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准备期:商机无限

时间:2022-08-29 01:27:47

自2002年12月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后,有关方面经过近3年的筹备,将于2005年年底正式启动世博会“招展、招商、招客”计划,而事实上上海世博会“三招”计划正式启动之前,已有众多商机涌现――

最近,上海一些制造业集团披露的战略规划,都不约而同地将2010年作为一个重要节点。而对这个节点的解释也如出一辙:“那一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

世界博览会,因其筹办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全球参与范围广,且昭示世界高精尖科技的未来发展走向等特质,所以备受投资者和商家关注,甚至有人称世界博览会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奥运会”。

由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博览会第一次在中国举行,其对中国企业带来的商机自不待言。上海世博会将产生3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引发的延伸投资150亿~300亿美元;在筹备期将带动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二线三线企业也将从中获利;半年展期将吸引海内外参观者7000万人次,据估算,旅游收入将达800亿元,另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标准,1元旅游直接收入还能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

而今年,正是企业抓住上海世博会商机的扬帆之时。

自2002年12月,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后,有关方面经过近3年的筹备,将于2005年底正式启动世博会的“招展、招商、招客”计划,而事实上上海世博会“三招”计划正式启动之前,已有众多商机涌现,有不少企业已经跃跃欲试,寻求赚钱的机会。

根据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和世博集团的高层近来多次向海内外商家披露的资讯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要有“十大商机”,分别为:世博园区规划与建设、“世博”品牌合作、会务会展开发、酒店投资与管理、旅游产业、管理与咨询服务、贸易与零售、人才开发计划、媒体产业、世博会科技发明的应用。专家将其归纳为以下三大方面的商机:

一、硬体规划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材料、装潢产业企业急需“抢占"席位,这块是世博会“第一大商机"。

世界博览会的园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启动会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也是在世博会一揽子商务推广计划启动之前,最先吸引企业参与研发和投资的热点。

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世博集团董事长戴柳介绍,根据世博会园区总体规划,上海浦东、浦西5.28平方公里土地辟为建筑用地,其中包括约3平方公里的“围栏区”。整个5.28平方公里土地上,将有各类会展建筑、服务性设施、保留建筑改造等众多项目,建筑面积总计超过100万平方米,这将全面带动建筑设计、材料、装潢产业,因此是“第一大商机”。

据了解,上海世博会“围栏区”内拟建设的各类展览场馆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有专供海内外知名企业展示风采的“企业馆”,也是各类企业可以关注并参与的一大亮点。

由于目前有关上海世博会硬体设施的规划和设计项目炙手可热,进展也相当迅速,所以有意参与的企业需迅速 “抢占”席位。由于世博园区整体规划设计方案2004年年底已公布,企业下一步需要关注的是个别项目设计的招投标。目前海内外众多知名公司都有意参与,比如美国帕金斯・伊斯特曼设计事务所(Perkings Eastman Architects PC.)、英国奥雅纳&罗杰斯联合体(ARUP&Rogers Group),有的海外公司还得到了所在国政府的直接支持,例如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创意设计公司。此外,了解上海本地情况的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也具有强烈的比较优势。

二、“世博会”品牌商业化运作:

贸易与零售业企业最需关注。特许经营运作也许是展会未召开前,企业最易先拔头筹的参与投资方式。

有关方面初步计划,上海世博会的商业化运作将涉及:赞助、特许经营、世博会主题活动、世博园区场馆场地经营、门票及由组织者可能提供给各参展方和参观者的服务等。其中,从事制造业或商贸业的企业最易于参与的应当是赞助、特许经营两个大类。

首先,上海世博会有望采用赞助商制度吸引企业参与,这是借鉴以往各届成功经验之举,目的是扩大世博会的社会影响和融资渠道。有关官员透露,赞助按贡献大小和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分为合作伙伴、高级赞助商、赞助商三个层次,中方将选择优秀的国际国内企业参与品牌经营,具有实力、知名度、良好形象及信誉的企业将被优先考虑。

其次,关于世博会的特许经营运作,这也许是展会未召开前,企业最易先拔头筹的参与投资方式。据悉,上海世博会的特许经营运作将分为“标志许可经营权”和“指定产品和服务许可经营”两大类。

企业如获得“标志许可经营权”,有望被获准出售印有世博会标志的产品,而获得“指定产品和服务经营权”的企业将被赋予经营世博会单项产品和服务的权利。

目前上海世博会仅有会徽一项揭晓,以后还将有会歌、口号、海报、吉祥物等。因此现在了解会徽特许经营权将是有兴趣的企业最好的切入点。对此贸易与零售业的企业如果能占得先机,将从中获得可观的利润和经验。上海市副市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周禹鹏曾披露,上海世博会会徽可实行“标志许可经营”、“指定产品和服务许可经营”两种市场运作方式。

其中,第一种模式是经过世博会组织机构的授权,一批国内外企业获得“标志许可经营权”,生产和销售标有世博会会徽的产品,对此官方将颁布《特许经营手册》,设立特许经营产品管理中心,负责特许企业的征集和授权,监督其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第二种市场开发模式称为“指定产品和服务许可经营”,也就是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经授权,可以在该行业内独家经营,以世博会会徽作为标识的产品或提供服务,例如电信、民航、酒店、食品等领域,进行各方面的市场开发。

