有这种个性的表演者,在登台演唱时一般不会有“怯场”心理,就是有也比较容易克服。而内向性格的人则重视主观世界,在同外界的接触中,缺乏自信,比较孤僻和害羞。由于性格上的懦弱、胆怯,他们对于受到贬低或遭受失败的反映比别人更为敏感。这种内向型性格的人怯场心理矫治起来相对困难一些。而我们大多数人则属于两种类型兼而有之的中间型,在初上舞台、或有重大的演出及考试中,往往会产生“怯场”心理,影响演唱水平的发挥。

(三)意识对歌唱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把人格结构分为无意识层、潜意识层和意识层三种。我们在正常的歌唱表演过程中,存在着大脑对动作“有意识”控制与“潜意识”控制两个方面。前者有一定的目的性,例如想着什么地方该处理成怎样的速度、力度、音量等;但由于要通过思维再作用于身体器官利肌肉,所以反映比较缓慢。后者是由于习惯而成自然,我们平时在声乐训练时,不断使产生声音的有关肌肉活动按一定运动轨迹行动,久而久之形成机制,这种机制是第二性的,由潜意识控制。因为声乐活动是动作组合,是在同时间内完成多种活动的过程,而我们知道,人的有意识只能调:仕完成一个动作,而不能完成一个以上的动作,所以,在声乐活动时,我们只能把有意识用于应付主要的动作,而其它动作则要依赖于“下意识”的控制。我们在声乐演唱中一定要科学地认识到这一心理特点,不要一味追求方法,只想某一点,而不注重整体协调运作,造成演唱气息不通、声音僵直等状况。

二、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歌唱时的思维活动、内心歌唱的作用和类似歌唱心理等等的心理因素,虽然至今未见到完整的、科学的定义与明确的论述,然而,在歌唱实践中,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这些心理因素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声乐技术和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人的情绪、感情、激情、热情及高级情感中的“美感”,都是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歌唱中常常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若是学生今天的“情绪”不好,技术训练效果也不会好:―学生歌唱若是不带着“感情”歌唱,技术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歌唱时没有激情,发高音就明显困难:歌唱时没有“热情”,声音就显得没有活力。因此,往往出现:学生喜欢的作品就唱得好,不喜欢的作品就唱不好等等,这些都说明心理状态与声乐技术的密切关系。

因此,良好的心理是恰如其分地表达声乐艺术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1y。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是不一样的,所谓心理素质主要是指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利运动器官的特征,其中脑的特征尤其重要。歌唱者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情绪(情感),性格(个性)和意识。

(一)情绪(情感)是主体对于外界刺激所持态度的心理反应。歌唱者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发声和演唱。声乐学习者(演唱者)唱歌前的情绪异常导致演唱失败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这是因为情绪波动而引起发声障碍。人在悲伤时,声音低沉;愤怒时,声音粗犷;忧愁时,声音暗淡;惊恐时,声音颤抖;生气时,甚至引起失声现象。而人在欢乐时则尽力充沛,情绪激动,嗓音也很洪亮。法国女高音歌唱家克里斯潘讲过:我们每天都要保持着很高兴的状态和轻松愉快的心情,有了兴奋的精神和愉快的心情,才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饱满的情绪,才能成为唱歌成功的保证。

歌唱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心。在平时的声乐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增强演唱的信心和乐趣,这样才能具有饱满的情绪、积极向上地歌唱。同时,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我要唱歌,我能唱好”的自信心羽和积极主动的歌唱心理状态。学生平时出现的缺点和错误,老师要尽可能地从不损伤学生自信心的角度去纠正,减轻甚至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二)性格(个性)是指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它所表现的是个人的特殊存在,每个人的性格(个性)都有他不同于别人的心理倾向和特点。例如,有的人在舞台演山中放松自如,有的人则紧张拘谨。

由于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利抑郁质,前两种属于外向型,斤两种属于内向型的。外向型表演者性格开朗,喜欢表现自我,不容易产生“祛场”心理;而内向型表演者缺乏自信,害羞孤僻,容易产生(“法场”心理。因此,在平时的声乐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多注意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沉着自制的性格,多接触与声乐艺术有关的事物,尽可能多参加舞台实践,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来克服个性上的缺陷。此外,还应增加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从事艺术事业的情操,增强声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意识是指主体的特定心理对待定事物感性积累后的理性思维和认知结果。在心理学中,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成无意识层,潜意识层利意识层三种。歌唱心理素质的形成,无法脱离意识而成为一种纯感性的,难以把握的学问。歌唱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使生理性的肌能运动成为自动化的技能,当歌唱者的生理肌肉运动完全被潜意识所自如调控后,人脑的有意识活动才能转向音乐情感的表达之中。可以想象,当演唱者的意识活动还不能脱离其关注的生理肌肉运动是否到位的情况下又怎能顾及情感利内容的表现。因此,我们在声乐演唱中一定要科学地认识到这一心理特点,不要顾虑重重,否则会顾此失彼。

上一篇:浅谈古筝演奏中左手技巧的音乐表现力 下一篇:题解《段太尉逸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