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时间:2022-08-29 06:14:11

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作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预料的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在党和国家的决策体系中处于突出重要的地位,我们能否顺利实现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举足轻重。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呼唤弥补社会建设短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发挥其独特优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而言,我国社会建设及其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根据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机构在2005至2009年间对世界155个国家中的数千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列第125位。这个排名未必完全准确,但是却应当引起我们思考。我国经济总量看起来很大,但人均仅为26192元,比不上阿尔巴尼亚、毛里求斯等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按照国际通行的观点,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财富已过度集中;而0.47则被认为是社会容忍的“红线”。我国的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一路上升到2007年的0.48,2010年超过了0.5,社会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此外,诸如城乡二元结构还未破解,低收入群体生活满意度下降,社会深层次矛盾凸显,由此引发社会心态变化,增多,加之引导不善和处理失当,又易引发恶性事件,放大为公共危机等等,都说明在经济繁荣的表象下,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2010年,我国人均GDP水平接近30000元人民币,发展经济学认为,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就会进入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一阶段也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处理得好,经济能够顺利发展,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在国际上不乏先例,巴西、阿根廷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经济起飞之后,社会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很快陷入持续衰退。日本从1955年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后,同样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如住宅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好,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陷入停滞。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也曾面临空前危机,政治腐败猖獗、市场秩序混乱、劳资冲突激烈、贫富差距悬殊、社会道德沦丧等等社会问题和矛盾显化,但他们及时加强了社会领域的建设,提倡社会公正,成功地将弥漫在整个社会中的怨恨、焦虑、愤怒和不安全感转化为社会改革的动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处理不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就有可能重蹈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覆辙,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入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社会结构进入加速转型时期,社会协调发展的难度将更加突出;二是社会服务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更加迫切;三是社会需求进入加速提升时期,保障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的难度将更加突出;四是社会组织进入加速培育期,积极扶持、规范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五是社会矛盾进入凸显多发时期,加快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增强社会建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把社会建设摆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快补上社会事业这块“短板”,从制度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分配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进步。

围绕重点领域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工作体系

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富民优先原则,重点推进以“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立健全收入分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生活体系、社区管理体系、社会组织发展体系、社会工作运行体系、社会领域党建体系,形成符合基本现代化特征的社会建设基本体系。在此基础上实现四个“转变”: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公共服务由“生存保障型”向“发展服务型”转变,社会政策由“城乡二元制”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社会管理由“政府单一主体”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全面提高社会建设整体水平。

一是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以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强化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落实各项富民惠民政策,鼓励创业、创新、创优,大力扶持自主创业,提高老百姓财富积累能力,创造良好的富民增收环境,形成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格局。同时,要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差距。

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社会保障覆盖每一个公民。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五道保障线”,完善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四道保障线”,为老百姓基本生活编制“安全网”。建立社会保障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必要的保障和帮助。

三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改善创业条件。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效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网格化全覆盖。

四是要建立健全社会生活体系,改善公共环境状况。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努力增强生活保障能力,让老百姓出行更加顺畅、生活更加舒适。加快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战略,优化线网设置,提高公共出行能力。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城市水环境、市容市貌整治力度,提高老百姓生活用水、空气环境质量。完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努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健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机制,全面提升治安防范能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五是要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系,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社区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加快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更好地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加快培育和壮大社区公益组织,推动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加快社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的进程。完善社区组织运行机制、社区资源共享机制、民意表达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社区在社会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完善的社区服务。

六是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促进规范健康发展。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围绕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扩大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制定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使之成为把“社会人”组织起来的有效载体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加快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步伐,逐步把业务主管职能从行政部门中分离出来。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等社会组织作用,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使之成为党和政府与社会组织和各界群众广泛联系的桥梁纽带。努力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加快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和措施,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的作用,使之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七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运行体系,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建立社会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建设工作的整体合力。创新选拔使用机制,建立评价准入制度和岗位设置标准体系,多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工作队伍整体水平。健全社会志愿者长效管理机制,加快研究制定志愿者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多种类型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各种自然灾害。完善利益诉求和矛盾调处机制,健全社会舆情分析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八是要建立健全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密切党群联系。加强党建工作推进力度,推进社区、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让党组织建设和服务成效深入到群众生活之中。进一步明确各级党组织的任务、职责和工作要求,优化组织设置,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快构建社会领域党建网络化管理体系,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快推进党组织筹建步伐,使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都尽快建立党组织。努力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的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工作落在实处,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筑牢社会和谐的基础。

建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社会建设工作推进机制

社会建设是一个既古老又全新的课题,新形势下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加强社会建设需要的不仅是认识到位,更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

强化社会建设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综合研究、督促检查和组织落实工作,构建组织健全、统筹协调、管理科学的社会建设推进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全面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部门分工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确保履行好、兑现好政府各项惠民承诺,让群众真正受惠得益,努力推进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强化社会建设政策创新机制。不断优化政策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构架,建立完善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形成社会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社会舆情分析机制,深入开展社会建设理论研究,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制订完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实现社会建设的高度融合、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

强化社会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社会建设财力持续增长机制,确保用于社会建设方面的资金逐年增加,确保重点社会建设领域重点工程建设。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政策,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强化基层社会公共服务机制。统筹规划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设上下信息互通、部门资源共享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基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促进基层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化,增强基层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均等化发展水平。

强化社会建设工作监督考评机制。健全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导向鲜明的社会建设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突出社会建设、民生富民指标,把政绩考核与社会建设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来。建立社会建设绩效评估制度,完善公共决策、执行的监督、反馈机制,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社会建设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

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质上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然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上升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将长期存在。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一方面,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民生问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涉及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生存需要问题解决了,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这些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需求又会出现;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比如人们对生存的期望,过去是“吃饱肚子,活下去”,而如今是“吃得卫生有营养,活得快乐有滋味,健康长寿享天伦”。可见,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永无止境,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永无止境。

保障和改善民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必然是一个水涨船高逐步提升的过程。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执政党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更依赖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经济技术进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民生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到什么程度。比如,在推进“三步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第一步只能着重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能够引领人民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才能实现比较富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目前虽然我国GDP已达58791亿美元,但人均GDP只有4000多美元,用于改善民生的经费仍然相当有限,这就决定住房、教育、医疗等诸多民生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只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加以解决。

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我国的特殊国情密切相关,必然是一个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过程。我国是一个拥有13.7亿人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7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7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历史阶段,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增大,城镇就业、教育、住房等问题世所罕见,保障改善民生的规模和难度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这就决定了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既不可能在短期内走完西方几百年所走过的路程,又不可能通过掠夺他国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也不可能照搬西方模式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只能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通过艰辛探索和长期奋斗,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专栏3

:社会管理要坚持“三先”,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2012年7月20日至21日,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强调,要准确把握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期待要求,善于把握新时期社会管理的规律特点,相互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进一步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搞好社会管理,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从源头上改进社会管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民生稳定,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大财政投入,办好民生大事实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老少边穷地区延伸、向农村人口和城市困难群众倾斜。

二要坚持服务为先,从根本上改进社会管理。转变思想观念,切实解决管理与服务脱节甚至对立的问题,实现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建立完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平台,方便群众办事,做到投诉必接、求助必应、困难必帮。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服务流动人口、服务特殊人群、服务“两新组织”的工作,最大限度增强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三要坚持基层在先,从基础上夯实社会管理。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到基层,把人物财更多地投到基层,着力提高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使其成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做实做强城乡社区,使其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平安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加强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资料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去掉最低分 去掉最高分 下一篇:动态30调整成分股减仓部分蓝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