据日程推算,最快要到2005年底上海世博会商业化运作将全面启动,也就是说,目前有意向的企业可咨询上海有关方面的仅仅是“会徽”的商业运作情形,以便待《注册报告》通过后,及时经营业务。另据介绍,一旦商业化运作正式启动,上海世博会的指定经营者的资格以及相关的产品将由主办方进行严格审查,并按照公约制订详尽、严格的规章指引和管理指定经营者的活动,防止其妨碍参展者的利益。

另外,自2006年起,企业还可关注上海世博会为投融资而在海内外推出的各种金融产品,购买债券、投资基金、彩票、股票,也是一种借助世博会谋求企业自我发展的积极途径。

三、世博会催生各式各样服务业:

上海将向全球进行项目招标,中小企业有望参与。

中国驻国际展览局代表、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近来曾多次向海内外人士介绍上海世博会筹备情况。据周汉民介绍,世博商机中涉及服务业内容包括:酒店投资及管理、旅游业、会展会务业、管理和咨询服务业、人才开发、传媒产业。

上海市副市长兼上海世博局局长周禹鹏1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表示,民营企业一样可以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建设。

周禹鹏说,上海方面已经制定好了上海世博会的整体规划,具体细节还在制定中。等制定完成后,上海将向全球进行项目招标,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都有机会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建设。

会展会务业

上海世博会将涉及大量的会展服务,这将是会展公司凸显自身品牌的好时机。能够参与进去的公司不但在利润方面回报高高,也会在自身品牌塑造方面取得回报。

传媒产业

这是世博会前期推广中颇能发挥效应并已受到海内外瞩目的一大产业。上海世博会

涉及传媒业的商务项目,包括2010年世博会海内外推介、世博会品牌和形象包装、世博园区内外平面和多媒体广告设计、新闻传播、视频转播、互联网推介等。据悉,目前来自香港的奥美集团已经与日本、上海等地知名公司联合组成团队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传媒业务的咨询,包括合作出版相关书籍、举办大型国际研讨会等。其他企业希望加入,可以参照奥美与上海方面的合作模式。

旅游业及酒店投资及管理

专家预计,上海地区的旅游业在2010年世博会的带动下,将呈现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7000万人次的世博会客流,还将带动长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国沿海地区的旅游热潮。

目前正被看好的旅游业开发项目有:中国及上海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结合民情民俗为主的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上海世博会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公关促销,沪、港、澳就世博会城际旅游路线新探,会展购物旅游开发等,这些均需要符合国际水准的整体策划,目前仍是空白。

与此同时,由于在半年时间内,接待7000万人次的客流,其中包括“五一”和“十一”两个长假以及数十个双休日,这都将带来上海及周边地区酒店业的繁荣。

有专家提出若干建议如下:

第一,企业可提供新型酒店运作模式。除了在世博园区内外新建或改建酒店、以增加客房数量外,将近年来上海新建的小房型酒店式公寓临时征用为客流提供住所,也将成为一种开发模式。

第二,企业可提供各种酒店服务人员培训。上海目前的各类星级酒店中,服务人员的素质距离国际水准还有相当距离,包括熟练使用酒店类英语会话、熟练运用国际酒店服务礼仪等。

人才开发

到现时为止,筹办上海世博会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上海已于去年8月成立了“上海世博人才发展中心”,由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旨在专门从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

据了解,该中心计划着手实施的有:对“世博”人才进行培训、对外部培训机构进行品牌授权和管理,以及组织与世博会相关人才的考试和发证工作。

已开发的项目有:经上海市人事局授权,该中心设“世博人才资质考试培训基地”;与上海外贸学院合作,组建第一家世博国际商务人才资质培训基地等。目前已有一些海外培训机构试图参与上海世博会人才的培训,例如英国、新加坡等。

据悉,目前上海最紧缺的与2010年世博会有关的人才培训内容涉及两大方面:一是国际商务、国际会展、物流货贸、国际经济法、高端服务等高等学历学位培训;二是总数约10万余人、近30种岗位的世博会志愿者的上岗培训(包括英语口语、服务礼仪和技能等)。这都是未来有关企业可以有所作为的合作开发项目。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香港贸发局)

相关链接

“5万屋顶”托起200亿“世博蛋糕”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委”)正在着手制定“5万屋顶计划”,以期在世博会期间建设5万个太阳能光伏屋顶。根据计划,“5万屋顶计划”如得以成行,将在上海形成16.5万千瓦的最终市场需求,销售额可达70亿元,同时带动产生200亿元以上的相关产业产值。

经委节能环保处副处级调研员陈清透露,《可再生能源法》获通过后,根据法规精神,上海从2005年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要达到5%,到2020年则要达到15%。

“国内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市场将会在近几年出现爆炸式增长”上海电气环保集团副总裁朱元昊说。

上一篇:新商情 第4期 下一篇:中国物流的国际化契机